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中醫藥發展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of TCM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匡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2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以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舉例說明發展中醫藥產業的重要性。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告: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這預示中醫藥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有潛力和活力的新興產業,中醫能為穩增長、惠民生做出重要貢獻,打造出具世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品牌。
1、互聯網不受空間限制進行信息交換;
2、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互動交流);
4、信息交換的使用成本低(通過信息交埃,代替實物交渙);
5、信息交換的發展趨向個性化(易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
6、使用者眾多;
7、有價值的信息被資源整合,信息儲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換以多種形式存在(視頻,圖片,文字等)。
1、人體是有機整體
中醫認為人體是有機整體,臟器、組織、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聯糸,保持協調平衡。正常的生理活動要靠臟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又要靠它們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維持生理平衡。人體各個部分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聯系,構成表里相聯,上下溝通,協調共濟、井然有序的整體。中醫認為人體局部的病理變化與全身臟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診斷通過外在的變化,判斷內臟的病變。治療局部的病變從整體出發確定冶療。
2、人與自然界的統一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自然界的變化(如季節氣侯晝夜晨昏、地區方域等)按中醫的六謠(風寒暑濕燥火),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相應產生反應。按中醫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屬于生理范圍內的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返范圍是病理性反應。因此,人要主動適應環境。在冶療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就成為重要原則。
3、辨證論治(個性化)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特殊研究和處理方法,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
一。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科、癥狀、體征,通過分析、綜合,判斷為某種癥。論治是確定相應的治療。中醫冶病首先著眼于癥,而不是病的異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證侯,治療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證候相同可以用同一方法冶療,這就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這種對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方法去解決的法則是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
1、辨證施治造成一個病癥對于不同約人有不同的治療方案,不易形成國際認可的標準;
2、中醫兩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思維體系,與現代人的思維模式漸遠,中醫與現代科技的結合當前有困難,容易故步自封,墨守成規;
3、西醫教育模式與中醫的理念與方法有距離;
4、少數中醫為生存或利益驅使,神話中醫療效,影響不好;
5、中醫是經驗科學,各人理解不同,需要交流,取長補短,目前民間中醫與學院派中醫的交流困難,影響醫術水平提高;
6、對一個患者的治療需要一亇完整的思路,當診療不持續,常造成療效不顯著;
7、信息暢通利于中醫發展。
1、解決個性化醫療問題,醫療信息公開,互聯網低成本查詢與o2o診療模式使中醫個性化醫療進入公共視野,便于個性化治療的社會推廣,大數據的采集對于傳統中醫藥療效的認定會起到重要作用;
2、對一般性常見病采取電腦診斷、處方、配藥、自動化治療;
3、對於疑難病癥采取互聯網方式對專家與患者遙控治癤,充份發揮中醫名老專家的作用,給患者找列最隹治療方案,得到療效;
4、中醫藥標準化問題;
5、互聯網為中國特色的中匡藥治未病與養生事業快速發展及人類健康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