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賽 葉麗艷
規范化管理模式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
肖賽 葉麗艷
目的 觀察規范化管理模式對原發性高血壓病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0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不接受規范化管理,觀察組接受規范化管理。觀察2組患者的治療率、控制率、服藥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等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血壓的治療率、控制率、服藥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等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觀察組的干預后血壓控制較為良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規范化管理模式對原發性高血壓的防止具有重大積極意義,值得臨床科室推廣應用。
原發性高血壓;規范化管理;干預效果
原發性高血壓的管理是預防和控制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但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控制造成不利影響[1]。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誘導因素之一,由高血壓引發的腦卒中、心臟病及腎臟病嚴重危害人群健康,致死及致殘率相對較高,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相對較重的不利影響[2]。臨床調查顯示,隨著人口期望壽命的延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病作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己成為全球的公共健康問題[3]。近年來,為應對高血壓對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的嚴重挑戰,我國在高血壓防治策略上釆取了相關措施。本研究采用規范化管理模式對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管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江西省南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45.0±1.2)歲。按照是否接受規范化管理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50例。納入標準:(1)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推薦的診斷標準[1];(2)患者年齡≥35歲;(3)患者意識清楚,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排出患有心、腦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2)排出內外科急性疾病者;(3)排出病情復雜嚴重,預期壽命短于觀察期者;(4)排出不能全程參與者;(5)排出患有精神疾患者或智力障礙不能理解問卷內容者。
1.2 方法 全部研究對象均接受常規治療。其中對照組不接受規范化管理,觀察組接受規范化管理。規范化管理措施包括:定期隨訪(癥狀、體征、健康狀況等),健康教育(危險因素如肥胖或超重、高脂高糖高鹽等不良膳食習慣),飲食及運動管理(鼓勵高血壓患者多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等),用藥指導(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必要時調整用藥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種類的降壓藥),不良生活方式干預(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現場宣教及咨詢活動等。分析干預后各組患者高血壓的治療率、控制率、服藥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之間的差異。
1.3 效果評價 經過1年的健康管理后,對全部研究對象再進行1次健康體檢,并分析各組患者干預前后以及干預后各組患者高血壓的治療率、控制率、服藥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變化。(1)治療率:最近2周服藥或者接受治療的患者所占比例;(2)控制率:通過治療后血壓控制在140/90mmHg及以下的患者所占比例;(3)服藥率:按醫囑要求堅持連續2周服藥的患者所占比例;(4)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因高血壓而導致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相關評價指標比較 經過1年的健康管理后,2組高血壓患者治療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相關評價指標比較(n=50)
2.2 觀察組干預前后血壓比較 觀察組干預前和干預后血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干預前后血壓比較(x±s,mmHg)
高血壓是常見循環系統疾病也是常見全身性疾病之一,不僅可造成各種臟器的進行性損傷,而且可引發冠心病、腦卒中等,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由于高血壓病程進展緩慢,需長期服藥治療,患者的依從性較差。行為習慣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飲食偏咸、吸煙、飲酒超量、攝人蔬菜或水果少、體重指數高的社區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高,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加強健康教育是維持理想血壓、預防并發癥的有效途徑[4]。由于老年患自身體質相對較弱,給治療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控制在理想的治療效果范圍內,提高醫院管理模式是治療的關鍵[5]。而在實際臨床治療中,由于高血壓患者數量相對較多,以及醫護人員對護理治療工作不夠重視,導致無法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壓。因此,開展規范化管理模式至關重要。
在規范化管理模式中,高血壓知識的相關宣傳工作應首先要做好,由于老年人大多數對高血壓知識了解甚少,會認為只要病情得到控制就不需要繼續服用藥物進行治療,或者是自行減少藥量等[6]。這種情況的出現,常常導致患者的血壓難以有效控制,因此,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其次,重視飲食和運動對患者的整體影響,在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指導患者服用低鹽低膽固醇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并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有利于血壓的良好控制[7-8]。另外,由于原發性高血壓治療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產生心里顧慮,此時需要醫護人員進行積極開導,讓患者以積極態度面對疾病的治療[9-11]。
本研究對原發性高血壓病防治的效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經過規范化管理模式后患者的血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相關指標和與患者血壓得到明顯的好轉。高血壓規范化管理可以顯著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改善高血壓患者的不良習慣,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采用規范化管理模式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有效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等,對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值得相關臨床科室推廣應用。
[1] 冬蘭,魏萬林.高血壓前期心血管危險因素與靶器官損害的相關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2011,6(1O):1275-1277.
[2] 吳多文,張廷香,劉秀英.高血壓病人不良行為干預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4(11):380-381.
[3] Reddy KS.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non-westem countrie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4,350:2438-2440.
[4] 宋寶良.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相關指標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35(25):48-50.
[5] 唐維敏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7):1923.
[6] 基層衛生院團隊管理模式對原發性高血壓病防治的效果研究[J].藥物與人,2014,8(27):326-327.
[7] 李秀蘭,楊韓,劉菊紅,等.北京市德勝社區高血壓病人規范化管理依從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66):1109-1111.
[8] 劉春英.社區規范化管理對高血壓病防治效果的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08,10(6):114.
[9] 趙秋利,劉曉.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測評量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1):26-31.
[10] 盧惠卿,鄧雪梅,曾靜,等.廣州市站前街社區高血壓規范化管理效果探討[J].廣東醫學,2011,32(15):2013-2015.
[11] 盧永艷.規范化管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6):29-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07
江西 344500 江西省南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肖賽) 江西省南豐縣人民醫院(葉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