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賢海
妊娠糖尿病篩查與母兒結局的臨床分析
熊賢海
目的 妊娠糖尿病篩查與母兒結局的臨床分析。方法 選取100例糖尿病孕婦,將其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收治的100例非糖尿病孕婦,將其作為對照組。對2組孕婦都實施孕期糖尿病篩查和診斷,對2組研究對象的母兒結局對比。結果 觀察組中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為10.00%,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23.00%,巨大兒出現率為37.00%,早產兒的發生率為29.00%,和對照組的母兒結局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2組孕婦的死胎例數和對照的死胎例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中妊高癥發生率為12.00%,羊水過多發生率為9.00%,胎兒窘迫發生率為14.00%,胎膜早破發生率為16.00%,剖宮產發生率為42.00%,和對照組的妊娠并發癥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孕婦的剖宮產發生率和對照的剖宮產發生率結局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工作的開展,能夠及時的發現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癥狀等,能夠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降低孕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妊娠糖尿病;篩查;母兒結局;臨床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過程中,首次出現或者是發現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情況[1],在我國臨床醫學中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對于這種現象臨床中一定要引起廣泛重視和認識,因為糖尿病癥狀會對孕婦及其新生兒都會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做好孕期血糖水平控制,對于保證整個妊娠期的安全,保證孕婦及其新生兒的身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2]。本文選取200例孕婦,對照組為妊娠期非糖尿病孕婦,觀察組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對2組孕婦都實施孕期糖尿病篩查和診斷,對2組研究對象的母兒結局對比,現資料統計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200例孕婦患者,每組10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3~30歲,平均年齡(26.72±1.34)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3~30歲,平均年齡(26.63±1.63)歲。2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75 g OGTT的診斷標準:空腹及服糖后1 h、2 h的血糖值分別為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任何一點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診斷為GDM[3-4]。
對照組為妊娠期非糖尿病孕婦,觀察組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2組孕婦都實施孕期糖尿病篩查和診斷,對2組研究對象的母兒結局對比[6]。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孕婦的母兒結局對比 觀察組中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為10.00%,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23.00%,巨大兒出現率為37.00%,早產兒的發生率為29.00%,和對照組的母兒結局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2組孕婦的死胎例數和對照的死胎例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孕婦的母兒結局對比[n(%)]
2.2 2組孕婦的妊娠并發癥結果對比 觀察組中妊高癥發生率為12.00%,羊水過多發生率為9.00%,胎兒窘迫發生率為14.00%,胎膜早破發生率為16.00%,剖宮產發生率為42.00%,和對照組的妊娠并發癥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2組孕婦的剖宮產發生率和對照的剖宮產發生率結局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孕婦的妊娠并發癥結果對比[n(%)]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孕婦在妊娠期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情況,這種糖耐量異常情況的出現,對整個妊娠過程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對于新生兒的生長情況和發病率有著重要影響。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具體的預后處理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子癇前期等都是妊娠期容易出現的母兒結局,因此要想改變孕婦及其圍產兒的生長情況和發育情況,必須要對妊娠期糖尿病病癥和母兒結局進行認真分析,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探討,這樣才能夠提前做好診斷檢測工作,降低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子癇前期等母兒結局的發生率[7]。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工作的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篩查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相應的病情診斷和檢查工作,能夠及早的診斷發現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子癇前期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從而能夠提前做好應對處理,盡可能的減少孕婦在妊娠期間妊高癥、羊水過多、胎兒窘迫以及胎膜早破等不良并發癥狀的出現,保證孕婦的正常安全妊娠過程[8]。
本文選取了在本院進行治療的200例孕婦,對照組為妊娠期非糖尿病孕婦,觀察組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對2組孕婦都實施孕期糖尿病篩查和診斷,對2組研究對象的母兒結局對比,結果發現觀察組中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為10.00%,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23.00%,巨大兒出現率為37.00%,早產兒的發生率為29.00%。同時觀察組中妊高癥發生率為12.00%,羊水過多發生率為9.00%,胎兒窘迫發生率為14.00%,胎膜早破發生率為16.00%,剖宮產發生率為42.00%,觀察組中除了死胎發生率與剖宮產發生率外,其他四種妊娠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和對照組的妊娠并發癥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證明了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工作的開展,能夠及時的發現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癥狀等,能夠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降低孕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1] 高毅璇.妊娠糖尿病篩查與母兒結局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3):100.
[2] 陳立波,郭莉麗,張長寧,等 妊娠糖尿病篩查與妊娠糖尿病母兒結局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2):1624-1625.
[3] 魏碧蓉,柳嵐,林春英.妊娠糖尿病規范管理與母兒結局的相關影響[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6,28(4):321-322.
[4] 關杰.妊娠期糖尿病管理與妊娠糖尿病母兒結局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9):2643-2644.
[5] 吳鳳琴,抄曉萍,郭桂英,等.妊娠期糖尿病篩查與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07,2(17):25-27.
[6] 張躍先,劉云,任利容.381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與母嬰妊娠結局的臨床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9):59-60,21.
[7] 陳燕玲,羅宋.孕期系統化管理對妊娠糖尿病母兒結局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1):66-67.
[8] 黃敏之,李佩霞,杜偉佳.飲食控制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14):95-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51
江西 330000 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 (熊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