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南
[摘要]在“技能復合型”社會語境下,影視圈和時尚圈的強關聯,使“跨界”已經成為當下最時髦的詞匯,它代表了一種時尚的融合方式和審美方式。模特們因其自身的氣質、顏值和身材等優勢,在大銀幕上成功逆襲,尤其是有表演潛質的名模和超模,他們在大銀幕上傳遞著全新的視覺感受。從好萊塢到中國電影市場,跨界不僅為這些“觸電”模特們創造了新的機遇,拓寬了職業發展道路,同時也推動了電影業釋放新的活力。
[關鍵詞]模特;跨界;演員
當下的時尚界刮起跨界風潮,在藝術與時尚間不斷出現“跨界”現象。跨界,從某一屬性的事物,進入另一屬性的運作。①主體不變,事物屬性歸類變化。提倡的是交叉、超越的思想,讓不同文化、理念和思想碰撞出更多耀眼的火花來。②“跨界”代表一種態度,一種方式,是現代生活方式與審美方式的融合。在這個“技能復合型”的社會語境下,代表了一種最時尚的融合方式和審美方式。模特在大眾眼里都是冷艷傲嬌的,與觀眾拉開了溝通的距離。但是,隨著當前娛樂時代的發展,模特們追求更多的是“多棲”發展,其實每年的時尚圈都會出現很多跨界現象,而模特圈如今也拉開了跨界的帷幕。他們紛紛走入影視圈,體會著“觸電”的多元快樂,尋找著銀幕中的自我價值。
當今的影視圈和時尚圈有著超強的關聯,跨界轉行進入娛樂界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從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華麗變身的熊黛林到走向銀幕的杜鵑,許多名模在模特界正值風生水起之時,就開始在影視圈發力。跨界不僅為這些“觸電”模特們創造了新的機遇,拓寬了職業發展道路,同時也推動了電影業釋放新的活力。
一、模特跨界現象出現的原因
(一)職業規劃多元化發展
現在的模特經紀公司對模特的培養是多元化的,他們會對模特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全力幫助模特發掘他們未盡的潛能,除了T臺表演的專業課程,還會涉及其他領域的學習內容。中國模特行業走過了20年,從不被理解到今天的極具話題性,不僅改變了人們對模特職業的認知度,而且把模特推到了中國時尚的巔峰。這些模特身份的時尚人士隨著行業的日臻成熟一步步地成為熒屏寵兒,既帶動了影視行業的發展,也成為獲取市場效益的一大支撐。
(二)職業發展上的瓶頸
模特大賽是通往世界的橋梁之一,現在已經有著國內外知名度的何穗、杜鵑都是經過模特大賽才有機會簽約全球頂級模特經紀公司,并通過經紀公司推廣踏上職業模特之路并一舉成名的。國際時裝周或大牌秀場無疑是職業模特最為重要的舞臺。模特圈生存法則的嚴酷遠高于影視圈的生存模式,對于一線女演員來說,一年一部作品是常事;但對于超模而言,如果有一季沒有走秀,人們就會以最快的方式將其忘記。超模界“僧多粥少” ,成名路徑有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模特們大都想借力熒屏,試圖在新領域尋求突破 。
(三)受眾需求角度
在多媒體、新媒體對電視嚴重沖擊和深刻影響的背景下,電視節目的好看成為收視率的保障,所以不斷地接受挑戰,不斷追求“更好地觀看”培育了受眾挑剔的視神經。2001年CCTV電視模特大賽舉辦,這檔節目以全新的角度、新鮮陌生的模特群體創造了較高的收視率,使這一行業開始走入觀眾的視線。讓觀眾在電視上觀看模特比賽,讓觀眾動一動手指就能參與評選,這種以“滿足觀看”為根本原則的直接互動,改變了模特居高臨下的視角,也讓模特們看到了更多的未來可能性。
(四)社會媒體的推波助瀾
時代的進步助推著模特的多元發展。當下模特已不只是屬于服裝這一個行業的明星,而是多種時尚行業以及媒體產業的符號。從平面媒體、電子媒體到網絡媒介, 模特的身影無處不在。近年來,模特類選秀節目、有模特參與的娛樂節目達到了受眾心理需要與期望的契合,使很多名模、超模一夜走紅,成為偶像。這讓模特的跨界順理成章,也讓模特向其他領域進行角色轉型更為順暢。
二、模特跨界當演員的優勢
(一)利用完美的形象吸睛
顏值高、身材好是大部分演員必備的條件。模特有著完美的形象、豐富的肢體表現力及與眾不同的氣質,妝容、姿勢、服裝和人渾然一體,會讓氣場全開,他們在外形上的優勢及舉手投足間的訓練有素,能有效地將自身和氛圍相融合,產生一種情景感。這種天賦和功力讓觀眾在大銀幕上體會到角色美的同時,又增加了美感的附加值。對于審美水平不斷提升的觀眾而言,模特們傳遞的正是他們所希望和追隨的,這勢必起到吸睛的作用。
