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巧
丁艷紅
探析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圍手術期強化護理的效果
陳俊巧
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圍手術期強化護理的效果。方法 將婦產科施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8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則給予圍手術期強化護理,記錄2組臨床資料并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對照組、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分別是(93.6±26.8)h、(75.8±20.8)h,術中出血量分別是(106.6±24.9)mL、(58.4±16.2)mL,下床活動時間分別是(23.9±6.7)h、(7.2±2.2)h,排氣時間分別是(19.6±6.2)h、(10.6±2.8)h,住院時間分別是(9.6±4.1)h、(6.2±3.8)h,并發癥發生率分別是45.0%、20.0%;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圍手術期強化護理的效果肯定,能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
圍手術期;強化護理;干預;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
卵巢囊腫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好發于中年婦女,若診治不及時,可能出現蒂扭轉、破裂、感染、惡變等一系列并發癥[1]。目前,隨著醫療水平逐漸提高以及微創技術廣泛開展,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除了臨床治療,積極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等亦至關重要,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近年來,本研究在腹腔鏡下卵巢剝除術圍手術期施行強化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醫院婦產科施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除外其他惡性疾病且無手術禁忌證。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33.8±4.2)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7±0.9)年;單側33例,雙側7例。觀察組年齡20~41歲,平均(33.9±4.3)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1.8±1.0)年;單側
34例,雙側6例。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單雙側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術后意識未清醒時應去枕平臥6h,頭偏轉向一側,避免誤吸嘔吐物及分泌物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窒息,保證呼吸道通暢。術后6h囑咐患者自主翻身并適當活動肢體以促進胃腸道蠕動,避免出現肺感染或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2]。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強化護理,具體干預措施如下,(1)術前護理[3-4]:手術前1d護理人員全身檢查患者并詢問具體情況,按照腹部手術常規準備,清洗上至劍突、下至大腿側上1/3以及兩側到腋中線范圍的皮膚并備皮,囑患者術前1d洗澡并清洗臍部。術前1d給予半流質飲食,晚10:00后禁食水。術前1d開始腸道準備,保證其內未殘留糞便。術前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護理,詳細告知手術注意事項、手術效果、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以及應對措施等,減少患者及其家屬緊張、擔心等情緒,從而使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接受手術。(2)術中護理[5-6]:手術時需要氣管插管、靜脈給藥以及腹腔灌注二氧化碳氣體等措施,這對患者造成刺激并導致血壓、心率的改變。因此,手術過程中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以及血氧飽和度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醫生并積極處理,此外,為避免發生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應保持臀高頭低位并繃帶束縛固定。同時避免皮膚受壓而發生褥瘡,保持靜脈通道暢通。(3)術后護理[7-8]:手術后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術后24h內護理人員應監測和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的各項數值包括心率、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保持患者呼吸順暢。術后給予保暖措施,等患者麻醉清醒后可飲少量水,但是不能攝入豆漿、牛奶等食物,以防形成脹氣,并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高營養的食物。患者切口會出現不同程度疼痛,護理人員應注意加強心理護理,保持舒適體位,耐受力較差者可給予止痛藥物應用。如果出現腹腔內液體由患者切口流出或者滲出的情緒,醫護人員應該及時細致檢查穿刺孔處有無滲血,如果發生滲血,則應及時給予更換敷料、加壓包扎,從而控制滲血。皮下脹氣是因二氧化碳導致的,一般臨床上不需特殊處理,數天后即可自愈。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下床活動時間(h)、排氣時間(h)、住院時間(d)以及并發癥如發熱、出血、皮下氣腫、惡心、嘔吐、疼痛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2組患者觀察指標對比(x±s)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已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盡管如此,圍手術期仍然需要精心有效的護理,包括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干預,從而保證手術順利完成。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小于對照組(P<0.05),這些充分說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圍手術期強化護理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與張璐、周向群等[2,8]報道相一致。這些效果的取得離不開圍手術期強化護理,積極術前護理包括備皮、禁食水、腸道準備以及心理護理等能夠為手術順利開展提供充分保障并使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迎接手術;術中護理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監測生命體征、飲食護理、疼痛護理、穿刺孔護理等減少了并發癥發生率、促進了患者康復。因此,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圍手術期強化護理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李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24-225.
[2] 張璐,李俊曉,孫丹丹.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5):203-204.
[3] 楊輝.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3,26(8):461.
[4] 曾林.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2(33):250-251.
[5] 周飛燕.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3):107-108.
[6] 常瑛.經臍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5例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7(6):215-216.
[7] 溫且木·阿布都拉.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0):3635.
[8] 周向群,余桂女.腹腔鏡下行卵巢囊腫剝除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24):3409-3410.
丁艷紅
[摘 要] 目的 探討神經科重癥住院患者壓瘡的預防及最佳護理方法。方法 將56例神經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分級護理方法。結果 觀察組患者無壓瘡、Ⅰ期壓瘡、Ⅱ期壓瘡和Ⅲ期壓瘡的患者例數分別為24、2、2和0例。對照組分別為16、7、4、和1例,在無壓瘡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各級壓瘡患者采取分級護理方法,治療和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神經科;壓瘡;分級護理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84
河南 472300 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醫院婦產科 (陳俊巧)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