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超聲充盈檢查定性診斷胃潰瘍病變的臨床分析
劉華
目的 探究分析超聲充盈檢查對于胃潰瘍病變定性診斷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0例胃潰瘍病患應用超聲充盈檢查,將其檢查診斷結果與胃鏡和病理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200例胃潰瘍患者中,經由超聲充盈檢查定性診斷的有165例,其中胃體部潰瘍10例,胃底部潰瘍20例,胃大彎潰瘍35例,胃小彎潰瘍10例,胃角潰瘍60例,胃竇部潰瘍30例,檢出率82.5%;35例經超聲充盈檢查未檢出,漏診率17.5%。結論 超聲充盈檢查相較于傳統檢查具有無創性,高重復性,操作簡便性等諸多優勢,可以應用于胃潰瘍疾病的初篩,以及輔助診斷作用,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超聲充盈檢查;胃潰瘍;診斷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胃鏡及病理檢查結果一直是胃潰瘍確診的最重要依據[1]。但一方面傳統檢查方式對受檢者具有一定傷害性,另一方面由于體弱者不適宜進行胃鏡檢查,以及超聲診斷技術的快速發展進步,超聲充盈檢查正逐漸成為胃潰瘍病變診斷的重要途徑,有效填補了傳統檢查的空白[2]。本研究對200例經胃鏡確診的胃潰瘍患者應用超聲充盈檢查,通過將其檢查診斷結果與胃鏡和病理結果進行比較,探討其對胃潰瘍病變定性診斷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上饒市立醫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門診和住院部收治的200例經過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的胃潰瘍患者,男100例,女100例,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5.3±4.6)歲。前來就診的臨床癥狀以上腹部不適,反酸,噯氣,食欲不振,與進餐有關的節律性上腹疼痛為主。
1.2 儀器和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頻率3.5~5.0MHz腹部探頭。患者檢查前1d進食流質易消化食物、前8h禁食、前6h禁飲。患者臨檢查服用
300~500mL超聲造影液,然后檢查醫師立即指導患者以仰臥位或側臥位進行檢查。根據胃部的體表投影,依此對賁門、胃底部、胃體部胃大小彎、胃角切跡、胃竇部及十二指腸進行連續完整檢查。重點關注胃壁的厚度是否正常,層次結構是否清晰,胃黏膜是否連續完整,潰瘍病灶的位置,直徑,深度,邊緣形態以及有無蠕動[3]。觀察并記錄,依照超聲檢查結果做出相應診斷,并以胃鏡和病理檢查結果為準進行比較,得出其檢出率。
200例已經經過胃鏡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的胃潰瘍患者進行超聲充盈檢查,根據其超聲檢查結果定性診斷165例胃部潰瘍,檢出率為82.5%;漏診35例,漏診率17.5%。超聲充盈定性診斷與胃鏡及病理結果比較見表1。
其中胃角部潰瘍病灶處胃壁回聲減低,提示胃壁增厚,其厚度<1.5cm,范圍<5cm;胃粘膜完整性和連續性受到破壞,出現大小不一的凹陷,凹陷表面附有強回聲斑點,且斑點回聲不隨蠕動波消失,周圍胃壁均勻增厚,層次結構清楚,胃壁蠕動未受影響。胃大彎部位潰瘍,潰瘍病灶處聲像圖提示存在直徑>1.8cm的大凹陷,凹陷兩側不對稱,周圍胃壁組織不均勻、不規則性增厚,聲像圖顯示回聲強弱不等,并且病灶侵犯肌層,有的甚至處于胃輪廓外,局部胃壁的連續性完整性嚴重喪失,胃壁結構層次難以辨認,形態上表現為典型的“狹頸”狀,局部胃壁蠕動性減弱。如果聲像圖中顯示出現大小不等的乳頭狀突起回聲,則可能提示潰瘍病灶向腔外突出。

表1 200例超聲充盈定性診斷胃潰瘍與胃鏡及病理結果比較(n)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胃潰瘍的常規檢查一般包括胃鏡檢查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雖然這兩種檢查方式檢查結果準確可信,可以作為診斷胃潰瘍的重要依據,但二者對受檢者都具有一定傷害性和損傷,并且孕婦、體弱者等人群不適合進行此類檢查[4]。因此,無創傷,無痛苦,操作簡便的超聲充盈檢查對于特定人群胃潰瘍檢查中具有一定優勢。
胃屬于空腔臟器,顯像界面不理想一直制約著超聲檢查的進步[5]。隨著近年來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的超聲顯像劑克服了顯像效果差的缺點,使得超聲充盈檢查過程中對于病灶部位顯像直觀清晰,有效的填補了傳統檢查的空白,為胃潰瘍的大規模篩查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6-7]。超聲充盈檢查前使用的超聲造影液主要成分是由谷物處理精制而成,受檢者服用時口感較佳,更利于受檢者順利服用造影液,并且服用后腸胃可進行消化,不存在造影試劑殘留的情況,沒有不良反應;患者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傳統的胃鏡檢查和X線鋇餐檢查,尤其適宜于小兒、孕婦、年老體弱者[8]。
本次研究中200例患者進行了超聲充盈檢查,根據其檢查結果165例胃部潰瘍得到定性診斷,其中胃體部潰瘍10例,胃底部潰瘍20例,胃大彎潰瘍35例,胃小彎潰瘍10例,胃角潰瘍60例,胃竇部潰瘍30例,檢出率為82.5%;漏診35例,漏診率17.5%。潰瘍直徑<5mm、深度<2mm的淺表性小潰瘍為35例漏診患者的潰瘍類型。漏診原因經過研究有以下幾種可能:(1)因受檢者上腹部皮下脂肪較厚、胃內氣體較多導致超聲阻抗增大,影響了實際顯像效果,干擾了檢查結果的準確性。(2)淺表性小潰瘍的超聲表現缺乏特異性導致漏診發生。(3)檢查中對于操作者的技巧和經驗依賴性較高,操作經驗不足易造成漏診。
總之,超聲充盈檢查克服了傳統胃潰瘍檢查方法的不足,具有無創性,高重復性,操作簡便性等會多方面優勢,受檢者依從性較高,有效填補了相關檢查領域的空白。它可以作為胃潰瘍大規模篩查的初步檢查診斷方法,也可以作為胃鏡和組織病理檢查等常規檢查方法的輔助檢查方法,進一步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1] 鐘華,廖愛軍,曾斌,等.老年胃潰瘍和胃癌超聲內鏡與胃鏡病理診斷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6):1299-1300.
[2] 劉瑞雪,徐洪全.胃超聲對胃潰瘍及胃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21):100-101.
[3] 王秀芹,陸文明.胃充盈超聲檢查診斷胃潰瘍的臨床價值[J].浙江創傷外科,2013,18(2):253-254.
[4] 劉春利,衛康玲.超聲造影下胃疾病診斷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3,19(14):57-58.
[5] 戈偉,陳剛,丁義濤.超聲胃鏡判定胃腫瘤性質的失誤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2):82-84.
[6] 翟真真.胃腸超聲造影檢查在胃十二指腸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研究[J].北方藥學,2012,9(1):70-71.
[7] 吳曉麗,袁麗穎,梅麗.經口服超聲造影劑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胃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9):1683-1685.
[8] 王洋,孫文東.超聲助顯劑胃腔充盈法診斷巨大胃小彎良性間質瘤1例[J].當代醫學,2014,20(5):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13
江西 334000 上饒市立醫院超聲醫學科 (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