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唐紅祥,李春友
(廣西財經學院 研究生處,廣西 南寧 530003)
?
·研究生教育·
“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的會計專業碩士培養SWOT分析與培養模式探索
——以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為例
唐紅祥,李春友
(廣西財經學院研究生處,廣西南寧530003)
摘要:2011年廣西財經學院成為廣西惟一的“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單位,獲得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研究生教育和學位授予資格,在首次開展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對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從精準培養目標和培養定位、按需制定培養方案、搭建有效的支撐平臺、建立教學信息反饋制度與激勵機制等方面構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關鍵詞:專業學位;會計碩士;人才培養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2011年8月12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關于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的通知》,針對國家有關行業領域特色需求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擇需、擇優、擇急、擇重安排少數辦學水平較高、特色鮮明、能夠服務國家戰略發展需要、且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學士學位授權單位高校,在一定時期內招收培養研究生并授予相應學位的人才培養項目,首次允許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同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關于下達“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名單的通知》,廣西財經學院成為廣西惟一的“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單位,獲得會計碩士(MPAcc)研究生教育和學位授予資格,這對廣西財經學院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開展研究生教育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目前關于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等都帶有明顯的傳統的學術學位痕跡,這也是國務院學位辦之所以要在學士學位授權單位開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的重要原因。因此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和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特點,探索以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為目標的地方性本科院?!胺諊姨厥庑枨笕瞬排囵B項目”培養模式顯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為例,探索這種新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以期推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良性發展。
二、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SWOT分析
(一)優勢(strength)分析
1.廣西區第一家會計碩士培養單位,迄今已招收四年會計碩士,有一屆畢業生,積累了必要的辦學經驗,形成了穩定的師資隊伍。
2.廣西財經學院為區內惟一一家財經類高等院校,生源質量好,財經類學科齊全、相互支撐好,利于保障會計碩士的培養質量。
3.廣西財經學院在社會各界中的美譽度較好,會計類畢業生一直較為搶手;申報會計碩士項目時,有區內多個系統發文予以支持建設,擁有眾多的合作建設單位。
(二)劣勢(weakness)分析
1.盡管學校在會計專業本科培養上具有明顯的區域優勢和特色,但在獲得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資格之前,沒有開展過相關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經歷,沒有前期辦學經驗,全新探索開展會計碩士教育面臨挑戰。
2.學校只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沒有科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盡管這一區別,可以讓我們集中精力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但是也缺乏科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移植經驗的可能。
3.學校軟硬件暫時尚未完全配套,先期在科研處下設有研究生教育辦公室,2014年初成立了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辦公室,但主要事務性工作還是由MPAcc教育中心承擔,尤其是對外溝通以及與校內其他部門銜接環節較為被動,不利于工作開展;此外,硬件條件跟其他先進的高等院校相比還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會計碩士的培養。
(三)機會(opportunity)分析
1.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級會計人才迫切需要。 近年來國家批準實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社會經濟進入歷史最快發展時期,GDP增速連續幾年均在10%以上。這一發展大勢對廣西會計人才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廣西會計人才規模距需要相差甚遠。2010年,廣西每萬人口中只有會計人員62人,比全國平均水平(76人)少14人。據廣西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與2010年相比,2020年應增加14萬人,總規模達到45萬人(見下表)。(2)廣西會計人才學歷結構亟待改善。目前廣西會計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占54%,比全國低20個百分點;碩士以上學歷學位僅占0.1%,不及全國平均水平(0.33%)的三分之一。按規劃目標,從2011至2015年,碩士以上會計人員數量翻一番,至2020年再翻一番,達到1200人。按全國平均水平估算,2020年廣西45萬會計人員中碩士以上學位應達1600人,比2010年凈增1300人。

表 廣西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有關指標
數據來源:《廣西自治區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
