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林 陳春華
腹腔鏡聯合陰式手術治療子宮肌瘤60例可行性報道
李美林 陳春華
目的 探討子宮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鏡聯合陰式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將100例子宮肌瘤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單用陰式手術治療,聯合組6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觀察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隨訪半年復發率,并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隨訪半年復發率分別為(55.29±10.36)min、(89.26±25.06)mL、(5.03±2.14)d、3.33%、1.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0.26±17.03)min、(108.52±25.97)mL、(7.69±2.78)d、17.50%、15.00%(P<0.05)。結論 子宮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鏡聯合陰式手術治療優勢明顯,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并發癥發生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均較低,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陰式手術;可行性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常見良性腫瘤,好發于育齡期婦女,手術治療本病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方式[1]。以往手術多采取陰式手術,但手術時間長、恢復慢等,效果并不理想。隨著微創手術不斷發展與完善,內窺鏡技術在婦科領域應用廣泛起來,其中腹腔鏡與陰式子宮全切除聯合治療子宮良性病變成為主要方案。陰式子宮全切除是經陰道將子宮及其雙附件切除的方式,創傷小、腹壁無瘢痕、出血少,且腹腔感染較少,甚至可避免腸粘連等發生。近年來本研究將腹腔鏡手術應用于子宮肌瘤治療,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計入選對象100例,均為鄂州市中心醫院與段店衛生院婦產科接診的子宮肌瘤患者,入選時間為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后均經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確診,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時排除手術禁忌證、近期應用激素類藥物、伴有其他生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2]。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年齡27~48歲,平均(35.6±2.8)歲;病程3~12年,平均(6.5±2.1)年。研究組:60例;年齡26~45歲,平均(35.5±2.6)歲;病程3~11年,平均(6.2±2.4)年。2組患者在前述資料上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單用陰式手術治療,取平臥位,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對子宮肌瘤位置進行觀察,若在子宮后壁,則于陰道后穹窿黏膜作切口,若在子宮前臂,則于陰道前穹窿黏膜作切口,將腹膜切開后找出子宮肌瘤;采取巾鉗將子宮肌瘤夾住,實施常規子宮肌瘤切除術;術畢,修補腹膜,并縫合切口。
1.2.2 研究組 本組患者在陰式手術上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取膀胱截石位,于臍下作1cm小切口后建立人工氣腹;于腹部麥氏點及其對策各作1個0.5cm小切口,將腹腔鏡與套管從這2個切口置入后對腹腔進行內情況進行觀察,找到子宮肌瘤后采取電鉤將子宮肌瘤表面假包膜打開,充分暴露子宮肌瘤,實施陰式手術切除子宮肌瘤(與對照組方式一致);將子宮肌瘤切除后,在腹腔鏡中觀察手術創面情況,同時利用生理鹽水反復對腹腔實施沖洗;然后采取電凝法對手術部位進行止血,并采取碘伏紗布填塞陰道[3]。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隨訪半年復發率,并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對比 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對比(x±s)
2.2 2組并發癥發生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分別為3.33%(2/60)、1.67%(1/60),對照組則分別為17.50%(7/40)、15.00%(6/40),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特有疾病,而且好發于育齡期婦女中,隨著近年來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本病檢出率逐年上升[4],需加強重視。盡管本病屬于良性腫瘤,但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進展后對患者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嚴重影響。從近幾十年臨床治療與實踐來看,手術治療本病是主流療法,但以往多以陰式手術為主,雖然可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手術時間過長,對患者會造成更多的痛苦[5],加上恢復較慢,急需一種更好的手術療法取代。微創手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為新型手術療法提供了條件。
本研究對接診的100例子宮肌瘤患者實施對照研究,對照組單用陰式手術治療,而研究組采取腹腔鏡聯合陰式手術治療。2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可參與效果評價。其中,研究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低,住院時間也明顯更短,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2組并發癥發生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進行對比,研究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逐漸廣泛開展起來的療法,在各大科室中均有很好的應用,本院也逐漸將其應用在子宮肌瘤患者中。采取腹腔鏡聯合陰式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優勢如下:(1)術中可利用腹腔鏡對盆腔內情況與子宮肌瘤具體情況進行觀察,準確探知肌壁間肌瘤,可確保更徹底地剔除肌瘤,減少術后復發[6];(2)通過陰道便能對子宮上切口實施縫合,并能通過腹腔鏡對子宮切口縫合情況進行檢查,減少縫合不佳而引發的不良反應,降低術后出血量;(3)術后可采取生理鹽水對腹腔反復沖洗,這樣可降低術后腹腔感染發生率,并縮短患者恢復時間;(4)術中還可對子宮肌瘤及其周圍臟器間的關系進行探查,更好地避免對周圍臟器的損傷,減少術中出血量與手術時間[7]。將腹腔鏡手術充分結合陰式手術,不僅可吸取前者的優勢,還能融合后者的優勢,可觸摸宮體,質感良好[8],便于更好地發現肌壁間肌瘤,使得瘤體能更徹底地掃除。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鏡聯合陰式手術治療優勢明顯,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并發癥發生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均較低,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1] 王金龍,干寧,葛小花,等.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在巨大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重慶醫學,2014,8(32):4359-4360.
[2] 謝家濱.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巨大子宮肌瘤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11):31-32.
[3] 何純芬,張昌鳳.腹腔鏡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的療效比較[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16(6):1096-1097.
[4] 姚利萍,任曉紅,郭莉,等.陰式輔助腹腔鏡在特殊情況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4):344-346.
[5] 金紅梅.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中3種止血方法的療效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2,8(4):386-388.
[6] 張金紅,張海軍.陰式輔助腹腔鏡切除巨大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1):80-82.
[7] 高建學,王彥輝,盧志茹,等.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分析[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3,38(4):429-430.
[8] 余冬青,歐陽文偉.國內陰式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結局的Meta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31(5):785-7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31
湖北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段店衛生院婦產科 (李美林)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陳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