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華
說話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本學期,我接的三年級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特別是當眾發言缺乏自信、不善言辭,回答問題時縮頭縮腦,膽怯怕事,目光不敢正視老師,表情愁苦、說話不完整、不連貫,甚至言不達意。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加強說話訓練,培養說話能力。
一、課內加強說話訓練
在詞語教學中仿說、擴說。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后,讓學生仿例口頭造句。先要求學生說正確、通順,再要求學生擴說。如理解“思索”一詞,先讓學生仿說:“他在思索問題”。然后指導擴說“他正坐在那里,聚精會神地思索一道難題”,這樣由仿到擴,由淺入深地訓練,既豐富了說話內容,把話說得具體、生動、形象,又發展了語言,培養了說話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仿說、改說和續說。閱讀教學是訓練語言的重要渠道,更是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主要依托。大量的經常的說話訓練應結合閱讀教學進行。
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仿說連動句、承接句、總分句及仿說、改說復句。如學了《師生情》一文,出示連動句例句:“下午放學,她們就悲起書包,打起雨傘,提著一籃子雞蛋,急匆匆向醫院走去。”讓學生熟讀后仿寫,再出示《師生情》中承接句:“見到老師,首先要告訴她,班里一切都好,請她安心養病;然后向她轉達全班同學的問候;最后把同學們一個一個湊起來的雞蛋送給她,要她補養身體。”先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悟出這種“首先……然后……最后……”承接句式先后順序不能改變,而且句子之間有一定的聯系,然后讓學生仿說。學了《翠鳥》一文后,出示總分句:“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通過閱讀、分析,使學生悟出總分句式的特點:先整體總寫,再依次局部描寫。之后讓學生說出人物外貌片斷,動作片斷,場景描寫片斷,心情描寫片斷等。如一學生在仿人物外貌時說:“她今天打扮得真漂亮。頭上扎著羊角辮,還系著紅色蝴蝶結,上身穿粉紅色衣服,下身穿牛仔褲,腳穿旅游鞋……;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先讓學生說說因果關系的句子。出示例句“因為……所以……”讓學生說說哪句表示原因,哪句表示結果,反復辨析后仿說。學生說得正確、自如后,我再指導學生改說遞進、轉折、假設條件、并列等關系的句子。先出示“不但……而且……”“雖然……但是……”“如果……就……”“只要……就……”“只有……才……”“有……有的……還有的……”等,然后由老師引導學生試說。邊說邊想邊體會比較。常這樣訓練,話就說得連貫,有條理了。學完《小攝影師》后,指導學生續說小男孩哭著跑了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我先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再根據文中情境,激發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思維經驗,展開合理想象,創造性說。只要符合情節,任何一種結果都行。除上述訓練方式,閱讀教學還通過畫面、問答、朗誦、表演、討論、談感受等形式進行說話練習。無論那種方式,教師都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借助教材,用要求的句式方法說話。這樣從教到扶,由扶到放,由放到創。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及時運用了文中的詞語、句式,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說話興趣,提高了學生說話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多說。我在看圖作文《悄悄話》教學中,指導學生采用看——想——說的步驟,按從整體到部分,從到物的順序進行觀察。先從整體觀察圖中的人、事、物,然后觀察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以及場景,并合理想象人物的語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邊想邊說,這樣的說話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有條不紊。有時,即使老師做了各種指導,仍有學生說話不具體,甚至無話可說,我就采用追問式,不厭其煩地一次次追問,引導,直到說出具體的情節,把內容說具體,說明白。指導學生說《悄悄話》時,我就一步步追問:“你怎么知道他是一位老爺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老爺爺脖子上掛著什么?為什么?他正在干什么?怎么干的?他的手怎樣?他聽了孫女說的什么悄悄話?……這樣追問,迫使學生觀察人物的外貌、穿戴、神態、動作、想象人物的語言,“話”說的就準確、具體、生動了。
說話是實踐性很強的能力培養。要重視每個基礎訓練中的說話訓練。做到每個學生張嘴、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展開合理想象,同桌互說、小組議論、師生議論、并要求學生談看法,談感想,從把話說完整,到說清楚,再到說連貫,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說話能力。
二、課外注重說話訓練
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激發學生說話的愿望,為他們提供練習說話的機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學習實際,為他們創設條件去觀察、體驗,在活動中豐富說話內容,培養說話能力。我常利用班會、隊會,讓學生練習說話、討論、評議。要求學生到講臺前評述自己在本周內品德、學習、紀律、衛生、勞動、工作職責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自我肯定或自我批評,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講故事、演小品等,讓學生親身參與語言實踐,訓練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思想,當眾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張及大膽發言的能力。
此外,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尤為重要。沒一次訓練,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鼓勵學生大膽說話。消除膽怯自卑心理,說話時,或站或坐姿勢正確,眼神不游離,不躲閃,表情自如,聲音洪亮,吐詞清晰,養成先想后說,邊想邊說的習慣。
說話是交際的工具和重要手段,是寫作的基礎。重視中年級說話能力的培養,把訓練內容與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學生語文能力才能提高,素質才能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