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熔煒
【摘要】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訓練思維,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說”是學生表達思維的過程。而傳統教師“說”的教學模式,違背了數學教學的目的和原則,改變了“說”的主體對象,從而降低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初中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說”。
【關鍵詞】初中 數學教學 重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38-01
一提到教學中的“說”,人們習以為常的以為是語文或英語教學的內容。而數學教學更多強調的是思考和演算。因此,長期以來,數學教學中,當學生對某個概念模糊或不會解題時,教師通常都是“直言相告”,似乎解決了學生的問題。但是仔細想來,這顯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原因就是教師未考慮學生對問題的所思所想就給予點撥,教師的指導很可能缺乏針對性。而要了解學生對問題的所思所想,較好的途徑之一就是讓學生“說”。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旨在拋磚引玉與同行們探討。
一、學生“說”對理解概念
數學的核心就是訓練思維,而數學的概念是開展數學思維的基礎。因此,徹底的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學好數學的主要途徑。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把學生能正確的敘述出概念,認為是學生已經理解并掌握了數學的概念。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為了能正確的敘述概念,大多數的學生都要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將數學概念一字不落的敘述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的數學概念,時間一長,學生幾乎就會忘記。并且死記硬背的方式會讓學生在日常的實際應用中出現很大的偏差。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說”對概念的理解來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數學概念,讓學生“說”出數學概念中的關鍵詞或語句,真正的理解和領悟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
例如,什么是不等式?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上的概念是,用不等號表示不相等關系的式子就叫不等式,從字面上理解,學生很容易想到的是不等號的概念“≠”,可能就會認為類似3x≠8y這樣,用不等號連接起來的式子。學生死記硬背概念,而沒有真正的理解。這里的“不等號”是除了等號以外的所有不等符號,常見的不等號有5種:“≠”、“>”、“<”、“≥”、“≤”。也就是說,例如4x≧9或是a+3≦-1+9等式子都叫不等式,其實這個概念的關鍵詞就是“不等號”,而很多學生光靠死記硬背不等式的概念,很容易會把不等號的意思與“不等號”混淆在一起。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仔細分析、講解數學中的概念,不要讓學生完全敘述概念,引導學生“說”對概念的理解,使得學生要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關系進行更深入的理解,才能算是真正正確理解了“不等式”這一概念。 但是如果教師沒讓學生“說”,教師就無法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并且在學生對數學概念的一知半解或者是模棱兩可的前提下,進行的后續教學也就自然而然的低效甚至無效。
二、讓學生“說”審題過程
審題主要是通過通讀題目,分析出已知和未知的關系,從而得到相關信息后解題。在數學學科中,做題是由審題開始,審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道題的結果。在日常作業或是考試后,教師讓學生分析錯題的原因時,大多數學生會認為是“粗心”。可事實上,學生解題出錯并非全歸于粗心,而是學生沒有一套好的審題方法。很多學生在審題時,常常出現漏看和錯看的現象,或實沒有完全理解題目。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只有讓學生“說”審題過程,將問題提出來,教師才能有的放矢地糾正和指導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做題效率。
例如,在“已知一個角是它的余角的 2 倍,求這個角的度數。”這道題中,以小明為例,他是這樣解的:
解:設這個角為 x,則它的余角為90°-x,
依題意得 90°-x=2x
解得x=30°
從這道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審題上出現了問題,題中是“已知一個角是它的余角的 2 倍”,當時我又讓學生重新細讀一遍題,學生才會知道錯在哪里,并且讓學生“說”是怎么審題的?然后我的學生說自己沒有仔細讀題。如果教師在發現學生的問題后,就馬上糾正、指出問題,正確的審題沒有讓學生的養成習慣,學生可能還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三、讓學生“說”思考中的困惑
初中的數學教學主要任務是加強學生解題的訓練。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在聽教師的講解的時候很明白,可是讓自己獨立解題時依然不知所以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聽教師講解時,學生的思維其實就是老師的思路,而老師的思路是建立在教學經驗之上,并且直奔主題,聽起來自然而流暢。但是從學生的角度上看,最重要的是解題遇到困惑時怎樣才能找到切入點。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說”出思考中的困惑,從而根據學生的困惑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指導。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說”的探究,讓我們知道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多“說”,從形式上看是語言的交流,實質是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說”,觀察和了解學生思維的方向和不足的地方,使得數學駕校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童莉. 初中數學教師數學教學知識的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柴改改.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