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麗
【摘 要】編目業務外包在高校圖書館的廣泛實行,編目員的工作重心和在圖書館的地位有所改變,本文就編目員面對的挑戰以及蛻變展開分析,與圖書館同仁共勉。
【關鍵詞】院校圖書館;編目工作;職業技能;素質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為達到教育部規定的指標(普通本科院校人均圖書達80冊,年進書量 3冊/人),滿足師生借閱的需要,高校圖書館每年都要購進大量書刊。還有許多圖書館由于建新館而需大量購書,而圖書加工人員卻沒有增加,導致新書上架慢、積壓嚴重等問題。為了盡快入藏流通,有必要將圖書的編目加工工作進行外包,由書商完成[1]。編目業務外包在高校圖書館的廣泛實行,編目員的工作重心和在圖書館的地位今非昔比,挑戰重重下編目員如何鍛造打磨歷練,走向成功,最終破繭成蝶,文章將對此進行詳細的闡述分析。
1 心理素質的挑戰
1.1 對職業發展感到困惑迷惘
從國內來看,編目外包、編目社會化等浪潮不斷襲來,不少圖書館已經減少了本館的編目員數量,轉而由數據公司的編目員來處理常規編目業務,編目工作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有些館長認為編目工作已不再是圖書館的主要業務工作[2]。例如一些高校圖書館采編部只分配一位館員負責采購與編目工作,外包商加工的圖書一到館就直接開包上架,只對圖書進行物理加工驗收而已,空有一身專業編目知識學無所用。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感到困惑迷惘。此外,編目文獻知識不斷的更新學習,編目員倍感壓力山大。
1.2 工作繁瑣形成職業倦怠
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對書目質量嚴格把關,抽取每一副本進行驗收工作,其工作量大,各環節操作規則較多,程式化明顯,缺少變化,很容易讓人感到枯燥。諸如文獻分類、著錄規則、索書號標準等,都對編目工作具有限制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編目員的創造性發揮,工作積極性降低;部分編目員受傳統圖書館觀念的影響,不能馬上融入到新的工作氛圍中,對現代編目員的職責、權利、義務等缺乏清晰、積極的認識,造成角色定位模糊,焦慮心理突出,職業倦怠現象變得日益突出[3]。
1.3 工作環境產生壓抑心理
相對于閱覽室優美寧靜、整齊舒適的環境,要驗收典藏圖書雜亂的堆滿了整個采編部,采編館員活動范圍非常小,視覺上的壓迫產生壓抑感;另外不被同事和讀者理解,也是編目員心理壓抑的因素。讀者會吐槽,編目員一分鐘還驗不了一本書嗎?新書上架怎么這么慢?甚至圖書館的同事不懂驗收書目的流程,也一味覺得編目員工作輕松,只是核對標題、責任者、出版商和出版時間而已。
2 身體素質的挑戰
身體素質,通常指的是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編目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腦力兼體力的技術性工作,對編目員的身體素質有著巨大考驗。圖書業務未外包時,對圖書物理加工可以時常改換姿勢和活動身體。圖書業務外包后,編目員成了單一審校書目數據的機器,保持坐姿,眼睛緊盯電腦屏幕,往往忘記起身運動,患上了“電腦職業病”。電腦職業病表現為頸部轉動時常有聲響,容易“僵頸”,感到有硬塊及壓痛感,局部有刺痛感,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頭痛、視力模糊、注意力減退,上肢有麻痹及疼痛等神經受壓現象;大批量的用手拿書,編目員集體抱怨手酸、手脹;還有長期使用鍵盤或移動鼠標,導致長時間重復同一動作以及磨擦,編目員手指腱鞘厚化和發炎,一活動就引起劇痛及局部出現腫脹。
3 應對新挑戰的蛻變
3.1 克服焦慮障礙和抓住機遇加速自身發展
編目工作發生改變是圖書館事業進步拓展的表現,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作為編目審校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從另一個角度看,發展也是一種機遇,它可以調動起編目審校的危機意識,使他們不再故步自封,而是以開放的心態關注編目領域的變化,不斷適應新環境[4]。
3.2 把控外包商書目數據質量減少工作量
圖書館每年中標的外包商有所不同,對于與圖書館新合作的外包商,應在合作合同中提出書目加工細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外包商的編目員進行培訓,避免出現先之前外包商所發生過的問題。如筆者所在館書目數據參照CALIS遵循著錄標準《專著出版物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Monographic Publications,簡稱ISBD(M)),雖然在合作合同中規定了圖書書目數據要遵循CALIS標準,外包商無視中標合同規定,直接套錄國圖聯合編目中心的書目數據,給編目員增加了很多無謂的工作量。另外外包商加工的第一批圖書,編目員要逐一字段審校,將不符合標準的事項及時反饋,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外包商聘請的編目員既不需要考取CALIS的中文圖書編目合格證書,也不需要高學歷,大專以下文憑皆可,套錄數據時無法套錄到的606、690字段,直接按照圖書上編輯主題詞和分類號著錄,在筆者平時審校的21941條書目數據中,分類號不正確的3629條,錯誤率達16.5%,所以編目員要重點核對書目數據690字段,以保證整個圖書館的數據資料統一。
3.3 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要掌握文獻學、目錄學知識。如書的歷史,書的構成要素,書的不同裝幀,懂得知識組織的意義和作用,掌握分類法、主題法的內涵和結構;其次熟悉文獻著錄規則,理解著錄項目的含義,學習MARC編制原理,熟練使用編目格式規范;再次學習和掌握知識組織所需要的其他知識。然后通過實際書目審校工作,積累工作經驗,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審校一條書目數據,核對606、690字段耗費時間最多,熟記一些常用的分類可以事半功倍,另外購買使用中國國家圖書館開發的《分類主題詞表Web2.1版》,不僅可以大大提高690字段審校的速度,還提高了分類號的準確率。
3.4 學習新技術保持競爭力
編目文獻內容、規則以及技術日新月異,編目員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量外,還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時間跟蹤編目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積極努力地學習與編目工作相關的最新技術知識。例如國家圖書館在2016年舉行了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與分類主題詞表標引規則應用技能培訓班,介紹了中圖法五版新增了1630多個類目、修改了5200多個類目、停用與刪除了2500多個類目、補充了新主題與新概念、增加了復分與仿分標記等。分類法與主題詞表作為重要的文獻組織工具,編目員必須要與時俱進及時跟進。
3.5 加強身體鍛煉
身體是編目員的本錢,預防腰、頸椎等電腦職業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選擇合適的工作姿勢,休息時要盡可能多動一動,定時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和腰部,養成良好的保健習慣。
4 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目前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它在不斷發展中,需要編目員員來規范引導它不斷進步。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正視編目業務外包的優缺點,找出對策完善其中不盡如人意之處,不僅圖書館享受到編目業務外包的益處,編目員也蛻變成蝶。
【參考文獻】
[1]王曉丹,鄭朔,曾家琳.高校圖書館外包圖書編目數據審校及驗收[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0(11):45-46/49.
[2]賈延霞,趙秀君.編目員的未來:編目員的職責拓展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1(7):31-33/37.
[3]王維.高校圖書館編目員職業倦怠現象初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8):95-97.
[4]贠蕾,王艷萍.圖書編目審校人員需要的專業技能與心理素質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5):6-8.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