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民民
抗結核藥聯合胸腺肽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效果分析
曾民民
目的 分析抗結核藥聯合胸腺肽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128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均分為2組,各64例,對照組予抗結核藥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胸腺肽治療,比較2組患者肺部病變與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研究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為96.88%,顯著對照組的79.6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抗結核藥聯合胸腺肽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療效確切,可有效促進病灶吸收,且安全性高。
抗結核藥;胸腺肽;復治涂陽肺結核;效果
肺結核病是因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的呼吸系統的一種傳染病,這種疾病對患者的身體有極大的影響,降低其免疫功能,免疫應答紊亂等。近年來,隨著結核病的上升趨勢,復治菌陽患者隨之增多,已成為結核病臨床治療的難題之一[1],引起該疾病的原因是用藥不規律,沒有達到一定的治療療程,還有細菌耐藥性引發的,由于該疾病具有極高的發病率,且死亡率較高。為有效提高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已選定的128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予以不同治療方案的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2組,各64例。對照組男女比例43:21,年齡20~80歲,平均(55.52±3.42)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7.86±4.16)年;研究組男女比例44:20,年齡22~80歲,平均(56.87±4.21)歲,病程6個月~16年,平均(8.26±3.68)年。2組上述基線因素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用3AmHRZE/9HRE(Am:阿米卡星;H:異煙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化療方案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80mg胸腺肽(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20013286,2mL:20mg支)治療,加入250mL5%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靜脈滴注。2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肺部病灶變化評價標準,顯著吸收:病灶吸收超過1/2原病灶;吸收:病灶吸收小于1/2原病灶;不變:病灶無顯著變化;惡化:病灶擴大或播散,總有效率=(顯著吸收+吸收)/總例數×100%[2]。觀察2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肺部病變改變情況 研究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為
96.88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69%,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肺部病變改變情況比較[n(%)]
2.2 2組不良反應情況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為15.62%,略高于對照組的14.06%,但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肺結核主要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所導致的,致使肺結核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出現明顯的下降。復治涂陽肺結核主要是指經首次失敗仍存在排菌的肺結核疾病,在多種肺結核疾病類型中,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治療比較困難,主要是由于臨床用藥不適宜、對患者治療不徹底或患者對于治療藥物存在較強的耐藥性等,致使患者的死亡率較高,一些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對首次接受治療及復治的患者均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對于復治的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僅給予抗結核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對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十分重要。
由于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均較低,不利于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治療,因此,增加肺結核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對患者疾病治療十分重要。目前,臨床上多應用多種的免疫制劑對存在肺結核的患者實施輔助的治療,主要有增強劑、調節劑和添加劑等,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胸腺肽是人工合成的一種多肽類的治療藥物,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是28個氨基酸所組成的胸腺肽α1,該藥的藥物純度較高,生物活性較強,可有效誘導患者體內T細胞的分化及成熟、促使相關細胞因子的生成、增強相關B細胞的抗體應答反應等,可對患者的前T淋巴細胞進行持續性的刺激,并促使前T淋巴細胞進行分化與成熟,同時,胸腺肽還可通過有效激活患者體內T4輔助細胞以增強體內的淋巴細胞的相關反應,可能是對NK前體細胞的趨化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NK前體細胞在暴露于干擾素之后增加細胞的毒性,可有效緩解存在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癥狀,積極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疾病,胸腺肽的相關臨床試驗顯示患者均可以耐受,沒有出現十分嚴重的不良反應癥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此,對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進行常規的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胸腺肽的輔助性治療,可有效增強患者機體免疫能力和抵抗病原菌的能力,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較佳。
結核病屬感染病,主要是因結合分枝桿菌而引起,該類患者免疫力均較弱,因此,為提高其病灶吸收率,提高其體內免疫功能為最重要的措施[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為96.8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69%(P<0.05),提示復治涂陽肺結核予以抗結核藥聯合胸腺肽治療,可有效促進病灶吸收,提高臨床療效。肺結核患者CD4+T細胞下降、外周血CD3+T細胞下降,而CD8+T的細胞增高,使得CD4+/CD8+比值降低,從而形成肺結核T細胞亞群特征,致使患者的免疫水平低下,且病情較重者的集體保護性免疫水平更弱,加之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降低,造成組織修復困難[4-5]。胸腺肽是從新生的小牛胸腺組織中而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多肽類物質,可促進與誘導T細胞增殖、分化及成熟,有效調節T細胞亞群比例,致使CD4+/CD8+比值恢復正常,從而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此外,其還可有效釋放各種淋巴因子及刺激T淋巴細胞,進而通過活化、聚集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效果。岳建榮等[6]研究發現,胸腺肽能夠全面增強細胞的免疫功能,且增強機體對結核桿菌的免疫反應,進而和化療藥物結合產生協同作用,且安全性較高[6-8]。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5.62%,略高于對照組的14.06%,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抗結核藥與胸腺肽聯合用藥作用于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安全性高,并未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影響,進一步驗證抗結核藥聯合胸腺肽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臨床安全性、有效性。
綜上所述,復治涂陽肺結核行抗結核藥聯合胸腺肽治療,不僅可有效促進病灶吸收,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尊杰,符慧,黃鑰藩.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4):2437-2438.
[2] 舒雪保,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效果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72-74.
[3] 姜杰,夏俊鵬.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臨床療效[J].中國衛生產業,2013,6(21):103-104.
[4] 趙長生.復治涂陽肺結核采用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7):86-87.
[5] 劉建春,王曉軍,王愛民,等.胸腺肽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4,25(10):1038-1041.
[6] 岳建榮,鄭國琴,顧美紅,等.涂陽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者結核感染狀況調查與隨訪[J].當代醫學,2012,18(15):11-12.
[7] 孫燕,左根銅.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6):72-74.
[8] 裴潔.聯用胸腺肽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醫藥前沿,2013,12(19):106-10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89
江西 343100 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曾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