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珍 朱紅利


【摘 要】2013年6月23日28000空分因粗氬塔II液位持續升高,造成氬系統停車,對生產產生了一定影響。我車間就此次停車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
【關鍵詞】空分氬系統;防喘振;氣蝕
氬系統相關的工藝流程:
含氬約9.2%的氣態氬餾份從主冷上塔相應部位抽出,直接導入粗氬Ⅰ塔的底部,與粗氬Ⅱ塔來的回流粗液氬在填料層進行傳質傳熱,產生精餾,在塔頂得到含氧1~2%的粗氬氣進入粗氬Ⅱ塔,底部含氬較少的混合液回到上塔繼續精餾。
進入粗氬Ⅱ塔下部的粗氬氣,與粗氬冷凝蒸發器回流的粗液氬精餾,底部的粗液氬經液氬泵P3801A/B加壓送至粗氬Ⅰ塔上部作為回流液,上升的粗氬氣中低沸點組分氬的含量不斷提高,最后在粗氬II塔頂部得到含氧≤2ppm、含氬約99.6%的粗氬氣進入粗氬冷凝蒸發器板式單元,與下塔來的液空換熱,大部分粗氬氣被冷凝為液體,作為粗氬Ⅱ塔回流液,一部分工藝氬氣送入精氬塔進行精餾。
由以上工藝流程圖及工藝人員反映粗氬塔II底部液氬液位LICAS-30702升高,我車間初步分析以下三個因素可導致此次的停車事故:1)V3713閥門關閉;2)V3703A/B打開;3)液氬泵不打量。
我車間相關技術人員調集當天趨勢圖,針對三個末端因素進行分析。
現將分析過程匯總如下:
原因一:V3713閥門關閉
由圖I可以看出:V3713為粗氬塔Ⅱ底部液氬液位調節閥,介質為粗氬回流液。它正常工況下的開度在95%以上,結合當天的趨勢圖(黃色箭頭:V3713控制室給定開度;綠色箭頭:LICAS-30702),該閥門在6月23日11:50前均處于98%維持不變,即說明儀表的輸出信號一直在全開位未變。
FT-30702為粗氬塔Ⅰ去粗氬塔ⅠⅠ粗氬流量,由圖II可見該流量于11:30左右已出現下降趨勢,在12:00前跌至最小值。如果是V3713閥門原因那么現場閥門在11:30以后應該為全關或者小開度狀態,但是我車間員工于當日11:50左右接工藝人員電話,配合工藝現場檢查閥門位置情況時,發現閥門的實際位置處于全開位。檢查發現該閥門在控制室輸出大于10%的情況下動作正常、閥位準確,即說明在大開度下閥門使用正常,結合趨勢圖可知V3713在23日的生產過程中一切正常。故此排除V3173關閉這一假設。
原因二:V3703A/B打開
V3703A/B為液氬泵P3802A/B出口壓力調節閥。如果V3703A/B閥門打開,在液氬泵打量一定的情況下將造成去粗氬I塔粗氬量減少,回流進粗氬II塔量增多,在數據上顯示為液氬泵出口壓力降低,粗氬II塔液位升高。
由當日歷史趨勢圖III(綠色箭頭為V3703A閥門給定值,黃色箭頭為液氬泵出口壓力指示),在12:00前該閥門的開度在5%以內,并且給定值未發生較大波動。液氬泵出口壓力值PT-30802A指示在11:30前穩定、無波動。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V3703A/B閥門工作正常,可以排除V3703A/B打開這一假設。
原因三:液氬泵P3801A/B不打量
液氬泵P3801A/B作用是將粗氬II塔底部粗液氬加壓送入粗氬I塔做回流液,正常工況下液氬泵后壓力為0.7MPa。
結合趨勢圖IV和V(黃色箭頭所指為液氬泵P3801A實際轉速、綠色黃色箭頭所指為液氬泵P3801A給定轉速),在趨勢圖IV、V和VI中可見,于11:30液氬泵控制室的轉速給定值沒有變化,而現場實際轉速卻有了小幅上漲,同一時間泵出庫壓力PT-30802A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
總結以上情形與“氣蝕”現象時候接近。
“氣蝕”是一種對泵的損害過程。離心泵在運轉時,葉輪內部的壓力是不同的,進口處壓力較低,出口處壓力較高。而液體的氣化溫度是與壓力有關系的;壓力越低(或越高),所對應的氣化溫度也越低(或越高)。如果液體進到泵里的溫度高于進口壓力所對應的氣化溫度,則部分液體會產生氣化,形成氣泡。而當氣泡被液體帶到壓力較高的區域時,由于對應的氣化溫度相應提高,蒸氣又會重新冷凝成液體,氣泡迅速破裂。這時,由于氣、液的密度相差幾百倍,所以在氣泡凝結、體積突然縮小的瞬間,周圍的液體便以很高的速度沖向氣泡原來所占的空間,在液體內部發生猛烈的沖擊。這種現象如果發生在葉片的表面,則金屬材料因反復受到很高的沖擊應力而被侵蝕,所以叫做氣蝕。氣蝕過程發生時,出口壓力波動流動的連續性遭到破壞,泵的流量急劇下降。
由以上的描述可知液氬泵出現“氣蝕”現象后可造成泵不打量,粗氬塔II液位持續升高,最終停車。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