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郭強
目的 探討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 選取7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誘導,觀察組采用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麻醉手術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結果 2組患者在誘導后3min(T1)、插管時(T2)、探查時(T3)、拔管時(T4)的MAP、SBP、DBP和HR的變化與誘導前(T0)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SBP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并在探查時(T3)達到最大值,在拔管時(T4)有所下降。對照組DBP呈現出平穩上升的趨勢,在探查時(T3)達到最大值,在拔管時(T4)有所下降。結論 在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術的過程中,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更具安全性,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依托咪酯;丙泊酚;全身麻醉;血流動力學
在患者進行麻醉手術時,氣管插管對于手術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對患者的中樞神經、心血管系統以及呼吸系統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故而,在麻醉期間需要注意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加強麻醉誘導的安全性。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依托咪酯與丙泊酚是應用較廣的兩種麻醉藥物[1-3]。本次研究將選取7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西北海市第二人民醫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患者男
20例,女15例,年齡20~66歲,平均(43.1±10.5)歲,體質量
50~62kg,平均(56.2±5.3)kg;對照組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齡19~67歲,平均(43.3±10.6)歲,體質量50~63kg,平均(56.3±5.5)kg。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前2組均采取禁食、禁飲的措施。并于手術前半小時對2組患者肌內注射0.1g苯巴比妥鈉,進入手術室后肌注長托寧1mg,待患者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以及靜脈通路開放后,采取靜脈滴注乳酸林格液,滴注規格為10mL/(kg?h)。對照組患者采取靜脈推注的方式,注射
0.3 mg/kg依托咪酯(江蘇恩華藥業股分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511)、3μg/kg芬太尼、0.15mg/kg順阿曲庫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追加1mg/kg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在患者肌肉充分放松后進行氣管插管。
1.3 觀察指標 比較評價2組誘導前(T0)、誘導后3min(T1)、插管時(T2)、探查時(T3)、拔管時(T4)的MAP、SBP、DBP和HR的變化[4-5]。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在誘導后3min(T1)、插管時(T2)、探查時(T3)、拔管時(T4)的MAP、SBP、DBP和HR的變化相較于誘導前(T0)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SBP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并在探查時(T3)達到最大值,在拔管時(T4)有所下降。對照組DBP呈現出平穩上升的趨勢,在探查時(T3)達到最大值,在拔管時(T4)有所下降。見表1。

表1 2組MAP、SBP、DBP和HR的變化(x±s)
全身麻醉手術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麻醉方式,由于患者在行全身麻醉之后,其本身的血流動力學會發生改變,會引起中樞神經、心血管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的變化,對手術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因此,對于麻醉藥物以及麻醉方式的選擇需要十分謹慎,盡量選取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的麻醉方式。以此來降低麻醉手術中對患者的不良影響,提高患者麻醉手術的安全性,促進麻醉手術的成功,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6-8]。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2組患者在誘導后3min(T1)、插管時(T2)、探查時(T3)、拔管時(T4)的MAP、SBP、DBP和HR的變化相較于誘導前(T0)均具有統計學意義;2組藥物麻醉方式在臨床應用中都具有比較好的效果。對照組SBP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并在探查時(T3)達到最大值,在拔管時(T4)有所下降。對照組DBP呈現出平穩上升的趨勢,在探查時(T3)達到最大值,在拔管時(T4)有所下降。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相較于單純的依托咪酯誘導作用更為顯著。劉珂等人在丙泊酚與依托咪酯對全麻患者臨床效應的比較[9]中,所得結論與本次研究基本一致,具有比較普遍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在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的過程中,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更具安全性,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1] 佟華麗,簡道林,鄒學軍,等.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誘導對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30):2864-2866.
[2] 董彥鵬,孫莉.丙泊酚與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聯合誘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32):274-275.
[3] 廖紅霞,張天劍,盛春歡,等.依托咪酯聯合丙泊酚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30):69-70.
[4] 岳琪.丙泊酚與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聯合誘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12(30):25-27.
[5] 趙立明,楊寶慧,吳麗霞,等.依托咪酯聯合丙泊酚對卵巢癌患者全麻誘導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4,36(34):131-132.
[6] 崔永芳.依托咪酯聯合丙泊酚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2(32):247.
[7] 季惠,程志軍,季曉燕,等.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誘導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比較[J].世界臨床藥物,2015,7(32):462-466.
[8] 陳韶宇.聯合應用異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誘導和喉罩置入對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32):75-76.
[9] 劉珂,陸雅萍,來嵐,等.丙泊酚與依托咪酯對全麻患者臨床效應的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4,23(32):55-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42
廣西 536000 廣西北海市第二人民醫院(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