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嵐,程 欣,于海超,何 飛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部 650032)
?
信息化技術在某三甲綜合醫院抗菌藥物管理中的應用與成效
俞嵐,程欣,于海超,何飛△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部650032)
近年來,人們對抗菌藥物的過分依賴和濫用使得耐藥菌株迅速增長,已成為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三大病原菌之一,“超級細菌”肆虐全球,嚴重威脅人類健康[1]。也曾有學者指出藥品收入加成是促使醫生濫用抗菌藥物的根源所在[2]。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促使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難治性感染和二重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增加[3-4]。“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醫”是2011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也是從2011年5月衛生部在全國醫療機構范圍內開展為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并相繼出臺了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方面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和指導原則。
在實際的臨床醫療工作中,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單憑制度規范和人工干預是不夠的,臨床醫生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主、客觀原因導致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如新品種藥層出不窮,臨床醫生知識更新不及時或忽略一些重要的實驗室檢查憑經驗用藥;醫生用藥受到患者干預或患者用藥習慣影響以及臨床藥師指導不足等情況[5-6]。此外,部分醫院另購合理用藥管理軟件或合理用藥計算機輔助系統也存在針對藥物使用的局部或部分環節進行控制的局限性[7-8],如藥品劑量、配伍禁忌、用藥途徑等缺少持續跟蹤監管,難以控制抗菌藥物濫用現象。故通過利用信息系統從診療全過程中的關鍵性環節入手,建立抗菌藥物使用的連續性全程監管,實時預警,及時反饋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在歸納分析該院抗菌藥物使用病歷中存在不合理的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利用醫院信息系統針對臨床醫師診療過程和用藥習慣,結合藥物指南規范以及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要求,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關鍵性環節進行信息化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表1 全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指標統計
1方法
1.1抗菌藥物應用權限設定在醫院信息系統的藥品數據庫中建立抗菌藥物分類目錄,按照“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和“特殊使用級”的分級模式進行管理和規則設置。同時對應建立全院醫師抗菌藥物處方權的分級權限設置,對通過了抗菌藥物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醫師授予相應級別的抗菌藥物應用處方權,醫師的工號登錄信息系統僅能看到并開具與自己被授予級別相對應的抗菌藥物,從而避免臨床越級使用的情況。
1.2預防性抗菌藥物品種控制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及圍術期預防用藥設置規則,在信息系統藥品庫中對預防性抗菌藥物品種進行控制,凡是臨床醫師選擇“預防用藥”之后再下醫囑時,系統根據患者的主要診斷給予提示。一般情況下,對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中明確的低風險清潔手術醫師無法開具抗菌藥物醫囑,如遇特殊情況必須由科室主任授權后才能開具。又例如疝手術、乳腺疾病手術等不允許聯合使用抗菌藥物,若確實需要預防性使用只允許開具第1代頭孢菌素。同時電子手術申請單可與醫院所開出的抗菌藥物醫囑相關聯,對抗菌藥物在圍術期內啟動跟蹤機制,持續跟蹤用藥時間,提醒醫師及時停藥,避免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療程過長。
1.3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會診和審批根據“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要求,醫生在開具“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時,系統自動關聯該患者的“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會診單”是否開具,彈出對話框提示醫師用藥前應邀請感染、呼吸、重癥或微生物專科醫師以及臨床藥師參與會診,評估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應用是否規范、合理,按照普通會診須在24 h內完成。若主管醫師沒有開具“會診單”而開具特殊級抗菌藥物,系統會自動反復提示醫師。此項工作由醫務部和藥劑科共同監管,除緊急情況外會診單必須報醫務部審批后藥劑科才給予發藥。
1.4建立并提供抗菌藥物知識決策系統可提供藥品說明書和用藥指南,為醫師提供抗菌藥物抗菌譜查詢、同類抗菌藥物查詢、抗菌藥物劑量與療程查詢、抗菌藥物不良反應查詢、抗菌藥物應用指南等知識,以備臨床醫師查詢所需。
1.5醫囑藥師在線審方醫師開具抗菌藥物醫囑無論是長期醫囑傳輸到院內的靜脈配置中心,還是臨時醫囑傳輸到各住院部藥房,均在發藥前由專職藥師通過系統在線進行審核,專職藥師從用藥指征、品種選擇、是否超說明書或超劑量、使用療程以及送檢情況結合患者電子病歷中的病程記錄進行干預,并提供指導意見,醫師可根據藥師意見及時修訂醫囑;也可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堅持用藥,堅持用藥醫囑由藥師在藥房界面進行系統標識,標識后的醫囑定期集中由醫務部組織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和藥事管理委員會專家組進行專項點評,形成事后反饋與過程中干預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1.6抗菌藥物情況實時統計分析建立功能模塊,院長、醫務部、質量管理部等部門通過相應的查詢條件可實時動態監管全院或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統計數據,包括全院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名、全院抗菌藥物使用量排名、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住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不同級別抗菌藥物情況等統計信息,以便職能部門進行及時干預和監管反饋。
