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磊++張瑰+張燕++劉鳳
【摘要】邁進大學的校門,很多學生發現大學的學習與中學簡直是天壤之別。特別是數學的學習,不再像中學那樣在老師的監督下進行題海戰術,而且研究的對象從常量變成了變量,函數成了主角,因此不免感覺有些吃力。文章從正確的學習態度、明確的學習目標、恰當的學習方法幾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學好大學數學。
【關鍵詞】數學 變量 被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36-01
進入大學,不少學生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特別是數學的學習,課堂上好像都聽懂了,但課下自己做題目時卻不知從何入手。其實要學好數學也不難,主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態度要端正。想學好大學數學就要有“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精神。在應試教育的大風氣下,中學階段基本上是題海戰術,老師歸納總結題型,學生通過大量題目練習掌握解題技巧,純粹是被動學習,而且每個人都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學習。進入大學,沒有了升學壓力,中學期間一直被灌輸“中學好好學,考上大學就可以輕松玩”的思想,很多人沒有了學習動力,以致于感覺數學好難。倘若能拿出中學學習勁頭的一半,相信就可以輕松應對大學數學的學習了。因此,端正的學習態度很重要。
第二,學習目標要明確。畢達哥拉斯說過:“在數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我們怎么知道什么。”大學數學不像中學那樣,針對某種題型掌握解題方法即可。大學數學則更多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去尋找答案,尋找方法,然后加以推廣。需要自己去查資料,領悟學習中的精髓。因此,在學習新知識,自己要有一個目標,今天要掌握什么,學會什么方法,然后再考慮這方法還能有哪些應用等等。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以后,就要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利用數學的知識、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手段去解決問題。
第三,學習方法要恰當。首先,課堂聽講要認真,隨堂筆記要做好。與中學數學不同,大學數學的教學進度比較快,課時又少,而且課堂上幾乎沒有練習的時間,因此課堂聽講尤其重要。課堂上要緊跟老師的思路,就算暫時有個別地方沒聽懂也不要停滯,做個標記等下課再研究和老師、同學討論。現在教學手段大都是多媒體結合板書,而PPT播放的速度顯然比板書快多了,但這并不意味不需要做筆記。而是需要一點做筆記的技巧,切忌盲目的全部照抄。像概念、定理等書上都有的可以不用記,老師課堂強調的重點、難點及好的典型例題一定要記,特別是做題思路。其次,課后也要下苦功。大學數學內容較多,與中學數學不同,研究對象從常量轉為變量,僅僅靠課堂時間來掌握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課下及時復習、做練習,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問同學、老師。別急著做作業,要先把筆記整理好。當然這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抄抄補補,而是一個復習鞏固的過程。將課堂上的例題自己再動手做一點,定理的證明先自己獨立思考,再看書。可能會有跨學科的東西在里面,如果不太懂就要自己查資料去了解。比如元素法在物理上的應用,就要了解其中的物理背景。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將數學這個有力工具應用于各學科中。學中用,用中學,在應用中在檢查哪些地方掌握不好,再復習、練習,直至掌握,這樣用起來也就順手了。
總之,要學好大學數學,除了上述幾點外,一定要看清大學與中學數學的不同與聯系。采取多練、多想、多用的方法,堅持練習,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以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數學教育學導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張維忠.數學文化與數學課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3).
[3]季素月,錢林.大學與中學數學學習對接問題的研究[J]. 數學教育報,2000.11
[4]趙慈庚,朱鼎勛.大學數學自學指南[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