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銳 嚴甜甜 (鄭州輕工業學院 450000)
?
淺析符號學原理在地鐵導視設計中的運用
臧銳嚴甜甜(鄭州輕工業學院450000)
摘要:地鐵公共空間的導視設計實質上是運用一系列的視覺符號,通過傳遞空間方位信息來幫助乘客理解信息內容并做出行為選擇的信息設計。符號是信息的攜帶者,是信息的外在形式與物質載體,信息需要符號才能得到表達和傳遞。因此,本文通過分析符號的概念以及符號與信息、地鐵導視設計之間的聯系,從以下兩個層面探討了地鐵導視設計對符號學原理的運用:第一層面是分析地鐵導視設計中文字、圖形、色彩等視覺元素的符號性;第二層面通過分析象形符號、指示符號、象征符號的特征,探討地鐵導視設計的符號化傳達。
關鍵詞:符號;信息;地鐵;導視設計;導向標識
地鐵空間人流的快速流動使得人們每做一個決定,時間都極為有限,人們總是期待著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最直觀而準確的有效信息。符號作為信息的載體和傳播媒介,將導向信息進行符號化設計能夠確保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由于人類視覺能夠接受的信息量占五感接收到的總信息量的83%,因此,基于視覺功能的導向設計占據了主導地位。地鐵導向系統將大量的引導信息進行視覺的符號轉化,把準確的位置信息清晰地傳達給觀者,使人們能夠在短時間里了解到基本信息從而到達目的地。筆者認為,地鐵導視設計對運用符號學原理的運用應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第一層面是分析地鐵導視設計中文字、圖形、色彩等視覺元素的符號性;第二層面通過分析象形符號、指示符號、象征符號的特征,探討地鐵導視設計的符號化傳達。
1.符號的概念
符號學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法國和意大利,并迅速引發了整個歐洲的研究熱潮。它最早是在20世紀初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Sauaa.ure)、美國哲學家和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皮爾斯(C.5.Piere)提出的。前者著重于符號在社會生活的意義和語言學方向的研究,與心理學聯系;后者著重于符號的邏輯意義,與邏輯學聯系。并且符號通常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兩大類,設計符號作為非語言符號的一種,其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不斷凸顯。
符號所涉及的范圍是相當寬泛的,凡是與人類發生關系的一切有意義的事物均可構成符號。從其本質特性來看,符號是一種人與事物,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傳遞信息的基本單元和載體。符號的顯著特點是,它在構造上可以劃分為物質載體和人們所表示的意義這兩個方面。前者就是人們所說的能指,后者為所指,前者是可以感知的表達面,后者則是人們賦予的內容面,也就是人們借以表達的思想與內涵。
2.符號與信息的辯證關系
符號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和表達主觀情感的基本媒介,人類通過符號實現信息的傳遞與反饋。信息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作為符號和意義的統一體來完成傳播活動;符號是信息的物質載體或外在形式,符號使信息有所依附并得以傳達。
因此,符號是信息的攜帶者,人類的信息傳遞都是通過符號的形式進行的。信息傳播即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信息傳播的重要前提條件是傳遞者與信息接收者雙方以符號為中介,來達成共同的意義空間。
信息的視覺轉化是指通過視覺化描述的方式將抽象的信息轉化為可以讀取的視覺化語言符號。文字、色彩、圖形可以被賦予意義和信息成為符號,但在導視設計中則需要通過文字、色彩和圖形作為視覺元素構成具體的視覺符號,來傳達地理位置、方向等信息。
3.符號與導視設計
在現代導視設計出現之前,人們傳統的尋路方法是什么呢?看太陽、月亮、星辰來判斷方位,靠山川、河流、湖泊做地標來確定方向;再比如,中國自古就有以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靈獸”的圖形符號來分別標示東、南、西、北的方位,這些都可以看作具有判斷方向和引導作用的原始符號。后來,人類建造了城鎮、修建了道路,便用建筑物、道路和地名來辨別方位,這些都是千萬年來傳統的尋路方法,自然符號和社會符號滿足了早期的人類尋路需求。而對于現代人而言,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結構越來越龐大,道路和交通系統頁愈加錯綜復雜,傳統的尋路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特別是以地鐵為代表的復雜的地下空間環境中,唯有合理的導視設計才能準確有效的為公眾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地鐵導視設計在公共空間里合理的方位指示將能有效導引和組織公眾的行為。
