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婷++秦建華
【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廣大志愿者進行公益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正確引導和增強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能量將有助于提高志愿者實施公益行為的積極性和潛力。本文首先采用期望理論構建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模型,然后分析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決策價值、決策權重、內部效價和外部效價等激勵因素,以有效地激發圖書館志愿者的公益激情,進而使圖書館志愿者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公益。
【關鍵詞】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期望理論
The Incentive Model and Factor Analysis for the Public Service Behavior of the Library Volunteer under th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HUANG Ting-ting1 QIN Jian-hua2
(1.Library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2.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volunteers to carry out the public service activities. Correctly guiding and enhancing the excitation energy of the library volunteer's public service behavi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potential of the volunteers. In this paper, th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incentive model of the library volunteer's the public service behavior, and then the incentive factors for the behavior such as the decision value, the decision weight, the internal value and the external value are analyzed. It is helpful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service enthusiasm and quality of the library volunteer.
【Key words】Library volunteer; Public service behavior;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0 引言
當前,高校圖書館已成為廣大志愿者特別是大學生進行公益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1,2]。在圖書館志愿者參與公益實踐活動過程中,圖書館志愿者的公益行為通常是圖書館志愿者為實現某種自我的價值或利益而做出的一系列選擇結果[3]。正確引導和增強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能量有助于提高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積極性和潛力[4,5]。為此,本文將期望理論引入并構建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模型,然后分析了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因素,以充分發揮圖書館志愿者的聰明才干,在實現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更為有效地服務于社會公益事業。
1 基于期望理論的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激勵模型
個體的最大自我利益滿足感是期望理論的本質,也是圖書館志愿者參與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的原因所在。在圖書館志愿者實施公益行為的過程中,圖書館志愿者對每一個過程行為的目標實現可能性和目標價值都進行預測評估。因此,要構建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激勵模型,需確定公益行為的期望值和目標效價。
圖書館志愿者的公益行為決策的期望值E(f)主要受到其主觀決策形成的價值W和決策權重ρ共同決定,其表示為:
E(f)=∑■■[ρ(X■)*W(X■)](1)
式中,E(f)為期望值,f是公益行為決策的預期期望;Xi為第i次所選的決策項。
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通常遵循自我利益最大化原則。在此前提下,利用預期效用理論可建立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目標效價式V,表示為:
V=PU(I)+(1-P)U(M)(2)
式中,U為公益行為的效用函數, I表示內部效價,M表示外部效價,P為內部效價在效價中的比例。
根據期望理論[6]的公式M=E*V,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模型表示為:
M=(PU(I)+(1-P)U(M))∑■■?主[ρ(Xi)W(Xi)?著](3)
由上式看出,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能量主要受到公益行為決策的價值與權重,公益行為的內外部效價等因子決定。
2 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因素分析
建立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長效激勵機制,須激發圖書館志愿者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而這種積極性的持續則更多依靠于激勵能量。因此,激勵機制的建立需充分考慮圖書館志愿者的公益行為決策的價值與權重,公益行為的內外部效價等。具體如下:
第一,要考慮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決策價值與權重。作為管理部門,高校或社團組織要積極制定對志愿者和組織機構雙方都有利的政策和規則。同時為了增強志愿者對該決策的重視程度,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決策預測和指導活動,培養志愿者的意志力,因勢利導,引導志愿者選擇利益最大化的選項,進而增加該選項的比重,提高圖書館志愿者的公益行為決策的期望值。
第二,要考慮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內部效價。公益行為的內部效價是指公益行為目的實現時的內在價值大小,主要由興趣、理想、成就感、自我認可等方面的效價組成。一方面,興趣效價是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動內動力產生和存在的前提。高校和公益社團組織要從圖書館志愿者的心理愿望出發,有意識地篩選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愛心的公益項目,激發圖書館志愿者參與公益活動的愛心和熱情。另一方面,要使圖書館志愿者正確地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強化圖書館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圖書館志愿者對公益行為的認可度和成就感,鼓勵和激發圖書館志愿者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
第三,要考慮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外部效價。公益行為的外部效價是指公益行為目的實現時的外在價值大小。高校和公益社團的表揚、家長的鼓勵、同學的尊敬、公益服務對象的感激以及社會的支持等,都屬于外部效價的內容。為此,可采取一些更為人性化的工作模式,如實行彈性工作制以兼顧圖書館志愿者的學習與公益活動兩不誤;改善公益活動的具體內容和目的要求,并根據圖書館志愿者心理需求適當給予鼓勵與獎勵,使圖書館志愿者有機會獲得一種認同感、成就感、責任感;對待工作差錯視情節輕重從寬處理等。
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內外效價都需要社會、團體、高校等機構的支持,需要保證圖書館志愿者在物質和精神上獲得合理的尊重和滿足感,這樣才能使圖書館志愿者的激勵能量最大化。
3 結語
在圖書館志愿者公益活動過程中,圖書館志愿者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圖書館志愿者公益行為的激勵能量最大化,能有效調動圖書館志愿者對社會公益行為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潛力,既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又能自我升華。需要指出,圖書館志愿者的主要成員是高校大學生,提高他們公益服務態度和質量,將有效地增強其對公益服務的認知,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促進我國高校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孔偉英,張雯靜.大學生公益觀教育的意義與實踐[J].當代青年研究,2015,01:112-116.
[2]陸亞男.大學生公益活動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3.
[3]大學生的人際期望與心理健康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
[4]黃婷婷,羅國斌.芻議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J].新西部,2014,08:128+116.
[5]劉彥華,朱麗娜,杜卉.教師期望理論與學生發展關系研究現狀及走向[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3:90-92.
[6]張漢強.論當代社會對大學生的角色期望[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2:65-66.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