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明
直視氣管插管與經鼻氣管插管術搶救急診危重癥患者臨床分析
廖祥明
目的 分析探討急診直視氣管插管在搶救危重癥患者上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危重癥患者74例,以其中進行直視氣管插管的37例患者為觀察組,以另外37例進行纖維支氣管鏡經鼻氣管插管術的患者為對照組,對比2組患者插管首次成功率、總成功率、插管用時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氣管插管首次成功率、總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氣管插管用時也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因氣管插管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直視氣管插管可有效提升氣管插管的成功率,并有效縮短插管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良好的臨床實用價值。
直視氣管插管;急診危重癥搶救;臨床應用價值
臨床急救過程中,氣管插管技術應用廣泛。臨床上使用廣泛的經鼻氣管插管術因操作不具有可視性,且需穿過整個鼻腔,插入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患者軟組織水腫、鼻腔內膜損傷、出血,引發多種并發癥,延誤搶救時機[1]。為進一步提高插管的安全性,縮短氣管插管時間,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引進了直視氣管插管技術[2]。本次研究對直視氣管插管在急診危重癥搶救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4年10月~2015年8月贛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需進行氣管插管治療的危重癥患者74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氣管插管相應指征,排除有氣管插管禁忌證的患者以及有凝血障礙等禁忌證的患者。以行直視氣管插管的37例患者為觀察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27~86歲,平均年齡(57.8±8.4)歲,呼吸衰竭17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腦出血4例、農藥中毒3例;以在纖維支氣管鏡下行經鼻氣管插管術的37例患者為對照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26~83歲,平均年齡(56.2±9.2)歲,呼吸衰竭1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腦出血5例、農藥中毒2例。對比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仰臥位,插管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檢測指標,動作輕柔的將纖維支氣管鏡經鼻腔插入氣管內,同時進行吸痰操作,直至隆突上2~5cm處[3]。協助醫師將氣管插管導管順著纖維支氣管鏡插入氣管,插入深度約為22~30cm,將纖維支氣管鏡退出,在氣管導管氣囊內充入6~10mL氣體,以將氣囊封閉。聽診兩肺呼吸音,看是否清楚對稱,以判斷插管位置,證實在氣管內后,接呼吸機。若不在,則需重復進行插管。將導管固定好,再行機械通氣。
1.2.2 觀察組 行直視氣管插管術。具體操作方法: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選擇合適型號的喉鏡和氣管導管,急診醫生對患者進行緊急氣管插管搶救。仰臥位,頭部后仰使頸部拉直,清除口腔分泌物,從右側口腔置入喉鏡,將舌根向左側拉,用吸收器將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吸出,清除干凈。在咽谷出置入鏡片,將會厭向上提拉少許,聲門充分暴露后,將氣管入口張開。輕微按壓患者胸部,氣管口溢出氣沫后,沿著氣管方向插入鋼絲加強型氣管導管,插入20cm,將導絲拔出。行胸廓擴張,以聽診器聽診,看患者肺部是否存在呼吸音,若有呼吸音,表明插管成功[4]。之后,為導管氣囊充氣20mL并進行固定。為患者安置牙墊,固定氣管導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的插管首次成功率以及總成功率,記錄2組患者插管用時,并觀察2組患者因插管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結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氣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總成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氣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和總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 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氣管插管首次成功率、總成功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n(%)]
2.2 觀察組患者氣管插管時間為(4.1±1.1)min,對照組患者氣管插管時間為(9.3±2.4)min,2組患者氣管插管時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981,P<0.05)。
在搶救危重癥患者過程中,氣管插管可及時為患者建立可靠的人工氣道,確保患者在接受搶救治療過程中呼吸通暢,是患者心腦血氧供應的有力保障,能夠大幅度提高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5]。
由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氣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81.08%)和總成功率(94.59%)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直視氣管插管術插管成功率更高,更適用于危重癥患者的急診搶救。直視氣管插管術可實現氣管插管的直接可視,插管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更小,可視情況下,氣管插管的準確性更高[6]。因此,可有效提升氣管插管的成功率。同時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0.81%)也明顯低于對照組(29.73%)(P<0.05),表明直視氣管插管術不良反應更少,更利于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纖維支氣管鏡下經鼻氣管插管術常會出現無法一次插管成功的現象,在反復插管過程中易損傷患者的鼻腔粘膜、氣管等,導致出血[7]。直視氣管插管在可視狀態下進行插管,能夠有效避免對患者造成傷害。
纖維支氣管鏡下經鼻氣管插管術氣管插管操作相對較難,且需要醫師和助手相互協作,更容易插管失敗,導致搶救時間的延誤,十分不利于危重癥患者的搶救[8]。直視氣管插管術操作相對簡單,臨床醫師更易掌握,在搶救過程中無需依賴麻醉醫師,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由上述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插管時間(4.1±1.1)min明顯短于對照組(9.3±2.4)min,表明直視氣管插管術還可有效縮短氣管插管的時間,為危重癥患者爭取更多的時間,對于搶救成功率的提升大有助益。
綜上所述,直視氣管插管術,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應少,可有效縮短插管時間,十分適宜危重癥患者的急診搶救,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 李忠元,但傳軍,廖圓兵,等.急診直視氣管插管搶救危重癥臨床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5):839-840.
[2] 曹明霞,魏傳瑩,董艷梅,等.氣管插管搶救新生兒窒息合并羊水Ⅲ度污染80例的應用體會[J].哈爾濱醫藥,2010,30(3):14,16.
[3] 劉莉娟.急診直視氣管插管搶救危重癥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150.
[4] 金迪文,黃艷,鄧燕連,等.急診直視法氣管插管術90例臨床分析[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2,40(4):422-423.
[5] 蔡龍,徐麗.急診直視氣管插管搶救危重癥患者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3):98-99.
[6] 張暉,徐翠蓮.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氣管插管的護理體會[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14(1):96.
[7] 張暉,郭麗萍.纖維支氣管鏡在急診呼吸困難氣管插管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2):163.
[8] 趙玉仙.經口多種困難氣管插管方法的應用體會[J].江蘇醫藥,2010, 36(22):2717-27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15
江西 341000 贛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廖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