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亞彬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臨床分析
焦亞彬
目的 分析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30例,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常規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常規治療,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采用貝朗機進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平均治療時間(72.1±5.6)h。記錄治療前的血壓、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和血生化、血氣分析,進行治療后每12小時記錄1次生命體征情況和血生化、血氣分析,并將2組數據進行對比,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患者生命體征情況明顯改善,呼吸、心率和血壓情況均逐漸趨于正常水平,治療后呼吸(24.2±3.6)次/min,心率(106.6±23.2)次/ min,血壓(80.5±9.8)mmHg,APACHEI I評分(18.9±4.4)分,血生化、血氣指標HCO3-及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明顯糾正,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指標情況明顯
下降并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結論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關鍵詞] 心力衰竭;腎衰竭;連續性血液凈化
心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嚴重內科疾病,是由于心臟排血功能降低或疾病、過度勞累引起的心臟供血功能不足,從而導致其他器官代謝功能受到影響[1]。腎衰竭是威脅生命的主要病癥之一,是腎臟功能全部或者部分缺失的病理狀態。其發病機制主要是因腎小球被嚴重破壞,使身體排泄代謝廢物和調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方面出現紊亂。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腎衰竭,腎衰竭反過來又對心力衰竭產生負面影響,兩者的惡性循環使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病情更加嚴重。本研究將對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6~85歲,平均年齡(62.3±2.2)歲。原發性疾病中擴張心肌病10例,高血壓心臟病7例,急性心機梗死10例,中毒性心肌炎3例。患者心功能符合均符合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臨床醫學診斷標準[2]。
1.2 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常規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常規治療,根據患者入院時不同癥狀給予相對應急救治療方案。對于心功能改善情況不明顯的患者接受CPB治療,對于心力衰竭特別嚴重,氧和功能明顯減弱的患者進行呼吸機通氣治療。
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采用貝朗機進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3]。治療時間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為12~24 h/d,連續治療3~5 d,平均治療時間(72.1±5.6)h。治療參數設定:血流量200~250 mL/ min,置換速度為2000 mL/h。置換配方為:濃度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生理鹽水2800 mL,濃度5%碳酸氫鈉溶液235 mL,濃度10%氯化鉀12 mL,濃度25%硫酸鎂3 mL,注射用水450 mL。濃度10%葡萄糖酸鈣另管滴入,10~20 mL/h。記錄治療前的血壓、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和血生化、血氣分析,進行治療后每12 h記錄1次生命體征情況和血生化、血氣分析。
1.3 療效評定方法 根據治療前后生命體征、血生化、血氣分析等計算治療前后的APACHEⅡ評分[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命體征及APACHE評分比較 經過血液凈化治療,患者生命體征情況明顯改善,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呼吸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6785,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心率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7468,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血壓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240,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 APACHE II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2207,P<0.05)。見表1。

表1 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及APACHE評分比較(x±s,n=30)
2.2 血生化及血氣分析變化比較 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血肌酐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7425,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h血尿素氮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7.2510,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 HCO3-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4.7183,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 PaO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3397,P<0.05);治療前與治療后72 h SaO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3354,P<0.05)。見表2。
重癥心力衰竭是一種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喘息、少尿、敢去腫大等[5]。心衰竭會導致腎臟灌血不足或者出現腎淤血,使腎功能受損,并且,伴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內分泌系統進一步激活,血管加壓素不斷增加使心臟負荷越來越大,進一步加重腎衰竭,形成惡性循環[6]。當病情不斷加重,普通的強心、利尿、擴管治療的作用不大。通常而言,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功能衰退的發生率為36%~57%,而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存活率約為40%。可見,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重大意義。

表2 血生化及血氣分析變化比較(x±s,n=30)
血液凈化治療是一種新型的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治療方法。因為該病癥的發作與患者的體內代謝物的積累、血流動力學改變等因素相關[7],因此,采用血液凈化治療對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血液凈化治療是通過從體外輸入大量的置換液,連續不斷地將患者體內有害物質直接、快速清除,從而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8]。通過臨床分析發現血液凈化技術具有血流動力學耐受性好,幾乎不改變血漿滲透壓,能很好控制氮質血癥和酸堿、電解質平衡并快速清除過多液體的優點,同時,其容易實行深靜脈營養和靜脈給藥,可調節的余地大。從對臨床患者的觀察來看,采用血液凈化治療12 h后,患者腎臟生化指標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明顯下降,HCO3-及SaO2明顯糾正并維持在相對正常的水平。可見血液凈化技術對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其同樣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有些高分解代謝患者,由于血鉀升高明顯,單純濾過或血濾的效果不能滿足機體的要求,可能會產生高血鉀。需要在臨床中予以注意。
綜上所述,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療效明顯,能有效減輕心臟及腎臟負擔,阻斷惡循環,應當在臨床中推廣與廣泛應用。
[1] 胡秀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18例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72.
[2] 楊曉松.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4):1911.
[3] 何春艷.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2014(5):131.
[4] 姚艷平.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J].醫學信息,2014(9):505.
[5] 吳畏.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12例療效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2,34(5):13.
[6] 陳飛翔.評述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臨床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7):25.
[7] 胡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3,19(15):21.
[8] 張俊濤.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危重腎功能患者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3):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4.017
河南 467599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焦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