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偉
摘 要:當前,國家能源戰略和布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國企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在“十三五”起步實施的關鍵時期,在國家新的能源政策密集出臺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以改革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以改革推動結構轉變和業態重塑,作風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迫切和重要。如何在集團公司新一輪改革發展大潮中有所作為,個人認為責任擔當意識是前提,良好的作風是根本,清政廉政是保障。
關鍵詞:企業改革;措施
保持承責擔當的勇氣。崗位是責任的載體,責任要通過履行崗位職責來體現,我們要有敬畏自己崗位的意識。實際工作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工作能力,但工作能力與工作業績往往不會成正比關系,其中涉及到責任心的問題,從一定意義上將,責任勝于能力。責任比能力更重要,如果缺乏責任心,只說不做,不肯為企業付出,那么,不可能為企業創造出理想的價值。如果一個能力相當的人,心甘情愿為企業全身心付出,想方設法做好工作,就一定能夠為企業做出積極的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工作中,若以“自己的時間有限”、“自己的能力有限”、“那些不屬于自己的職責之內”為借口,推脫責任,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更談不上工作能力。責任履行體現能力,出色的完成一項工作,需要有領悟上級精神的能力、有調查研究的能力、有制定落實計劃的能力、有執行并不斷校正的能力、有完善總結的能力。這些能力,歸結起來就是抓落實的能力。早在1938年毛澤東在《干部政策》中就明確指出:“正確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凡是公司做出的決定,要在落實上下功夫,在執行上動真格,多動腦筋,多想辦法,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把決策部署變成實實在在的成果。放棄落實,就是放棄責任;落實不力,就是責任履行不到位,需要各級黨員干部時刻保持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激情,銳意進取,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強化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領導干部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決定作風,作風體現黨性,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改革發展中發揮模范作用。自覺求真務實,認真解決作風漂浮、不負責任、敷衍應付等問題,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關心關注職工,動態掌控職工的工作狀況和思想狀況,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解決好影響職工生產生活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維護職工切身利益。自覺廉政勤政,吃苦在前、沖鋒在前,將發揮模范作用作為應對困難的重要措施、作為應對困難的自覺行動,與職工同甘苦,以實際行動贏得職工的信任,增強感召力和影響力。
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作風形象要有新提升,需要鞏固和擴大“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時常自我對照檢查,從嚴上要求、向實處著力,將“三嚴三實”的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求真務實、樂于奉獻,敢于擔當、銳意進取,牢固樹立“八項”工作作風:一是積極進取、維護大局的工作作風。二是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風。三是聯系實際、善于學習的工作作風。四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五是團結協作、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六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七是深入基層、真誠服務的工作作風。八是艱苦奮斗、廉潔勤政的工作作風。
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做派。思想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系統思考,辯證分析,準確把握反腐倡廉建設新特點、新要求,形成工作新思路。腐敗現象具有普遍性:權力由少部分人行駛,人同時具有動物性、社會性,更具趨利性,私欲膨脹是導致部分權力掌控者腐化墮落的重要原因。人類社會發展歷史表明,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古今中外都有腐敗問題,腐敗成為人類社會的公害,反腐敗斗爭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在我國,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推進,腐敗問題必然得到進一步遏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國企深化改革,更加需要以強有力的作風建設,打造結構優化、素質優良、業績卓越的管理團隊;營造勇于承責、善于創新、敢于爭先的工作氛圍;創造風清氣正、依法治企、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構建動力強勁、活力迸發、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突出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