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勁松
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的臨床療效
徐勁松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給予磷霉素鈉治療,觀察組給予左氧氟沙星指標,觀察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有效率為77.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腹瀉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在臨床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左氧氟沙星;臨床療效
細菌感染性性腹瀉是指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常見腸道傳染病,主要是由各種細菌所致,臨床癥狀主要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腹瀉多為自限性,輕重不一,有部分可發生嚴重并發癥,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而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常伴有電解質紊亂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癥狀,治療上需抗感染、補液對癥治療。由此,本研究對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指標,效果滿意,現將具體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4年2月來中山市黃圃人民醫院治療的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患者62例,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1]中關于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的診斷標注;臨床表現有惡心嘔吐、發熱、腹痛、電解質紊亂等癥狀,就診時腹瀉次數不低于10次/d;血常規檢查提示白細胞增多,糞便常規檢查提示有白細胞、紅細胞。排除標準:就診前接受過抗生素治療者;心、肝、肺等器官功能不全者;喹諾酮類藥物過敏者。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1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19~32歲,平均(24.3±2.3)歲。對照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29~33歲,平均(25.6±2.6)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磷霉素鈉粉劑(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57067)9~12 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 mL中靜脈注射,連續治療3 d。對照組給予左氧氟沙星注射劑(江西潤澤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66325)0.4~0.5 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 mL中靜脈注射,連續治療3 d。2組患者均治療前、治療后進行血常規、糞便常規檢查,觀察藥物對感染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價指標 參照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痊愈:腹痛、惡心嘔吐、發熱、休克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血常規、糞便常規檢查顯示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血常規、糞便常規檢查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加重,血常規、糞便常規檢查顯示異常,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觀察記錄2組患者的腹瀉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建立數據庫,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本組所收集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處理,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單位以“s”來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有效率為77.42%,觀察組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n(%)]
2.2 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組腹瀉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2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
細菌感染性腹瀉是指由細菌感染、大腸埃希桿菌、小腸彎曲菌、沙門菌屬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臨床表現主要以腹瀉為主,同時部分患者可伴隨發熱、腹痛、白細胞增多等癥狀[3]。一旦發展為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可并發腦水腫、肺功能衰竭或休克等臨床癥狀,嚴重危機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經查體可見腹部輕壓痛,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增多,糞便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紅細胞[4-5]。故治療該病關鍵在于抗感染治療。
左氧氟沙星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特點,主要是針對大多腸桿菌科細菌,如沙門氏菌屬、沙雷氏菌屬、克雷白菌屬、大腸埃細菌、變形桿菌屬等革蘭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廣泛應用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細菌感染性疾病[6]。有資料表明,左氧氟沙星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率高達96%左右[7]。而磷霉素鈉也對陰性菌、革蘭陽性菌有抗菌作用。經本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有效率為77.42%,且觀察組腹瀉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的臨床效果較磷霉素鈉治療更具有優勢,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8]。
綜上所述,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1] 王玉萍,楊麗華,沈旭,等.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5):44-45.
[2] 李燁,劉艷紅.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6(12):2552.
[3] 李連標,姚許一.左氧氟沙星聯合阿米卡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感染性腹瀉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6):654-655.
[4] 魏小兵.磷霉素鈉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療效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5,7(1):48-49.
[5] 孫國華.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09,11(4):419-420.
[6] 朱恒前.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重癥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3,2(7):209.
[7] 田景波,曲燕,朱文娣,等.復合乳酸菌膠囊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細菌性腹瀉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2013,8(9):1262-1263.
[8] 蒲增惠,趙茂茂,于紅霞,等.蒙脫石散聯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療成人急性細菌性腹瀉50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088
廣東 528429 中山市黃圃人民醫院 (徐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