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光明
摘 要:我國大學教育由以前的精尖人才培養轉變為大眾化人才培養,大學教育成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要切實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關鍵詞:高等學校;體育教學
體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強健學生體魄,幫助學生不斷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體育教學開始于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階段,之所以在學生接受教育的早期便開始體育教育,是因為體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只有從小接受體育教育,才能夠促進自身健康體魄的形成。當前大學體育教育存在許多問題,為了促進體育教育質量的提高,對大學體育教育進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構新的大學體育教學目標
現代社會提出了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標志,使體育課程的目標不再僅僅是增強學生體質,還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列入了其中。人們能夠有效地服務于社會的基本前提就是必須要具有強健的體魄,也是一個民族生命力是否旺盛的重要體現。所以,開展大學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必須是“健康第一”,對大學體育教育的目標要重新審視,引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把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總要求,進一步強化體育教學工作,所有體育教學活動必須具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和有針對性。現代設置課程理論必須所設置的課程必須具有主體性、綜合性以及未來性等特征。為此,現代大學體育教育的宗旨必須是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能夠增強學生體魄,幫助學生練就必要的體育技能與技術,使學生心智得到啟發。
二、大學體育教學現狀
1.學生積極性低下
大學體育在形式上不同于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在大學體育中,學生在課程方面的選擇增加了。大學體育一般采用網絡選課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體育項目。盡管如此,由于在課堂上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體育教學缺乏樂趣,學生在接受體育教學時積極性仍然不高,致使高校體育教育水平低下。當前大學體育教育的情況并不樂觀,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更加不利于彰顯我國體育教育的精神,進一步提高我國各個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
2.以課堂教學為主
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方式。如啦啦操教學,教師普遍的做法就是將學生進行隊伍編排,在每一節課將固定的動作教授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動作的熟悉與鞏固,期末考試采取傳統的測試方法,即讓學生以分組或者個人的形式進行啦啦操動作的演示。這種傳統意義的教學仍然是當前大學體育采取的最為普遍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并不能體現出體育教育所倡導的精神,難以豐富高校學生的體育教學生活。
3.在改革中不斷前進
大學體育在發展中存在許多不足,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體育發展的質量與水平,國家提出了新的體育教育發展要求,各個高校不僅要完善體育教學課程,而且在其形式與教學方法上也要進行改革,進一步滿足學生的需要,更好地彰顯體育精神。目前,我國各個高校根據國家的要求,豐富了體育教學的課程,在教學方法上也有所更新,進一步優化了我國大學體育的教學體系。從整體來講,我國的大學體育教育在改革中不斷進步,促進了學校和學生兩方面的進步。
三、體育教學改革的若干建議
1.教學課堂貫穿游戲法教學
游戲是一種遵循很簡單的規則讓人有很大自由活動余地的運動,可以隨意支配動作的難易與數量,游戲法特點之一是參加者全體在運動,這保證了練習的密度與強度;二是動作難度自己控制;三是不會做游戲的人,只要參加了一次練習,也就會做這個游戲了,學習效率比單純的組織學生學要高很多。游戲法教學實用性大,練習次數多,而不是學示范動作那樣單純的模仿;四是不同氣候不同場地條件下均可作游戲,受外界的限制較?。晃迨怯螒騼热葚S富形式多樣,可以活躍氣氛,提高練習效果;六是可簡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
2.將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
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更新。其具體表現就是:①將學生以前那種被動學習體育的方式轉變成為主動學習體育,被動學習方式將學生作為了學習的客體,在學生者身上反映出了十分明顯的依賴性和受動性,所以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動性、主體性以及學習的獨立性受到了相當程度地弱化。因此,必要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中心,使他們學習的能動性、主體性和獨立性得到不斷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突顯出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研究問題行為,努力促使學生成為善于學習的主人,進而促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和進行終身體育鍛煉能力的形成。②發現式學習取代接受式學習。在以前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將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往往以講解、示范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幾乎不會讓學生在探索中去發現所要學習的知識,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精神、學習興趣以及體育知識的實踐能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多鼓勵學生去發現知識,使學生從中得到體驗,進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體育教師教學觀念要更新改變
新世紀的教師肩負著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任,教育是個不斷發展前進的行業,尤其在當今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教育的思想觀念與方法手段更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體育教師是體育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更新發展更加顯得迫切和必要。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認為體育只有強身健體的功能,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體育與人的心理、生活、學習是密不可分的。李嵐清同志曾經說過:“一個人成功與否,智力不是唯一因素,還取決于非智力因素———`情商',即與他人合作精神、自我激勵、應變能力及思考問題的方法。[]所以,只有體育教育者的觀念更新了,體育教學質量才能上一個層次,學校體育的改革發展才能有話可說、有戲可唱。
總之,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切實貫徹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在構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時必須要融入學校的教學宗旨和本校的特色,突破以前的單一模式,創設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和進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促使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能動性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使他們能夠真正成為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