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守勤
摘 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深入的今天,建立高效優質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不能不關注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實施可以使語文課堂營造寬松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加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從而形成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中注重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9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61
一、情感教育概念的提出
時代發展到今天,教學面臨的現實日益嚴峻。所學知識更新速度快,從而使得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教與學之間的矛盾日趨復雜,甚至尖銳。同時,我們的教育對象順應時代的變化而變得更為新潮,更為復雜,所以我們的培養目標,也隨著人們對未來社會需要及教育的作用的認識而逐步深化,不斷豐富著內涵,正在向個性張揚及全面發展的方向轉變。
因此,如何高效優質地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高質量的人才,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課題,是目前新教學改革所必須面對的根本問題。而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在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作用,不僅要滲透到小學語文課程中,而且要滲透到其他學科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方面的基礎知識,不斷鞏固學生的語言基礎,還要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陶冶學生的情感情操
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從某種意義上說,主要還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成分。所以,在情感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情感感染學生,潛移默化熏陶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情感的教育功能和感染作用,讓學生獲得積極的道德情感體驗。同時,教師通過師生情感交流,拉近師生間關系,來激勵學生良好品德情感的形成。
(二)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情感的各種功能和作用,也就是通過寓教于樂,發揮情感的動力功能,激勵學生熱愛學習,爭做學習的主人,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學生自加壓力主動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學生的高效學習離不開情感教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寓教于樂,讓學生樂于學習,自主獲取知識,要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充分發揮智能潛力提供最佳的情緒背景。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在快樂中感悟,這樣,不僅能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學習主動積極,學習勁頭十足,學習效率高漲,還可以啟迪他們的智慧,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
三、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情感教育
(一)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少不了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愉快的心情,懦雅的態度,和藹的表情,潤物細無聲的語言,來調動學生、感染學生,以平等的地位拉近和學生的關系,使課堂氣氛更加民主,更加活躍,使教室內充滿快活的空氣。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能夠從別人認為的學困生身上找到閃光點,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小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聽懂、都能表現、都能獲得成就感,這才是教師智慧的表現。久而久之,教師把自己的這種期待會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學生,也必定會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改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創設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各式各樣,語文教師可以用美的導語激情導入,可以是一首與所授內容有關的動聽歌曲或樂曲,也可以是一段影視片段等等,如有位教師在教學《海濱仲夏夜》一文時,就從利用了一段《海上生明月》的視頻,配上名曲《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在動聽的音樂聲中,一幅寧謐幽美的海上夜景圖就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頓時耳目一新,既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2.教師上課時,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的語言功能來表情達意,使講授內容生動有趣,還要用體態語言對有聲語言進行恰當補充,必要的配合,使教師的講授情趣充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到知識 。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法,激發學生情感興趣
1.教師課前要備課充分,要制作好直觀實物教具或課件,用直觀教學手段,形象生動直觀的情境,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具趣味化、形象化,增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在教學中,教師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諸如小組討論、練習、表演、小游戲、猜謎、唱歌等多種活動,使語文課堂不再單調乏味,使學生學習不會厭煩,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較好地進行聽說讀寫活動。
(三)情感教育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能主動合作討論探究,教師與學生應形成一種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
語文教師應充滿愛心,小學語文教學最忌諱教師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盛氣凌人的表現,讓學生敬而遠之,讓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師千萬不要以教育者自居,要親近學生呵護學生,要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只有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做到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消除對立情緒及情感障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逐漸提高。
總之,語文課是極具豐富情感的學科,在當前課堂改革背景下,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構建優質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師就要不斷加強自身素養,努力接受美的熏陶,不斷探索獨具特色獨具美感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從教材文本中挖掘情感成分,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注入活力,具備了情感教育的魅力,才能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培養他們美的情感,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只有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愛學樂學,從而真正地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