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府
初中數學教學需要重視課堂的“三維”目標意識,組織調控意識,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多媒體技術,真正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考慮構建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新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目標明確的前提下,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不單純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的對象。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和課堂的主宰。電教媒體和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環境的優化,具體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模式中如何表現及出現的方式、時機、效果等,電教媒體可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由此可見研究電教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的現實意義和特征。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播過程,更重要的是能力培養過程,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強調學生思維能力。教學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如教學圓柱體體積公式時,屏幕中先將圓的底面分成8份相等的扇形,然后將圓柱切開,分成兩半,將紅色的凸出齒鋒部分對準另一半凹進去的底部分,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再按教材中的要求平均分成16等份后拼圖。再將圓柱平均分成32等份后拼圖,最后,再將圓柱平均分成64等份切分后拼圖。然后提問學生,圓柱體分得越細,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什么形體?這時再將切分前的圓柱體的底面部分與拼合后的長方體底面部分同時閃爍,讓學生觀察得出圓柱體的底面積等于長方體的底面積,再將圓柱的高與長方體的高同時閃爍,讓學生觀察得出圓柱體的高等于長方體的高。再讓學生思考,在整個切拼過程中,它們的體積大小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圓柱體體積等于長方體體積等底面積乘以高。這樣屏幕多次將圓柱體轉變為長方體,越分越細,拼成的圖形越來越接近于長方體。而實物教具的切分拼合是無法達到這一效果的,本來較難求的圓柱體積公式也非常明朗了,從而滲透了轉化和極限等數學思想。這樣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不斷再現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和展開學生探求新知的學習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識,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掌握了思維的方法,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載體。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我認為應重視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動參與意識和勇于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擺、弄直觀材料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己去發現規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體驗中領悟數學、學會想象、學會創造,讓學生擺脫數學的枯燥乏味,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科學家牛頓有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明和發現?!睂⒉孪胍霐祵W教學之中,將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培養創新意識、促進能力的提高。有時我故意將課講得留有余地,讓學生們自己去探討、去猜想,然后再進行歸納總結。因此,我又不失時機地給學生設計靈活、開放性的練習,讓他們用猜想的結論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已有的知識得到鞏固、深化和發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總之,以上幾種教學方法能很好的促進了初中四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學生從“樂學”到“要學”,從“要學”到“會學”,最終達到會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 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教學方法是指特定的課程與教學目標,受特定課程內容所制約的、為師生共同遵循的教與學的操作規范和步驟,它是引導、調節教學過程的規范體系。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學方法,如敘述講解法、演示法、練習法等,對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學方法應用較少,主要源于教師對于傳統課程教學形成了公式化的教學模式,缺乏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得小學課堂缺乏活力,許多低年級的學生從一二年級起便開始對于數學失去了興趣,這是典型的教育失敗結果。因此,新課改倡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師應根據學習任務和目標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于同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教學方法在一堂課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學習參與,通過引起學生注意、給予學生關切、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以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成功的滿足。而趣味性教學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自覺參與,進而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盡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布下陰影。課外作業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初中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的意義就是為了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每次的實踐教學結束后,教師應該及時地對教學進行反思,找到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優化。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初中數學實踐教學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教師應當很好地結合初中數學實驗教材,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學好初中數學知識,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