2.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對高級會計人才的特殊需要。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成為繼歐盟、北美自貿區后的第三大區域共同市場。中國東盟雙邊貨物貿易、直接投資和服務貿易迅猛發展,對會計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1]:(1)工商企業對東盟會計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國—東盟經貿的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廣西、廣東及海南的工商企業開始經營東盟業務,東盟各國的工商企業也開始不斷增設中資公司。隨著這些工商企業涉外業務的不斷擴展和深入,對東盟會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目前的問題是國內培養的會計人才普遍缺乏針對東盟經貿往來的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真正能勝任東盟會計業務的會計人才尤其是應用型高層次會計人才嚴重缺乏。(2)注冊會計師行業對東盟業務CPA人才的迫切需求。隨著我國對東盟投資和貿易的迅猛發展,急需一批我國CPA中的“東盟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等機構2010年調研,未來五至十年,中國會計事務所在東盟常駐機構將新增50余家,需注冊會計師近千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0年在南寧設立“中國-東盟自貿區會計服務示范基地”,舉辦相關人才培訓等活動,以應對這一趨勢。
(四)威脅(threat)分析
1.全國范圍內,由地方學位辦批準新增會計碩士培養單位70家,與前幾批合計總數為176家,報考分流明顯、同業競爭壓力加大。
2.2013年末,廣西區內新增3家會計碩士培養單位,分別為廣西大學(211高校)、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從2015年開始,廣西區內就有四家單位共同培養會計碩士,招生、教學、科研、就業等各個環節均會面臨不小的挑戰。
3.國家叫停在職研究生,部分在崗的會計類人員不能抽出時間進行全日制學習,限制了報考會計碩士的積極性。
三、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構建
(一)精準培養目標和定位
1.培養目標。會計碩士教育應該在遵循會計教育規律的前提下,以會計職業需求為導向,根植于會計實務,加強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財經法紀觀念的塑造,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側重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突出職業性與學術性、理論性與應用性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統一。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的培養主要立足廣西、輻射東盟,為廣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會計專門人才。其基本要求包括:(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有關法令,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2)掌握現代會計理論與實務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濃厚職業興趣和良好職業適應性,具有應變復雜商業環境的學習能力和戰略意識,具有會計工作的領導潛質。(3)熟練掌握、運用一門外語,身心健康。
2.培養定位。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培養發展思路基于其獨特定位即“立足廣西、輻射東盟;需求導向、聯合培養;誠信楷模、‘桂會’精英”:(1)立足廣西、輻射東盟。立足廣西:打造一個立足廣西的會計碩士培養平臺,與行業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協作,整合廣西會計碩士教育資源,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會計人才的緊迫需求。輻射東盟:培養了解東盟投資與貿易環境、熟悉有關國家法律制度和會計準則、能跨國工作或處理跨國會計事務的會計人才。(2)需求導向、聯合培養。需求導向:根據區域會計人才需求類型,按聯合培養協議,主要設三個方向,分別為政府部門(含事業單位)、注冊會計師行業、工商企業等用戶培養各自所需會計碩士。聯合培養:與廣西財政、審計、稅務、注協等部門機構以及合作企業一起,從招生、培養方案、教學、師資、考核評價和就業等各個環節對會計碩士進行聯合培養。(3)誠信楷模、“桂會”精英。誠信楷模:根據會計職業道德基本要求,會計碩士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肮饡本ⅲ骸肮稹笔菑V西簡稱,“會”即會計職業,“精英”即要求會計碩士應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優秀的職業技能、良好的領導能力與合作精神,追求自身和團隊的卓越。
(二)按需制定培養方案
與廣西區內聯合培養的部門、行業以及有代表性的知名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并在執行的過程中定期邀請聯合培養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對培養方案進行評議、修訂和完善。根據廣西對高層次會計人才的需求特點,設置面向廣西區內大中型企業的“企業財務與會計方向”、面向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方向”和面向政府部門的“公共財務與政府會計方向”。實施“5+1”課程體系及聯合培養授課方式。“5+1”課程體系即:5類必修課程+自修課程,如下圖所示。

圖1 會計碩士培養方案
1.理論課。培養學生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設置公共基礎課程和管理、會計、財務、審計等方面理論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
2.校內實驗。培養學生會計專業的信息技術和實踐技能,設置會計、財務、審計相關軟件的應用、模擬實驗、實戰訓練和競賽等校內實驗課程。
3.校外實踐。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設置各自專業方向的專題調研和業務實踐等校外實踐課程。
4.綜合案例。培養學生會計專業問題的綜合處理能力,設置各專業方向的綜合案例分析課程。
5.學位論文。培養和檢驗學生綜合應用專業理論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應具有獨特性和一定的創新,論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報告、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報告、項目方案設計等應用性研究形式。
6.自修課程。完善和豐富學生的會計專業知識體系,增強自主學習能力,設置與專業相關的自修課程。
(三)搭建有效的支撐平臺
