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巖巖 通訊作者:左 剛
(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鄭州 450000)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出血臨床探討
岳巖巖通訊作者:左剛
(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鄭州 450000)
【關鍵詞】急性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臨床探討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1],屬于一種重癥疾病,急性期死亡率最高可達68%。急性腦出血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出血量越大,出血部位越深,越靠近大腦半球中線,病情越重。昏迷時間越長、程度越深,則預后越差[2]。急性腦出血發病年齡多在45~75歲,具有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的特點。本次研究采取對照研究的方法,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出血進行臨床探討。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其中男73例,女27例,年齡45~75歲,平均(58.13±1.26)歲。納入標準:①從發病到入院時間小于48 h;②出血部位在基底節區、腦葉;③出血量小于50 mL。排除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呼吸衰竭、有惡性腫瘤、混合性中風或出血性腦梗死的患者,按照抽簽分組的方法把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為50例,且性別、年齡、病情類型等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西醫常規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頭部降溫、脫水降顱壓、對抗腦水腫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中藥湯劑,組成:水蛭10 g,丹參15 g,三七粉9 g,生大黃9 g,紅花6 g,川芎6 g,當歸6 g,赤芍15 g,膽南星9 g,川貝15 g,牛膝9 g,鮮竹瀝20 mL。水煎服400 mL,每日1劑,分3次口服。兩組均治療30 d。
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于治療前、治療30 d進行頭顱CT掃描,計算患者的血腫大小和水腫體積。血腫大小=最大橫截面長軸×最大橫截面短軸×出血層面×π/6,水腫體積=最大橫截面長軸×最大橫截面短軸×水腫層面×π/6;②在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5 d、治療30 d分別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治療結果
療效判定標準:按照NIHSS分值評定標準分為基本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
兩組血腫大小、水腫體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腫大小和水腫體積較治療前都有縮小,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血腫大小、水腫體積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5 d、30 d后神經功能缺損積分均有下降,治療30 d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s)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討論
腦出血是腦血管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其致殘率和病死率極高,患病人數占所有腦卒中病人的10%~30%[3],其中5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最高。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腦出血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西醫對急性腦出血傳統治療主要原則是防止血腫擴大、脫水降顱壓、對抗腦水腫,減輕血腫造成的繼發性損害和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4]。急性腦出血在中醫中屬于出血性中風,其核心病機與虛、風、火、痰、氣、瘀有關[5],其藥方要以活血化瘀、逐瘀化痰、泄熱熄風、清熱通腑為主。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取西醫常規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頭部降溫、脫水降顱壓、對抗腦水腫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中藥湯劑,方中的藥物均是活血化瘀通經、通腑降濁、滌痰通絡的藥物[6]。兩組患者治療30 d后血腫大小和水腫體積較治療前都有縮小,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5 d、30 d神經功能缺損積分均有下降,觀察組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藥湯劑改善了血循環,在活血化瘀的同時,擴張了血管,促進了血腫的吸收,減少了水腫,降低了顱內壓[7],促進了神經功能的恢復。治療30 d后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的6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與武文興[8]研究結果吻合。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出血療效顯著,能夠明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鄭翔鴻.甘草人參湯治療急性腦出血并發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2):1447-1448.
[2]梁群,趙慧芳,朱永志.中西醫結合對急性腦出血大鼠腦組織NSE、S100表達的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3,30(1):25-28.
[3]劉宇慶,薛恒.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與急性腦出血病情及預后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1,18(6):347-349.
[4]周丹,彭雪敏.對急性腦出血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6):3340-3341.
[5]梁群,朱永志,楊瀅,等.中風1號湯劑對急性腦出血大鼠NSE蛋白水平影響及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1,28(6):120-122.
[6]郝曉云.醒腦開竅針法聯合西藥治療急性腦出血65例[J].陜西中醫,2013,34(10):1298-1299.
[7]袁丹桂,歐陽代君,劉冬寶,等.星蔞承氣湯加味治療急性腦出血術后3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3,20(6):376.
[8]武文興.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4):542-543.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