符號具有識別、區分以及標識的作用,導向標識本身是視覺設計中的一種符號形象,符號學原理在地鐵導視設計中的運用,一方面影響了地鐵導視系統中設計元素形式的創作和表述;另一方面也啟發了設計思維,使地鐵導視設計的信息傳達更加科學準確,表現手法更加具有視覺美感。
地鐵導視設計是運用造型要素構成視覺語言符號,由文字、色彩、圖形等最基本的視覺元素構成,這些視覺元素不僅能夠構成具體的導向標識符號,而且自身也具有獨立的符號意義。
1.文字符號
文字是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也是一種文化認知和傳承。在導向系統中,文字能夠更直接的傳達抽象的信息,字體的規范性和普適性保證了信息內容表述的準確性和可識別。文字有著十分完善和嚴密的信息表達功能,文字是一種視覺符號,導向系統中文字符號通過文字圖形化傳遞信息,這時的文字符號具有語音和象形雙重含義。例如鄭州地鐵的標識以“中”字為主體形象,代表“中國”“中州”“中原”,喻示鄭州從古至今都是華夏的“天地之中”,以殷商青銅器饕餮紋元素將漢字圖形化設計,既有現代軌道交通行業特性,又包含了中原的歷史文化。
2.色彩符號
色彩是感知世界最直觀的視覺元素,較之于文字和圖形,視覺對色彩的感知要更為敏銳。色彩作為一種符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冷色調使人感覺沉穩冷靜、暖色調則使人感受到樂觀和溫暖感等,這是色彩外在的形式符號;其次,色彩積淀了社會歷史文化層面的象征性符號,比如黃色在古代中國象征皇權、紅色象征喜慶。
色彩在地鐵導視設計中具有提示、區分、歸類以及突出信息的功能。比如“紅色”運用在“消防、禁止”類的警示性標識符號中;“綠色”多用于表示安全出口等代表“安全、救護”的符號中。由于色彩的可以作為象征意義的符號,許多城市的地鐵系統采用“一線一色”對地鐵線路進行色彩編碼,并相應的規劃了線路的文化主題。例如鄭州地鐵六條線路的色彩和文化主題分別為:1號線—中國紅—天經地脈—厚重中原;2號線—黃河黃—藝術脈—黃河文明;3號線—盛世桔—史跡經—中州記憶;4號線—天青藍—山河脈—錦繡河山;5號線—梧桐綠—名城經—物華天寶;6號線—儒雅紫—文士脈—人杰地靈。
3.圖形符號
由于地鐵空間的公共性,地鐵導視設計中的圖形符號具有通識性的特征,能被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的人所認知,具有文字符號和語言符號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例如地鐵導視系統采用的公共圖形符號,公共圖形符號是基于公眾對圖形的共同認知而成立的,具有較高的清晰度、易于被識別和理解的特性,這些特性恰恰符號在是信息傳播中最重要的條件,具有非常好的傳達功能。
地鐵公共空間的導視設計實質上是運用一系列的視覺符號,通過傳遞空間方位信息來幫助乘客理解信息內容并做出行為選擇的信息設計。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與物質載體,信息需要符號才能得到表達和傳遞。地鐵空間導向信息的符號化傳達,基本可以從象形符號、指示符號與象征符號三個方面解析。
1.象形符號
人類的摹仿的天性使象形成為人們記錄和傳遞信息的最基本手段,象形符號是指圖形構成可使受眾聯想到制圖對象的形狀特征的符號。地鐵導向系統中的名稱類標識和禁止類標識都有對象形符號的運用,名稱類標識是表示地鐵站名或公共設施名稱的標識,禁止類標識對乘客的行為起警告、提醒等規制作用,這兩類標志都要求視覺表達上通識易懂,象形符號所代表的內容能夠快速被人理解、接受并記憶,因此使用頻率較高。比如,男女形態的象形符號通常用來區分男女衛生間;火焰的象形符號表示危險、防火防災等警告類信息。
2.指示符號
指示符號通過一個或一系列具體的視覺符號的提示和引導,使目標對象體會其中的意義,指示對象是一個確定的、與時間和空間相關聯的實物或事件。地鐵導視系統的指示性符號更多的體現誘導類標識中,實現對人流的指引和引導,誘導類標識設置在乘客行動路線上,所以配置的數量較大,每一個誘導標識的信息量有限,識認度卻很高,以線性的表現方式來引導乘客行為。此外,地鐵導向系統中的指示性符號多采用標準化的公共圖形符號,是為了便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乘客理解和識別。
3.象征符號
“象征性符號(symbolic sign),是將自己和對象之間具有的某種習慣或聯想的‘規則’作為符號,通常一般性概念的任何一種聯想,必須依賴于對象而起作用;也就是說,象征是與對象有關的符號,它借助一種社會的力量進行假設與定義,依靠所作出的與客體有關的解釋而起作用。”1象征性符號在地鐵導向系統中的運用最為經典的是地鐵站名符號設計,例如墨西哥地鐵的站名符號設計(圖1),每一個站名符號都與站點的地域文化或是周邊的空間特性有關聯,比如蚱蜢的站點符號代表附近有一個蚱蜢公園;大炮代表站點附近的一個殖民時代遺跡等等。

圖1 墨西哥地鐵站名符號
地鐵導視設計是一個通過符號來完成導向信息表達與傳播的過程,設計方通過符號對導向信息編碼,乘客通過符號對導向信息解碼,它是聯系著設計師和乘客、信息和意義的對象,處在整個傳達過程的核心位置。對于符號的設計與解讀是導向信息有效傳達的關鍵,探討符號學原理在地鐵導視設計中的運用,能夠探索和豐富地鐵空間視覺信息的引導方式,進一步規范和確認地鐵導向系統設計的理論內涵。
注釋:
1.陳宗明.符號世界[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