2結果
實施信息化監管手段與干預后,本院抗菌藥物各項指標數據控制較好且保持穩定。從2011年抗菌藥物應用管理主要依靠制度和人為干預措施;到2012年開始建立信息化的干預手段并逐步完善;再到2013~2014年全面應用信息化手段對抗菌藥物應用關鍵環節的監管和預警等措施,全院抗菌藥物各項指標數據控制較好,達到“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要求:(1)綜合性醫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20%;(2)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3)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低于40 DDD/100人/天;(4)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比例不超過30%;(5)接受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于30%等。通過信息化管理措施2012~2014年全院各項指標均達到綜合性醫院考核要求且能長時間保持較為穩定的態勢,見表1。
3討論
我國是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超過50%,在部分農村地區抗菌藥物使用比例高達70%,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20.0%~26.8%的合理使用范圍[9-10]。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迫在眉睫,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2011年國家衛生部提出大力發展醫院信息化建設,各級、各類醫院均建立了不同規模的醫院信息系統。本研究實踐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在醫院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立抗菌藥物使用全過程重點環節的自動化控制和監管,有利于提高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水平。醫院僅依靠政策制度管理或處方、醫囑點評等事后干預措施來提高抗菌藥物應用水平不夠全面且難以持續。通過醫院信息系統設置相應的質量控制要點,對抗菌藥物應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控制和預警,提高了臨床醫師的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用藥過程中的提前干預有助于醫師規范地使用抗菌藥物,避免
診療工作中的疏漏,保障患者用藥的安全,信息化的監管手段對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合理化水平具有可行性。
醫院信息系統實時提供抗菌藥物應用數據,使醫院管理部門動態地掌握全院及各臨床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為醫院管理部門進行及時監管和決策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依據,有助于提升醫院的醫療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本研究實踐中,一方面從醫院的各項抗菌藥物指標和變化趨勢表明信息化技術在醫院抗菌藥物應用管理中的成效是顯著的;而另一方面,由于疾病的個體差異與復雜性且變化和轉歸具有不可預知性,醫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過程中優先考慮患者安全,醫師具有主動選擇權,系統中的設置多為預警和提示功能而沒有強行限制或阻斷,對于信息系統的過程監管仍在不斷完善并持續改進。通過總結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工作經驗為醫院進一步加強合理用藥管理提供了可行性依據并拓寬了管理思路,為醫院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質量和推進醫院精細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晶晶,王小萬,靖瑞鋒.控制抗生素濫用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4,39(1):14-18.
[2]Li Y,Xu J,Wang F,et al.Overprescribing in China,driven by financial incentives,results in very high use of antibiotics,injections,and corticosteroids[J].Health Aff (Millwood),2012,31(5):1075-1082.
[3]覃金愛,黃小紅,黃娟,等.清潔切口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干預與成效[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2):2562-2564.
[4]楊廉平,葉菁,姚強,等.處方指標公開對抗生素使用的影響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5,31(1):42-45.
[5]張婕,王莉文,趙志剛,等.醫院信息系統提高醫院藥事管理水平的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10,19(11):47-48.
[6]吳曉英,金梅,劉沙.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清潔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監管[J].重慶醫學,2012,41(24):2525-2527.
[7]楊俊志,唐海英,楊偉,等.合理用藥計算機輔助系統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6):39-40.
[8]孟黎輝,姜雪,鄭佳.利用信息系統進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422-1424.
[9]胡燕,白繼庚,胡先明,等.我國抗生素濫用現狀、原因及對策探討[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3,30(2):128-130.
[10]蔣立英,仇凡,熊存全,等.專項整治背景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處方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4,43(14):1750-1752,1805.
doi:·衛生管理·10.3969/j.issn.1671-8348.2016.09.040
作者簡介:俞嵐(1977-),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醫務管理與醫學信息方面的研究。△通訊作者,E-mail:drhefei@sina.com。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348(2016)09-1279-02
(收稿日期:2015-07-08修回日期: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