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軍
養血止癢合劑對尿毒癥患者的療效觀察
鄭 軍
目的 探討養血止癢合劑對尿毒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尿毒癥維持性血透患者共42例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2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添加養血止癢合劑藥浴治療。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肌酐、尿素氮、甲狀旁腺激素等病情指標的變化情況,觀察2組患者皮膚瘙癢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皮膚瘙癢評分(13.2±1.6)明顯低于對照組(24.5±1.8),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肌酐、尿素氮、甲狀旁腺激素等臨床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養血止癢合劑治療尿毒癥患者有著良好的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皮膚瘙癢癥狀,降低患者體內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養血止癢合劑;尿毒癥;皮膚瘙癢;肌酐
慢性腎衰竭患者由于自身所患各種腎臟疾病導致腎臟功能出現不可逆性減退,最終導致患者腎臟功能完全消失并引發一系列臨床癥狀以及代謝疾病,尿毒癥即為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終末期[1]。尿毒癥并非一項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種晚期腎臟疾病所組成的臨床綜合癥。中醫藥浴也被稱為水療,有著悠久的治療歷史,本次研究將探討養血止癢合劑對尿毒癥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尿毒癥維持性血透患者共4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1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1例,女10例,年齡24~75歲,平均(47.5±20.2)歲;患者中有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7例,高血壓腎損害患者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5例,多囊腎患者2例,狼瘡腎患者1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2例,女9例,年齡25~75歲,平均(47.7±20.5)歲;患者中有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8例,高血壓腎損害患者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3例,多囊腎患者3例,狼瘡腎患者1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資料上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符合以下入選標準[2]:(1)本組患者均伴隨有皮膚瘙癢并發癥,同時排除其他皮膚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患者皮膚瘙癢;(2)本組患者中均無嚴重心臟系統疾病、肝臟系統疾病,無嚴重出血、惡性腫瘤患者;(3)本組患者中均無嚴重感染的尿毒癥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低蛋白低磷飲食以及西醫對癥處理治療,包括貧血治療、補鈣低磷、活性維生素D補充、降壓降糖等,同時本組患者均給予低通量透析,透析器膜面積1.3 m2,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耐受度調整血流量,透析時間180~250 mL/min。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 h。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患者養血止癢合劑藥浴,藥方包括生地、當歸、川穹、赤芍、防風、麻黃、蟬衣、地膚子、苦參。上述中藥研磨過篩后用沸水沖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耐受度調整水溫,患者外露浸泡30 min,1次/d,持續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觀察2組患者皮膚瘙癢改善情況[3]:依據《使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中的評定標準,結合患者瘙癢的程度、分布以及頻率和睡眠干擾情況為患者皮膚瘙癢進行癥狀評分,包括患者抓撓后瘙癢緩解程度(1~5分)、皮膚瘙癢分布范圍(1~3分)、瘙癢發作頻率(1~5分)、夜間睡眠感染情況(醒1次
2分,最高14分)4項內容,得分范圍5~40分。(2)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肌酐、尿素氮、甲狀旁腺激素等臨床指標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皮膚瘙癢癥狀評分對比 2組患者治療后皮膚瘙癢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皮膚瘙癢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 1 2 7 . 4 ± 6 . 6 2 4 . 5 ± 1 . 8觀察組 2 1 2 7 . 5 ± 6 . 4 1 3 . 2 ± 1 . 6 t值 0 . 4 5 7 3 . 5 6 5 P值 0 . 6 6 3 0 . 0 1 2
2.2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肌酐、尿素氮、甲狀旁腺激素等臨床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x±s)
尿毒癥患者臨床癥狀涉及到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胃腸道器官、血液系統以及神經肌肉系統等多個系統和器官,患者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蛋白質、糖類、脂肪以及維生素代謝均紊亂,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4]。皮膚瘙癢是尿毒癥患者常見并發癥類型,患者全身各個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發作時間、發作頻率因人而異[5]。尿毒癥在中醫方面并沒有相應的中醫病名,而中醫辨病中其屬于“關格”、“溺毒”、“水腫”的范疇,病機為正虛切實、貫穿全身,多責之以虛、以虛為本,腎氣衰微是患者病發之本,而患者脾氣亦虛,導致患者體虛受風、風入腠理,血氣相持并來往于患者皮膚之間,導致患者皮膚瘙癢癥狀[6]。
養血止癢合劑中,生地、當歸、川穹、赤芍具有養血活血的功效,可改善患者貧血癥狀,血氣充足則患者腎氣亦得到補充,緩解患者腎衰癥狀;防風、麻黃、蟬衣則能疏風發汗,排除風邪,增加尿素中鈣、磷的排泄;地膚子、苦參則能殺蟲止癢,改善患者體內鈣磷沉積癥狀。諸藥合用,同時采用藥浴方式能夠促進患者汗腺活動,提高患者汗液分泌量,沖洗沉積在患者皮膚上的尿毒素以及鈣磷沉積物,有效緩解患者皮膚瘙癢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觀察組在皮膚瘙癢癥狀改善程度上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在肌酐、尿素氮、甲狀旁腺激素等臨床指標改善程度上也優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P<0.05),提示養血止癢合劑治療尿毒癥患者有著良好的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皮膚瘙癢癥狀,降低患者體內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1] 林喆,房瑩瑩,田偉.腎衰安神丸治療尿毒癥患者失眠82例分析[J].當代臨床導刊,2015,28(2):1275-1276.
[2] 劉艷秋,普燕芳.1例尿毒癥期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用藥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40-41.
[3] 雷凡,陳藎國,馮新國,等.左卡尼汀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2):33-34.
[4] 劉正清,郭立麗.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神經系統損害患者療效[J].臨床薈萃,2015,30(1):64-67.
[5] 張傳蓮,楊培鳳,彭文洪,等.1例產后溶血尿毒癥綜合征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搶救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16-118.
[6] 袁波,楊建軍,田媚,等.血液灌流對尿毒癥患者微炎癥狀態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5,44(14):1900-1901.
[7] 王春英.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4,20(16):46.
[8] 包佩紅.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和預防尿毒癥并發癥的療效觀察及護理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25):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112
江西 344800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中醫院 (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