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一:創新智慧
一場“人機大戰”,激發出創新的緊迫感與責任感。創新智慧是前沿技術與科技革命的基石,未來將應用在生物基因、清潔能源、智能產業、科技研發、航天工業等。要想占據有利位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應該遠離偏重眼前、追求快速回報的固化思維,以大手筆投入研制世界先進的科研裝置,完善創新機制,讓專注于創新的人才充分涌動,在科技創新領域謀求更大更多的突破。
啟示二:深入學習
“阿爾法圍棋”的獲勝,其實是模仿人類學習的結果,從識記、應用到對弈。我們應該努力提高綜合認知能力,不斷提升與完善自我,從而提高操控機器的水平。
但是,有情感有知覺的人類,因為心態會常犯錯誤,而沒有情感的機器會更穩定一些,錯誤發生較少,贏的概率就更大。可見,我們無論何種學習,前提條件都是善于調整心態,贏在心靈。另一方面,還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讓人工智能涉及計算機科學、哲學、心理學、控制論、社會學等。我們越來越智慧,才能使機器越來越有“含金量”。
啟示三:開發心智
“阿爾法圍棋”勝出,那不過也是再次證明人類的偉大,因為機器是由人來操作。所以,我們應與時俱進,掌握先進的思想與過硬的技術,適應全新的社會格局與環境。也應回到自我,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推理、自我進化,不斷突破,開發心智。
啟示四:融合發展
人工智能是人賦予的,后智能時代,將是人機共存與合作的時代。人工智能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人類與之共存的伙伴,這也是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像科幻作家劉慈欣所說:“現在看來,人工智能和人類兼具伙伴、朋友和競爭對手的關系。”如何實現人機和諧發展,成為擺在眼前的發展課題。
生活后花園:善待機“智”,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開發人工智能,轉化為商業財富
口述者:畢原,男,54歲,私企總裁
上個月,我跟隨商學院同學去美國硅谷華人創業基地考察,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各個領域,研發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無不令人嘆服。比如,無人駕駛的汽車,還有隨時隨地跟拍的“眼鏡”。過去,我的思維只停留在智能化讓生活更便捷層面上,沒想到智能技術能夠為商業帶去強勁驅動力與新動力。技術變成商業,然后長遠布局,在商業基礎上再進行投資,去創造更大的財富,最終造福的是人類自身。讓機器像人一樣思維與行動,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人工智能將成為我們生活的新支點。
“人機大戰”是團體創新智慧
口述者:冀剛,男,37歲,家居副總
我從事家居生意,近幾年來最深刻的感悟就是智能化的迅猛發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結構與格局。所以,對人機大戰,我覺得背后是團體的創新,不管是連續的,還是跨越式的,都為智能發展積蓄正能量。智能冰箱能夠推送食譜、統籌采購,并根據數據分析提供營養膳食建議;智能電視能夠立體互動、現場體驗,通過技術將畫面投射到身邊;智能床能按摩、催眠,還能通過傳導系統搜集你的夢境……不久的將來,這些都不是夢,而是創新發展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人工智能也有弱點,應學著平視
口述者:艾美麗,女,45歲,行政總監
我對人工智能不那么感興趣,不是我思想落后,而是我深諳智能也有弱點。最簡單的例子,我的智能手機里存了家庭旅行的照片,一不小心摔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專業人士也無法復原。而平日里,一旦斷網或停電,好多事情就玩不轉。雖說人工智能已告別“傻瓜化”,可在難以預測的領域里,以數學算法為基礎的人工智能仍是望洋興嘆,可謂有智能沒智慧,有智商沒情商。我老公是斯坦福信息工程的博士,他經常說,科技與智能越發達,安全防護就會出現新的困境。當然,也會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安全感,不只是科研人員與創業者,每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