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培娟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服務研究
萬培娟
目的 探討研究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及其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 將86例高危妊娠孕婦依照入院的單雙日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選取優質護理模式,然后自行發放護理需求調查問卷,了解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根據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來評定高危妊娠孕婦產前的焦慮程度。對比2組孕婦的焦慮情況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的護理需求包括胎兒發育情況、孕婦身體與心理情況、高危妊娠知識及社會支持,其中想要了解胎兒發育狀況的占護理需求率首位(76.7%),社會支持的需求率最低(7.0%)。護理干預之后,2組孕婦的焦慮程度都有減輕,其中觀察組孕婦的產前焦慮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實施全面的優質護理,可以顯著改善高危妊娠孕婦的焦慮程度,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護理需求;護理服務
女性在妊娠期間生理狀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隨之會影響到孕婦的心理狀態,再加上外部環境、社會問題的干擾,使其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從而構成威脅孕產婦和胎兒的高危因素,極易影響到胎兒與孕婦的生命健康[1]。故早期對孕產婦實施全面優質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對于降低產婦與胎兒的危險意義重大。本次研究對43例高危妊娠孕婦采取優質護理服務,較佳的改善了高危妊娠孕婦的焦慮程度且提升了孕婦的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甘肅省天水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接收的86例高危妊娠孕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5.6±2.8)歲;孕周33~39周,平均孕周(36.2±2.1)周;其中初產婦36例,經產婦7例。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8±3.1)歲;孕周33~39周,平均孕周(36.6±2.3)周;其中初產婦37例,經產婦6例。通過檢查,2組高危妊娠孕婦的羊水、胎盤與胎兒都正常,不存在晚期出血、頭盆不稱等情況。2組孕產婦在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孕產婦采用產前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分娩準備、產前保健、過程介紹、飲食指導及其健康教育5個方面;觀察組孕產婦則選取產前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具體如下。
1.2.1 產前體檢 產前安排高危妊娠孕婦實施全面有效檢查,以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妊娠貧血等。
1.2.2 心理護理 產前,護理人員應積極與產婦溝通,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或減輕其緊張、擔心、焦慮等情緒,使產婦對醫護人員感到親切感;幫助產婦認識到分娩屬于正常生理過程,之后向孕婦介紹分娩過程、分娩常識、每一產程的具體情況、產后可能存在的現象和注意的問題,使其可以簡單了解,減少不必要的恐懼;指導其在宮縮出現時,可配合呼吸按摩腹部來降低疼痛程度,同時告知她們怎樣與醫護人員配合能夠縮短分娩時間,不要太過緊張。
1.2.3 人文關懷 有的產婦有較重的思想負擔,進而發生重度抑郁,這時醫護人員可適時安排其家人陪同,以增加其安全感或減少緊張情緒,使其以一個最佳的狀態等待寶寶的降臨。若此過程中,家人一旦發現產婦出現任何異常情況,必須馬上告知醫生。
1.2.4 放松練習 營造舒適、安靜、整潔的房間環境,指導孕產婦進行適度合理的放松運動,如四肢、頭部等肌肉的訓練;多給孕產婦傾聽一些自己愛好的音樂,舒緩心境,指導其伴隨音樂同步實施動作的練習。
1.3 觀察指標[2](1)制定護理需求調查問卷自行發放,主要包括胎兒發育情況、孕婦身體與心理狀態、妊娠常識及社會支持等。(2)應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來評定高危妊娠孕婦的焦慮程度,滿分80分,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3)應用自制的滿意度問卷實施調查,滿分10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6.0軟件將研究所得數據實施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前護理需求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包括胎兒發育情況、產婦身體與心理狀況、妊娠常識及社會支持等方面,其中胎兒發育情況的需求率最高,為76.7%;社會支持需求率最低,為7.0%。見表1。

表1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n=86)
2.2 焦慮程度 通過不同的護理方式,對照組產婦的焦慮程度比觀察組嚴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焦慮情況比較(s,分)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焦慮情況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t=6.231,aP<0.05
?
2.3 護理滿意度 通過護理干預,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女性在妊娠期間生理狀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隨之會影響到孕婦的心理狀態,再加上外部環境、社會問題的干擾,使其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從而構成威脅孕產婦和胎兒的高危因素,存在較大的不安全性,對于產婦自身與胎兒的健康存在著不良影響,故做好高危妊娠孕婦的護理工作尤為關鍵[3-5]。對高危妊娠孕婦的護理需求加以調查,詳細分析其主要需求,對其最迫切、最主要的需求進行分析,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滿足孕產婦最切身的護理需要,而且還可以以此來學習有關知識,進而較佳的促使產婦與護理人員良好配合,做好日常的護理保健[6-8]。本次研究,通過對86例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了解孕產婦的護理需求內容并積極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可以最佳的滿足孕產婦的產前需求,從而減輕其焦慮程度且提升護理滿意度。
總而言之,優質產前護理服務既可以較佳的對孕產婦最實際的需求實施護理,又可以減輕其心理焦慮程度,有助于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提升。
[1] 顧海平,陳莉萍.333例外來流動人口及79例本地戶籍高危妊娠孕婦資料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6):2429-2430.
[2] 黃衛華.護理干預對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身心狀態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789-1791.
[3] 胡小紅.高危妊娠產婦危險因素分析及治療[J].當代醫學,2015,21(14):20-21.
[4] 范國瓊.優質護理對高危妊娠產婦護理效果評價[J].醫藥,2015(11):8.
[5] 郭瑛,何金川.中西醫結合舒適護理干預高危妊娠合并抑郁效果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5(1):102-104.
[6] 李春萍,于蘭貞.高危妊娠孕產婦圍生期服務需求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2):504-505.
[7] 劉春格.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0):140-141.
[8] 李靜,高孟翠,元媛媛.優質護理服務在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3,5(10):115-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076
甘肅 741000 甘肅省天水市婦幼保健院 (萬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