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慧玲
摘 要: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任務越來越艱巨。在新形勢下,企業紀委如何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是衡量企業紀委是否正確履職的標準。
關鍵詞:紀委;黨廉;監督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王岐山書記把紀委的監督責任歸納為“監督、執紀、問責”。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對紀委的地位和作用作出的清晰定位,提出的明確要求,對于指導紀委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具有重大意義。
一、紀委落實監督責任的重要性
(一)落實監督責任是保證主體責任落實的客觀需要
實踐證明,紀委監督主體意識強,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有力,黨委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就能落到實處,主體責任就能落實到位。
(二)落實監督責任是有效遏制企業腐敗的現實需要
近年來,國企發生腐敗案件與黨委主體責任虛化和紀委監督責任弱化是分不開的。只有紀委充分發揮職能,明確職能定位,敢于擔責,才能有效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三)落實監督責任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根本需要
新形勢和新任務要求企業紀委必須用黨的十八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武裝頭腦,準確把握新任務、新部署、新舉措,認真履行監督責任,進一步提升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保駕護航。
二、當前落實監督責任的困難和不足
(一)同級監督難
黨章等法規制度明確了監督要求,但配套的監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造成監督缺乏依據。紀委書記過多強調服從,不愿、不敢大膽履行同級監督職責。少數領導干部口頭上接受監督,思想和行為上卻規避監督,制約著監督職能作用的發揮。
(二)專業監督方面
紀委獲取信息渠道不夠暢通,專業監督業務不精、技術力量不強,監督工作多是淺嘗則止。監督重點放在形式監督和處理投訴舉報上,多數是看資料、聽匯報,對實際情況深入研究較少。主動聯系外部監督力量和群眾監督力量停留表面,沒有建立良性的檢企共建機制和內控機制,沒有細化和量化的工作指標。
(三)“三轉”推進難
上轉下難轉。在落實“三轉”要求上,缺乏具體的指導意見,與劃分界限的業務部門缺乏聯系溝通,各項工作未做到合理有效承接,導致工作進展慢、起色不大。內轉外難轉。在轉變監督方式方面,紀委退出了采購工作、行風工作、效能監察等工作事項,變直接監督為再監督,但職能部門對紀委退出表示不理解、不支持。
三、全面落實監督責任的途徑和措施
(一)創新體制,提高意識,保駕護航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增強執紀監督制度保障。積極落實“兩個為主”、“兩個報告”要求,嚴格責任追究。提高制度執行力,強化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創新干部管理制度,堅持紀委書記異地交流制度,解決不敢、不能、不便執紀監督的問題。
激發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采取集中培訓、知識測試、專題講座、警示教育等方式,扎實開展廉政教育,激發領導班子成員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正能量和責任感,履行好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職責。
提高監督能力,發揮保駕護航作用。紀委要熟悉黨紀條規,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政策水平,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為黨委決策當好參謀。同時,要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堅持原則,對不正之風和違紀行為敢于較真,履行好監督職能。
創新監督方式,規范權力運行機制。紀委要督促抓好“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和決議的貫徹落實,防止臨時動議和決而不行。黨委成員要主動向紀委報告廉潔自律情況,抓黨風廉政責任制情況,自覺接受紀委監督。紀委對發現的苗頭性問題要及時進行約談,引起警示。
(二)聚焦“主業”,強化監督,突出實效
狠抓責任制落實,強化監督。紀委要協助黨委抓好黨廉責任制分工和任務分解,確保黨廉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定期修改完善考核辦法,定期檢查落實情況;將黨廉考核與績效考核、干部評優相結合,嚴格責任追究,實現追究常態化。
狠抓紀律建設,強化監督。認真開展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違規違紀人員的教育和問責,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導干部。
狠抓作風建設,強化監督。加大執紀監督,鞏固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成果,加大明察暗訪、問責處理、通報曝光、整改落實力度。敢于動真碰硬,狠剎公車私用、公款旅游、公款送禮等歪風,對頂風違紀者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營造不敢、不能、不想的氛圍。
(三)立足“三轉”,找準定位,內強素質
轉變工作職能,找準工作定位。落實監督執紀問責,抓好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和查辦案件等工作。通過受理信訪舉報和投訴、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開展專項督查、強化問責等方式,發揮監督職能。
轉變工作方式,突出工作成效。通過“廉情預警”、“紅牌警告”、“廉潔約談”等機制,發揮警示預防作用。利用審計、財務、法律等監督平臺,形成立體監督,強化監督效果。通過建立風險收集、評估和預警機制,及時發現、防范和化解風險。通過嚴格查信辦案對違規違紀事件進行問責懲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轉變工作作風,強化隊伍素質。執行和落實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對紀檢人員的監督和問責,強化紀檢干部的專業能力,培養“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和執行“情況明、數據準、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的工作標準。
參考文獻:
[1]彭治文.國企紀委如何落實監督責任[J].廣東黨風,2014,12.
[2]劉興明.對企業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2.
[3]王忠亮.國有企業如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紀委監督責任之我見[J].企業文化,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