(二)“粉絲”轉化為觀眾
中國時尚產業正變得越來越成熟,以杜鵑、張亮為代表的模特所得到的關注度并不比明星少。他們在模特圈的人氣及粉絲,為他們在影視圈發展積累了潛在的觀眾,形成一種獨特的優勢。而模特在影視圈的出色表現,更使得他們“粉絲”的數量倍增。
(三)“人脈”資源的助推
模特跨界現象興起于好萊塢,今天已迅速蔓延至中國電影市場。現今我們把跨界成功的模特群體稱為“明星模特”。他們擁有強大的推廣群體,并積累了行業的人脈資源,在這樣一個團隊的推廣和護航下,模特的順利轉型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必然。
三、模特跨界當演員存在的問題及提升策略
(一)專業技能的缺失與提升
模特們在T型臺上是用身體語言表現造型的美感,而演員在鏡頭前則是用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③
模特是用肢體語言無聲地表現商品的精神及功能,通過模特的表演讓受眾迅速理解、接受并產生購買欲望;演員是通過形體表現力及有聲語言來創作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使其更貼近生活,還原生活。從表演體系上看,T臺表演與影視表演屬于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這是大多數模特跨界當演員的劣勢。天賦和能力構成演員最基本的素質,其自身素養、文化修養、專業技巧以及職業道德水準等諸多方面成為發展的后天條件,可塑性是演員最需要錘煉的功力。跨界模特要想達到跨界融合,需具備全面的語言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保持拍攝時的即時狀態和對戲需要,而可塑性是模特最大的發展瓶頸。
(二)文化知識的掣肘和加強
大多數名模出道的年齡都在16~18歲之間,他們大都處在初高中階段,文化程度不高。李嘉欣為跨界成功的模特之一,“美”是她獨有的符號。她14歲成為廣告模特,18歲即獲得香港小姐的桂冠,并華麗轉身為藝人進入娛樂圈。自出道以來,她所拍過的20余部電影都沒有脫離“美”,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局限成為她成長發展的掣肘,所以“花瓶”一詞一直與她的名字聯系在一起。
影視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門類,從人物的塑造到表演空間的利用,再到動作的發生,都需嚴格及專業的綜合素質才能駕馭,這就要求其表演人員有相對表現力的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專業綜合技能。而在影視拍攝的現場,不斷變化的情況及高強度的投入,各個環節、部門工作問題的層出不窮,這些都需要演員有臨危處理問題的能力。模特想成功地跨界,就必須提升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創造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是建立在文化層面上的。
現在模特跨界當演員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模特們都在經歷著不同程度的跨界。模特工作簡單于演員工作,這就要求模特們應著力提升專業的表演技巧,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強化文化積累,以求個人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這樣才能在跨界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最終實現完美的跨界。
注釋:
① 繆玉波:《淺析跨界設計的藝術價值與魅力》,《大眾文藝(學術版)》,2015年第1期。
② 李志起:《酷越:成功的關鍵密碼》,《品牌》,2006年第10期。
③ 劉丹:《舞蹈素質訓練與服裝表演》,《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參考文獻]
[1] 蔣媛.跨界風行的年代[J].工業設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