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清華
經皮微創氣管切開在喉功能保全手術的護理配合
鐘清華
目的 研究在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中的護理配合以及進行護理配合的意義。方法 選取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患者30例為對象進行分析,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5例。研究組患者配合全面系統化護理,對照組患者予以普通住院護理,對比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喉癌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術后恢復時間、疤痕長度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疤痕長度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小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患者進行術前、術中、術后全面手術護理配合,能夠顯著降低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手術安全度。同時,還可以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縮短預后時間,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氣管切開;喉功能保全;護理配合;經皮微創
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術中,因術后組織水腫,手術創面滲血等因素,導致氣道狹窄或不暢,因而術前在手術室由外科醫生先行氣管切開術,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損傷較小的氣管切開術[1-2]。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在麻醉誘導后經氣管造口插入氣管導管,術畢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復后拔除氣管導管換上氣管切開套管,因其術畢呼吸道梗阻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與喉癌喉功能保全手術在保證生存率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目標相違背。所以做好經皮微創氣管切開在喉癌喉功能保全術中的護理配合就尤為重要。本文中研究了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中的護理配合以及進行護理配合的意義,以求為該護理方式的成功性研究提出一點思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贛州市腫瘤醫院收治的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患者30例為對象進行分析,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5例。研究組男9例、女6例,年齡41~71歲,平均年齡(52.4±8.9)歲;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43~69歲,平均年齡(54.3±9.3)歲。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變化等一般臨床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組間對比。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并且所有入選患者均在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的情況下由其本人或者其家屬簽訂知情確認書后方進行本次研究。
1.2 氣管切開護理配合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普通住院護理,包括包括健康宣教、環境護理、日常監護、對癥護理等。研究組患者予以術前是、術中、術后全面護理配合,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配合 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情緒,然后向患者講解手術注意事項,麻醉的必要性和作用取得患者的配合,確保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進入手術環節。最后準備實驗所用的各種器材、藥品以及制定緊急事故處理方案等。
1.2.2 術中護理配合 首先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手術取仰臥位,同時將患者耳朵肩部墊高,頭后仰,并保證患者氣管位于正中級頸部完全暴露[3]。在麻醉過程中,護理人員配合麻醉醫師在保證患者靜脈通暢的條件下,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年齡調整麻醉藥物以及鎮痛藥物劑量,然后護理人員在患者麻醉后時刻監測患者血壓、心律、血氧飽和度等其他臨床指標。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吸痰處理,在患者充分吸痰后,配合醫生進行氣管插管放氣囊等手術處理。在醫生放入氣管切開導管并將管芯和導絲退出后,護理人員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吸痰處理,并確認氣管導管的位置正確后對氣囊放氣,將氣管切開導管固定,以防止切口處積血和痰液的回流,然后將經口氣管插管退出,對氣囊進行充氣以使得導管固定,在用聽診雙肺呼吸音是否正常。在手術進行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患者出血情況、皮下氣腫以及導管松緊度是否適宜(導管固定的松緊程度以兩指為宜),并時刻通過儀器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心電監護、心電圖以及脈搏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標。
1.2.3 術后護理配合方法 術后保證患者所處病房溫度在20℃左右,濕度在75%左右[4],并保證病房地面、床單、被褥的干凈清潔。此外,還應保證術后患者飲食的高營養、高能量等,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定期檢測。患者在病情好轉穩定后可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介紹日常注意事項、自我護理方法、藥物使用方法,并囑咐患者按時回院復查等[5]。
1.3 統計學方法 實驗所得數據通過軟件SPSS 19.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各項臨床觀察指標對比 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術后恢復時間和疤痕長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對比(

表1 2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對比(
?
2.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氣管切開術治療的患者易發生皮下氣腫、傷口感染以及氣管食管瘺等并發癥,實施全面護理配合的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當前,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已經日趨完善,被廣泛用于氣管切開治手術中,此手術操作方法簡單、快速,對患者的損傷較小,同時保證患者具有較高的生存率,但是患者在經過氣管切開手術后,滲血、皮下氣腫、氣胸、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并且術后患者生存質量一般不高。但是金艷鴻和楊曉劍等[6-7]國內學者研究表明,對行氣管切開術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通過對2組患者術后情況數據對比,可看出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較短以及患者痛苦小等特點,在手術前中后階段進行護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手術效率、減少患者手術過程中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8]。
本文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配合以術前、術中、術后全面系統化護理,對照組患者予以普通住院護理。術后對比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喉癌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術后恢復時間、恢復美觀度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疤痕長度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小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得出結論,針對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患者進行術前、術中、術后全面手術護理配合,能夠顯著降低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手術安全度。同時,還可以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縮短預后時間,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表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1] 曾建強,張相民,藍小林,等.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5,12(12):1957-1959.
[2] 鄒孔敏,曾芬蓮.經皮微創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14(14):44-45.
[3] 陳素清.兩種氣管套管在喉癌患者氣管切開術中的護理比較[J].山西醫藥雜志月刊,2014,12(12):1449-1451.
[4] 王清華.19例喉癌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體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3,36(36):317-318.
[5] 張小萌,孔維佳.喉癌功能保全性手術評價[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24(12):1142-1146.
[6] 金艷鴻,付麗,紀偉.21例危重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2(2):31-32.
[7] 楊曉劍.28例喉癌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療前沿,2012,6(21):86.
[8] 徐旻.神經外科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研究[J].醫藥,2015(2):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80
江西 341000 贛州市腫瘤醫院 (鐘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