1.教學平臺。 學校為MPAcc教育中心專門配置有綜合實驗室,購置了用友、金蝶、SAP等ERP管理軟件,Wind資訊數據庫,會計模擬實習、審計模擬實習系統,研究生管理系統等,能夠支持ERP系統應用、財務報表分析、審計信息系統等專業課程,能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使用到業界最為先進的軟件、數據庫,體驗到最為先進的管理系統,熟悉最為先進的管理理念。在實驗室里,配有先進的顯示系統。設置在學校實驗教學中心的ERP重點實驗室、會計與審計實驗室等財經類專業實驗室,也為會計碩士的實踐教學、科研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學校建立的三家研究生工作站,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平臺,可以讓會計碩士研究生在實務中驗證書本所學的理論與方法,從中演繹歸納出特有的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2.科研平臺。學校為廣西區會計人才小高地建設載體單位,會計碩士項目直接接受“會計人才小高地”的輻射,在設施建設、項目申報、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一直受到資助,會計碩士項目的科研能力得到有力保障。廣西區資產評估中心也設在學校,資產評估中心的相關專家也是會計碩士的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為會計碩士研究生從事相關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機會。學校的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也為會計碩士研究生科研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學校在區內率先與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中眾益(廣西)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廣西正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三家單位簽訂了《廣西財經學院研究生工作站戰略合作協議》,并授予三家單位“廣西財經學院研究生工作站”,已有多批會計碩士進入研究生工作站。每年校外導師聘任時要求其所在單位確保能為研究生提供實習場所和條件,目前聘任的導師均為單位或部門主要負責人,來自區內39家大中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行政事業等單位、部門,具有一定的行業代表性,能夠滿足不同專業方向學生的實習實踐需求。
(四)建立教學信息反饋制度與激勵機制
為進一步提高本校會計碩士教學質量、加強教學雙方的聯系與溝通,制定了教學信息反饋制度和獎勵機制。
1.建立了會計碩士任課教師反饋制度。會計碩士任課教師應及時向中心提交有關的課程計劃并隨時反饋課堂教學情況;每門課程結束后,需提供《廣西財經學院MPAcc教學質量教師自評表》。
2.建立了會計碩士研究生反饋制度。會計碩士研究生可根據授課情況及時向中心反饋課堂教學情況,并在期末第一場考試開始前,由班主任組織,及時、準確地填寫《廣西財經學院MPAcc教學質量學生評估表》。
3.建立了會計碩士研究生定期座談制度。由MPAcc教育中心每學期定期組織2—3次會計碩士研究生座談會,征集學生對會計碩士課程設置、課程計劃、教師授課、教材選用等多方面的信息,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和教師進行反饋,對課程評價可以邀請該課程任課教師參加。
4.建立了獎懲機制。根據學校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有關制度,MPAcc教育中心制定了《廣西財經學院MPAcc校內導師遴選聘任管理辦法》《廣西財經學院MPAcc校外導師遴選聘任管理辦法》《廣西財經學院MPAcc導師考核辦法》《廣西財經學院MPAcc教師薪酬計付暫行辦法》《廣西財經學院MPAcc任課教師管理辦法》《廣西財經學院MPAcc優秀任課教師評選方案》等系列制度,從制度規范上有效保障培養質量,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薪酬待遇、職務晉升、進修培訓、崗位安排等方面實施政策支持和激勵;二是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貫穿教學督導組、學生和聯合培養單位的績效評價體系[2]。
(責任編輯:吳聲)
參考文獻:
[1]潘念萍.廣西本土會計事務所國際化的路徑選擇[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1(6):27.
[2]杜劍.會計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問題探析——以地方財經院校為例[J].考試周刊,2015(10):11.
Analysis of SWOT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Master of “Serving the National Special Needs Talent training Project”——The Cas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NG Hong-xiang,LI Chun-you
(Graduate Department,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3,China)
Abstract:In 2011,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come the only unit of “serving the national special needs talent training project” in Guangxi,and obtained th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degree awarding in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MPACC).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te educ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xist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cise training objectives,the train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the need,the effective support platform,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serving the country's special deman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MPACC.
Key Words:professional degree;MPACC;talent training mode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4-0100-04
作者簡介:唐紅祥(1978—),男,湖南邵陽人,副教授,在讀博士生,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區域經濟。
收稿日期:2016-02-20修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廣西學士學位授權單位開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探索——基于‘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2012JGZ142);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專項課題研究項目“廣西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問題研究”(JGY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