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曉霞
摘 要: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對于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來說,它不僅僅要發展,而且更要在精神文化的層面上來尋找“生產的意義”,在為什么生產?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這些問題構成了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一定要通過創新才能回答的文化建設的基本問題。
關鍵詞: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路徑
一、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的類型
國有企業文化具有多種類型。技術性國有企業文化,制度性國有企業文化和人文性國有企業文化。所謂技術性國有企業文化類型,是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主要依靠現代技術,并且把現代技術應用于國有企業管理當中,這其中主要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中心展開的。國有企業管理文化訴諸于網絡平臺、多媒體技術和移動通訊設備得到傳播和弘揚。這種國有企業文化類型側重的是國有企業文化的傳播方式,因而多流于形式而忽略內容。第二種類型是制度性國有企業文化。所謂制度性國有企業文化是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主要通過對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制度完善來表達的國有企業文化。制度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因為國有企業的實踐活動是國有企業文化的現實化過程。國有企業文化通過規范國有企業行為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政策法規得到體現。這種類型的國有企業文化特征在于,把國有企業文化滲透在了國有企業的管理之中,通過制度彰顯國有企業文化的內在精神。但制度性的國有企業文化不能實現國有企業精神、國有企業理念的自覺,也容易導致制度對人本身的遮蔽。這一點恰好在第三種類型的國有企業文化中得到了補償,這就是人文性國有企業文化。所謂人文性國有企業文化,是指通過對人文精神的塑造,來引導國有企業的生產實踐和員工的思想境界的提升,實現國有企業自身的“以人為本”和國有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路徑
(一)國有企業文化的理念創新
理念是最抽象的價值訴求,國有企業文化的理念也就是國有企業自身存在的最高價值和意義。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的理念,也就是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一切行為的最高原因和價值歸宿。因此,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首先要在文化理念上有所創新。其實質就是在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在中國夢的實踐中,領會和反思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新的時代精神和歷史意義。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理念的創新首先要與時代精神相契合,因為時代精神的進步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主導方向,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理念所以要創新就是因為時代精神的進步。
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理念的創新需要有“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十八大以來對國家各級政府提出來的一個意向。但是作為管理者來說,就應該引導公共事務朝向一個事先被給予的目標,亦即理念來發展。這就意味著政府國有企業或管理者在公共事務中應該發揮著主動性的引領作用,而不是盲目地隨著客觀事態的發展而單純地做出被動的反應和應對。顯然,其實質是要加強政府和各種領導管理者的預先的判斷和反思。這樣的行為就應該被稱為是“頂層設計”。因此,在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理念創新這一行為中,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管理者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因為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理念的創新,首先是管理者自身對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理性判斷,也就是一個頂層設計的過程。所以,如何加強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管理者在國有企業文化理念創新中的頂層設計,是國有企業文化理念創新的重大的人為條件。
(二)國有企業文化的類型創新
上文把當代中國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類型劃分為三種類型,即技術型國有企業文化,制度型國有企業文化和人文型國有企業文化。而且,目前存在的主要類型是技術型國有企業文化。國有企業文化類型創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國有企業文化要突現和表達國有企業獨特的價值訴求,而在文化的意義上實現不同的價值訴求,就應該有相應的國有企業文化類型。當然,在最根本的價值訴求上,應該存在普遍性的價值觀,比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應該是所有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的普遍性價值訴求。但是,價值是分層次的。在最高的普遍性價值訴求之下,不同的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應該形成自己特色的、符合自己國有企業“企情”的特色的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而不同特色的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的表達方式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要明確文化類型選擇,并根據自己的國有企業情況創新國有企業文化的類型。
在結合國有企業具體發展情況,拓展國有企業文化要從以上三種基本的國有企業文化類型入手。首先,知識型國有企業文化是基礎,因為未來國有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就要以知識為前提。因此,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必須要把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作為國有企業文化的基本類型。這是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類型創新的基本方向。其次,知識體現的是人的理性能力,而除了理性之外,人是有情感的。而情感總是要借助于藝術來得到升華和錘煉。因此,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要通過各種藝術的形式,來塑造和引導國有企業的情操和境界。這樣,發展藝術型的國有企業文化就成為未來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類型創新的第二個方向。藝術類型的國有企業文化包括國有企業的藝術創造活動,圍繞“生產和產品開展的藝術設計”、“豐富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員工的文化藝術生活”以及管理階層的“領導藝術”,構成了藝術型國有企業文化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理性和情感之外,人的精神世界中還存在著指導行為、為行為確立客觀準則的“意志”。因此,就需要從培育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健康的客觀公正的行為出發,培育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意志。
三、結束語
未來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需要發展和創新,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義務包括對國家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的義務、國有企業員工的發展戰略義務和為人民服務的義務三個主要方面。未來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類型要從這三個方面的義務出發,來創造新型的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文化類型。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王鋒.新常態下企業審計工作的要點[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