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北京廣播電臺錄制機房專業設備多,模擬和數字共存。模擬系統存在較多劣勢已不能滿足節目制作需求,而數字設備在加速信號傳輸速率同時,減化了機房的布線難度。錄音系統數字化是必然的趨勢,數字化錄音機房的應用,保障錄音系統中的模擬設備的正常使用,為錄音機房向未來全數字化發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錄音系統;數字化;機房改造
1 北京電臺錄制機房現況
北京臺的專業錄制機房使用率非常高,日常將完成語言錄音,簡單音樂錄音以及難度較低的廣播劇,所以專業設備多,制作節目的要求和難度高,系統復雜難以進行靈活的系統升級。本文中待改造模擬機房的核心設備為studer 962 模擬調音臺,其模擬通路不夠需要外接跳線盤來擴容,且存在故障點多維護困難,轉化復雜,音頻文件受介質損耗影響大的問題,所以必須進行數字化改造。
2 機房設計
2.1 設備選型
機房的核心設備選用的是STUDER OnAir3000的調音臺,分別定制了6個推子模塊,推子屏模塊,推子分配模塊,旋鈕模塊,旋鈕分配模塊、主屏模塊和監聽對講模塊。主機SCORE的核心機箱最多容納6塊DSP卡以及所需的控制板卡、時間和時鐘同步接口;下排是標準的D21m輸入/輸出接口系統,可以支持不同的信號輸入輸出調音臺。并定制了MIC卡兩塊,線路輸入卡兩塊,線路輸出卡兩塊,AES/EBU卡兩塊,ADAT卡兩塊作為調音臺的外部接口,該機房的SCORE共支持8路MIC單聲道輸入,8路線路立體聲輸入,8路線路立體聲輸出,16路數字立體聲輸入,16路AES/EBU立體聲輸出和32路光纖立體聲輸入輸出,不僅滿足了目前的機房使用需求,也為以后機房增添設備功能,系統擴容做好了準備。同時配備了輔助設備如下:
數字設備:蘋果工作站一臺,標準工作站兩臺,TASCAM CD三臺,CD刻錄機一臺,Lexicon的效果器兩臺;
模擬設備有TASCAM CDMD, SONY DAT, OTARI MD,各一臺以及五路MIC;且有民用模擬設備SONY 的DVD。
2.2 機房工程設計及解析
錄制機房設計需要設計工程圖進行施工并將錄制機房的物理接口連接做出明確定義。如圖1所示。
圖1中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信號,數字信號均以黑色表示。MIC和LINE為模擬信號,以藍色線條表示。各個設備通過自身不同制式的音頻接口進行音頻的輸入輸出,經跳線盤至25針D型頭接入調音臺各個板卡。所定制的板卡容量為冗余狀態以便通路擴展。
由于STUDER OnAir3000的核心處理模塊SCORE為全數字化,所以模擬信號進入調音臺后經過前段放大器進入A/D轉換模塊轉換為數字音頻信號,被抽樣量化編碼為數字音頻信號。從而兼容了數字音源的輸入保證了信號的全數字化處理。同時系統中存在蘋果的專業錄音操控臺,需要8路立體聲輸入和8路立體聲輸出信號,這就意味著,整個系統將增加16條數字電纜線或者32條模擬電纜接入調音臺,這將對施工布線增加極大的難度。但是ADAT卡采用了光纖傳輸技術,每條光纜可以傳輸8路立體聲信號,支持蘋果專業錄音操控臺只需要兩根光纜即可,上圖中用紅色表示。
通路連接完畢后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數字信號傳輸同步。
2.3 數字信號同步的實現方案
數字化音頻信號處理系統具有高可靠性,前提是必須要保證接口類型和數據傳輸協議的正確以及時鐘同步-兩個數字音頻信號應具有完全相同的幀頻率,還需要保證兩個信號每個樣點的時差在允許范圍內。不同步會造成丟碼,甚至造成音頻傳輸過程中的消波失真。
STUDER OnAir300調音臺支持符合廣電系統行業標準的4種時鐘源,本系統中選用STUDER OnAir3000的時鐘發生器為時鐘源,其他設備作為從機,從系統傳輸的數字音頻信號中讀取字時鐘。采用這種方式實現同步時,需要參考具體設備接口的互聯標準,許多數字音頻格式,如S/PDIF、TDIF、AES/EBU和ADAT光纜信號等,都含有字時鐘信號,連接后需進入STUDER OnAir3000設置頁面進行邏輯設定,并測試保證信號同步。
3 結論
雖然經過數字化升級改造,但是各機房依然有差異,錄音師需進行多次培訓才能熟練使用機房設備,更換機房代表著培訓要重新進行。對于技術部門來說也加大了管理和培訓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針對以上問題,力求通過設備更新,縮減錄音機房差異,提高整體素質,達到使用和管理一致性。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