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敏

定向增發越來越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融資方式,今年以來,超200家公司的定向增發承銷費接近26億元,超過IPO融資額
眼下資本市場最火爆的融資方式不是IPO,而是定向增發。對于承銷機構來說,IPO盡管能給券商投行帶來不菲的收入,但是越來越多的定增項目將成為券商投行新的利潤點。
對于券商來說,誰能在定向增發承銷領域占據大的市場份額,誰就能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定向增發券商承銷費用榜單前三名分別是西南證券、廣發證券以及海通證券。
上半年承銷費用26億元超IPO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發布增發預案的上市公司高達682只,計劃募集資金總額1.65萬億元。
其中,已經有203家公司進行了增發。由于增發市場火熱,券商承銷的費用也因此水漲船高,54家券商獲得了近26億元的承銷費用,超過了IPO承銷費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共有55家公司完成了IPO,而IPO券商的承銷費用為17億元。
從承銷保薦的費用來看,上半年排名前列的有西南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以及安信證券,獲得費用分別為3億元、1.8億元、1.7億元、1.66億元以及1.36億元。緊接著排名的是中信證券、東吳證券、中德證券、華泰聯合、中金證券,承銷費用在8000萬元到1.29億元。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定向增發市場還是被大型券商所占領。西南證券上半年承銷了13家公司的定向增發,募集的金額為198.6億元,排名第六。根據Wind數據統計的承銷費用,西南證券收取的平均費率高達2%,高于多數券商的收費,導致承銷收入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西南證券的投行業務厚積薄發,股權承銷方面,在整個證券行業,2015年總承銷金額排名第五,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四;并購業務方面,在整個證券行業,2015年并購數量與華泰、廣發證券并列第二。
承銷費用排名第二的是廣發證券,定向增發的承銷業務增長迅速。上半年,承銷了14家企業,在數量上排名第一;募集的金額達到159億元,同比增長了153%。承銷費用也是高速增長了40%。
中信低費率搶占市場份額
在上述10家券商中,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盡管承銷了13家定向增發,排名在第二位,募集的資金高達345億元,排名第一,但是獲得的承銷費用僅有1.29億元,在市場中的排名降落到第六位。粗略計算,中信證券的平均費率僅有0.4%,而行業多數券商的收費為1%。由此來看,中信證券正在通過低費率搶占市場份額。
和中信證券搶占市場份額類似的是華泰聯合證券,上半年負責了12家公司的定向增發,募集的資金為334.6億元,排名第二,但是承銷費用僅有0.92億元,排名第九位。粗略計算,華泰聯合收取的費率也比較低,僅為0.3%。
在上述10家券商中,還有兩家中小券商的身影,分別是東吳證券和中德證券。東吳證券作為一家偏居江浙一帶的券商,上半年僅靠5家公司的項目,就獲得1.2億元的承銷收入,不可小覷。中德證券作為一家合資券商,今年來在定向增發項目斬獲良多。中德證券承銷的7家公司的項目,募集的資金高達337.7億元,獲得的承銷費用為1.1億元。
百億增發股7家券商承銷能力強
對于券商來說,考驗其定向增發承銷能力的,除了承銷數量外,單個公司承銷金額的大小也是重要的評價因子。
今年上半年已經實施的增發中,實際募集金額超過百億的公司有10家,分別是蘇寧云商(募集292億元)、長江電力(募集241.6億元)、紫光股份(募集220.85億元)、浦發銀行(募集163.5億元)、中國動力(募集134.8億元)、世紀游輪(募集131億元)、完美環球(募集120億元)、新光圓成(募集111.87億元)以及廣州友誼(募集100億元)。
在這些百億股中,擔任承銷商和財務顧問的分別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中德證券、國泰君安、西南證券、國信證券等7家券商。他們的實力均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