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為 肖子一 呂永飛(燕京理工學院河北廊坊065201)
?
對燕京理工學院男籃隊員上肢力量訓練的研究
□董為肖子一呂永飛(燕京理工學院河北廊坊065201)
摘要:力量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現代籃球運動對身體力量要求越來越高。本文通過對燕京理工學院男籃運動員力量訓練和比賽數據的分析,從中發現燕京理工學院男籃運動員在上肢力量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借此能為今后大學生在籃球上肢力量訓練方面做出貢獻。
關鍵詞:燕京理工學院男籃隊員上肢力量訓練
1.1、研究對象
燕京理工學院男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研究通過查閱大量有關籃球教學方法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對籃球運動員上肢力量訓練的研究成果等,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觀察法。
通過籃球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進行觀察得出相關結論。
(3)數理統計法。
以燕京理工學院男籃2015年參加北京市高校籃球聯賽高職組小組賽的投籃次數和投籃命中率為例,做出相應的數據分析。
2.1、上肢力量的定義
籃球運動員上肢力量的大小,可以關系到一個籃球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的質量,如運球、傳球、投籃、扣籃、搶籃板等許多方面,因此上肢力量對籃球運動員是不可忽視的。
2.2、上肢力量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訓練原則與超負荷訓練原則關系密切,循序漸進就是逐漸的增加力量負荷,增加負荷時要考慮運動員的機能狀態,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漸進的提高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有助于運動員的長期發展,并且可以防止運動員損傷和過度訓練。
(2)超負荷原則。
籃球運動員對力量訓練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一旦機體適應了既定負荷的練習,這種練習對機體的刺激性及作用將會減少,肌肉力量不會增加,明知會增加肌肉的耐力,為了能不斷增加肌肉力量,必須采取更大的負荷和更進一步的訓練措施,這就是超負荷訓練原則。
(3)趣味性原則。
這一原則經常被教練員和運動員忽略,尤其是對于青少年運動員,提高他們的訓練興趣對提高訓練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采用不同訓練手段和方法的組合,使青少年運動員有新鮮感。也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來進行上肢力量訓練。
2.3、籃球運動員上肢力量訓練對投籃命中率的影響
(1)籃球運動的特點要求運動員有較強的上肢力量。
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查閱和運動員訓練的表現,可以看出到上肢力量是很重要的,在籃球比賽中,雙方運動員不斷在進行著身體對抗,力量素質對每個籃球隊員來說都相當的重要,每一次的拼搶都需要較強的上肢力量做基礎。因此,較強的上肢力量可以為籃球運動員在比賽時創造更大的空間,為對方攻防時造成更大的障礙。
(2)籃球發展的趨勢在客觀上對運動員上肢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代籃球運動在不斷演變,無論從規則上還是實際比賽中,越來越鼓勵身體對抗。如世界的一流強隊,他們不光技術全面,身體力量上的優勢,更讓他們在比賽中如魚得水,縱觀這些年世界強隊的表現,每屆世錦賽和奧運會的前幾名,身體對抗方面都是非常強悍的。
3.1、上肢力量在籃球比賽重要性的體現及分析
以燕京理工學院男籃2015年參加北京市高校籃球聯賽高職組小組賽比賽結果進行分析。2015年5月份,燕京理工學院男籃隊員參加了北京市的高校籃球聯賽高職組的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燕京理工學院的隊員與水平較高的學校籃球隊員在力量對抗方面存在著不足,尤其是一些力量訓練比較系統的隊伍,更是差距明顯。最終球隊沒有進入四強,這與整個球隊力量訓練的缺乏是密切相關的。
對本次小組賽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燕京理工學院男籃在投籃次數、投籃命中率、籃板球能力、助攻、犯規、失誤、搶斷、蓋帽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表1 燕京理工學院4場小組賽對方數據統計

表2 燕京理工學院4場小組賽數據統計
(1)燕京理工學院男籃投籃次數和投籃命中率的分析。
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燕京理工學院男籃在2分球,3分球和罰籃命率上都低于小組賽對手的平均水平。燕京理工學院男籃場均2分球投籃次數為28次,命中次數為11次;而小組賽其它對手場均2分球投籃次數為28次,命中次數為12次,雖然2分球投籃總數上是相同的,但命中率低。從現場比賽過程來分析,燕京理工學院男籃在和防災科技學院在比賽對抗中存在差距,隊員個人對抗方面力量明顯不足,這主要原因是防災科技學院訓練比較系統,硬件設施優越,隊員在系統訓練周期中力量增長明顯,在比賽中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而燕京理工學院男籃在平日的訓練中,力量練習比較少,尤其是上肢力量相對不足,遇到和強隊比賽,問題也就表現得更加明顯。
(2)籃板球能力的分析。
從表1、表2中可以看出中燕京理工學院男籃的籃板總數為
99個,場均籃板球為25個;其它各隊籃板總數為97個,場均籃板球數為24個,在籃板總數上燕京理工學院男籃率高一點,這主要是因為燕京理工學院男籃的個別隊員身高占有優勢,尤其是和實力較弱的對手進行比賽,會搶到更多的籃板球。
(3)助攻、犯規、失誤、搶斷、蓋帽分析。
燕京理工學院男籃在助攻、犯規、失誤、搶斷、蓋帽方面都和對手相差無幾,可以得出這個小組四個大學的球隊水平基本相當,燕京理工學院男籃輸的比賽主要是由于命中率低造成的,每個隊在比賽中拼搶都很激烈,這也消耗了他們過多的體力,燕京理工學院男籃的上肢力量相對對不足,致使在投籃命中率方面低于小組賽的平均水平。
現代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上肢力量要求越來越高,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上肢力量進行系統的訓練非常必要,合理安排力量訓練,是提高上肢力量的關鍵。在激烈的比賽對抗中,充足的上肢力量是投籃命中率的保障,也是完成籃球各種技術的基本要求。籃球教練員、運動員要充分認識上肢力量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去貫徹實施。在上肢力量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集中與分散安排相結合,注意大小肌肉群平衡發展。注重速度力量的訓練與發展,同時要考慮運動員特點、年齡、性別、訓練程度,做到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
參考文獻:
[1]于文民.大學生籃球罰球命中率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3).
[2]劉金波.籃球專項力量素質的特征及訓練因素[J].湖北體育科技,2005,(04).
[3](美)全美籃球體能教練員協會著,孫歡譯.NBA體能訓練[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劉瑜.對男大學生上肢力量類測驗項目的等值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06).
[5]列衍玲.青少年上肢力量的加強與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