羅 衛(四川省隆昌縣中醫醫院骨傷科,四川 隆昌 642150)
?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療效觀察
羅 衛
(四川省隆昌縣中醫醫院骨傷科,四川 隆昌 642150)
[摘 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6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予以手術、中藥治療,對照組予以手術治療。結果:功能恢復優良率觀察組78.8%、對照組45.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平均愈合時間觀察組(24.67±6.85)d、對照組(37.85±9.64)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復好,愈合快。
[關鍵詞]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手術;中藥
肱骨髁上骨折屬于小兒最常見肘部骨折的一種,約占50%以上,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為主,多見于5~10歲兒童。我們用手術聯合中藥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共66例,均為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醫院收治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33例。觀察組男28例,女5例;年齡4~11歲,平均(7±4)歲;病程3h~4d,平均(2±1)d;左側損傷25例,右側損傷8例;跌倒受傷19例,車禍受傷6例,高處墜落受傷8例。對照組男30例,女3例;年齡5~12歲,平均(8±3)歲;病程2h~5d,平均(3±2)d;左側損傷28例,右側損傷5例;跌倒受傷21例,車禍受傷7例,高處墜落受傷5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臨床診斷標準[2]。有明確外傷史,明顯的肘關節功能異常,肘內側脹痛和壓痛,肘關節不能伸直,呈半屈伸畸形狀態,X線顯示肱骨內上髁骨折。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
兩組均予手術復位聯合夾板固定。麻醉后,于肘關節外予以4cm縱行側切口,暴露骨折端后予以復位,然后使用克氏針固定骨折,針尾留于體外,縫合,石膏托固定。
觀察組加用中藥口服和熏洗。①于術后1天開始服用活血化瘀湯。藥用丹參8g,當歸10g,赤芍8g,延胡索3g,枳殼5g,郁金8g,雞血藤8g,三七3g,玄胡7g,香附8g,薏苡仁4g,生地3g,桑枝3g,木香5g,桃仁5g,甘草5g。日1劑,水煎,分早晚兩次口服。②去除外固定后予以中藥熏洗患肢。藥用桑枝35g,伸筋草35g,柴胡20g,杜仲15g,紅花10g,骨碎補20g,乳香15g,艾葉35g,防風20g,桂枝20g,荊芥15g,當歸18g,海桐皮15g,羌活17g,透骨草15g,木瓜20g,沒藥15g。加入2L水煎煮0.5h,然后用蒸汽熏洗患處,待水溫達到30~35℃后用湯藥清洗患肢約20min,日1次。
兩組療程均為1個月。
肘關節功能徹底恢復或伸屈受限程度小于10°,攜帶角正常或減少小于5°為優。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肘關節屈伸受限小于20°,攜帶角減少小于10°為良。肘關節功能存在障礙,關節屈伸受限小于30°,攜帶角減少小于15°為可。肘關節功能嚴重障礙或病情持續加重,屈伸受限大于30°,攜帶角減少大于15°為差[3]。
兩組功能恢復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功能恢復療效比較 例(%)
平均愈合時間觀察組(24.67±6.85)d﹑對照組(37.85±9.64)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02,P<0.05)。
骨折損傷經脈,淤血在體內積滯,造成氣血壅堵,繼而發生肌膚腫脹等。祖國醫學認為:“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去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4-6]。中藥方中紅花﹑桃仁活血祛瘀,丹參養血涼血消腫,當歸生血止痛,生地滋陰養血,赤芍通脈和中﹑消癰腫,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延胡索﹑川芎活血止痛,郁金活血涼血,三七消瘀散腫止痛,香附止痛,枳殼行滯消脹,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活血化瘀﹑清熱鎮痛,可促進腫痛緩解和骨折愈合。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復好,愈合快。
[參考文獻]
[1] 鄭重建,陳美雄,藩富文,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42例[J].海南醫學,2011,22 (7):69-70.
[2] 趙黎,錢濟先.兒童骨科[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76-79.
[3] 張延齡,吳肇漢.實用外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00-203.
[4] 熊國相,李俠.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54例[J].中醫兒科雜志,2009,5(2):38-39.
[5] 吳鎖印.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外傷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7):2567-2569.
[6] 林國強.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81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 (20):51-52.
[中圖分類號]R68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5-0467-01
[收稿日期]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