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華++高明
【摘要】研究生工作站是企業與高校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臺。本文介紹了依托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與東南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徐州煤礦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的優質資源對機械工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闡述了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以及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的特點,提出了通過企業自我挖掘、明確企業資源、深入高校調研、綜合雙方資源四方面針對性措施推動機械工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校企優質資源 專業碩士研究生 機械工程 中國礦業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是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依托骨干企業優質資源推進機械工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4Y05)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09-01
機械工程專業培養的專業研究生主要是以自然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機械過程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為了提高研究生專業素養及就業創業能力,目前相關全日制機械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用兩個階段培養模式,即第一階段進行課程學習,第二階段進行專業實踐,從而培養學生實踐研究和創新能力, 增長實際工作經驗,縮短就業適應期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實行“雙導師制”, 即每名碩士研究生由 1 名校內導師和 1名校外導師共同指導,并由導師根據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制定學生“個人培養計劃”[1]。為了讓畢業的研究生能夠適應企業的研發環境和文化等,江蘇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結合“政產學研用”模式,開展由企業申請設立、出資的研究生工作站建設,使其扎根在企業,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導師指導下的研究生團隊開展技術研發,服務于企業。目前研究生培養的模式制定和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設較好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實踐研究與創新能力,但對于機械工程專業的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將來工作中面向的對象廣、設備多、工藝復雜等特點,因此具有完善的科研試驗平臺、技術人員與組裝加工基地等優勢資源的企業作為研究生實踐的平臺,能夠更好地提高研究生的實踐研究與創新能力。
一、企業自我挖掘,系統了解自身具備的適合師生隊伍建設的優質資源
企業資源,包括工廠車間、機器設備、工具器具、生產資料等的實物資源、形成產品的生產制造工藝技術、設備維修技術等的技術資源、具有技術經驗的人力資源等。其中,人力資源是企業資源結構中最重要的關鍵資源。根據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潮流和高校課題組的研究方向,選擇專業對口、行業領先、企業資源豐富的優秀企業,能夠使高校指導老師、研究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企業的科研中。比如東南電梯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江蘇省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高新技術產品,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在復雜環境下特種電梯的設計、研發、加工與制造方面,具有優質的資源:完善的科研試驗平臺(斜行電梯試驗平臺、大噸位防爆電梯試驗平臺、門機可靠性試驗系統、鹽霧環境下的可靠性試驗平臺等)、掌握復雜環境下特種電梯研發的技術人員(大橋、礦山、核島、航海等復雜工況下的特種電梯技術)、成套的加工制造設備等,從而有效提高了高校師生投入研究生工作站工作的積極性。
二、明確企業資源,確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具體職能與研究方向
作為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設與管理主體,設站企業首先需充分認識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優質資源,比如企業擁有哪些科研平臺、現有技術產品涉及的領域、技術人員具備哪些工程問題解決的能力等。其次,通過前期的調研和考察,明確企業的資源是否能對高校師生的培養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通過與高校師生溝通,了解高校師生的需求,利用自身優勢(雄厚的加工制造能力、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和大型的試驗場所等)吸引高校師生參與,從而為企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最后,根據企業和高校雙贏的原則,制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具體職能與研究方向。比如,徐州煤礦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礦山專用設備的重點骨干企業,其產品涉及煤炭、冶金、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等各類礦山,該公司在研究生工作站設立之前,明確了自身產品的定位和研究領域,隨后與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溝通聯系,在企業與高校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研發下,在礦山大型提升容器及其輔助裝置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深入高校調研,明確高校師生優勢資源共同構建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明確了企業的優質資源和自身需求后,主動與高校師生溝通協商,掌握高校師生研究領域,對師生隊伍建設、研究生企業工作站等具體項目的落實進行意見的交流和討論,在高校相關部門的參與和指導下,促進研究生企業工作站的成立和有效運行。比如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有一部分師生從事礦山提升與運輸相關理論與技術的研究,若與提升與運輸相關企業結合,一方面能夠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為能夠培養符合我國機械工程自主創新需求的高級技術人才提供了新的平臺。徐州煤礦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在設立之前與高校師生交流,明確高校師生優勢資源,雙方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東南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在設立之前,同樣與高校師生交流,充分利用礦井提升與電梯提升相同的研究領域,將礦井提升的成熟技術運用到特種電梯上面,形成了防爆特種電梯技術、礦山特種技術等。
四、綜合雙方資源,形成高效的研究生企業工作站管理與激勵機制
高效的研究生企業工作站管理機制將有助于提高企業與高校師生投入的積極性,而投入積極性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雙方優勢下雙贏的程度。因此,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期間,首先,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技術需求提煉為研究課題,充分利用校企優質資源,依托研究生工作站,進行關鍵技術的攻關。其次,企業工作站為研究生提供研發所需的實驗平臺和技術人員的指導,為研究生培養的實踐環節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也增強高校工程項目的研發能力,實現高校整體科研水平的突破。最后,為保障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正常運轉,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需設立工作協調委員會,負責制定配套政策,保障進站導師和研究生必需的科研、生活條件,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為企業技術進步做出貢獻的研究生與導師給予表彰獎勵[2],形成高效的研究生企業工作站管理與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周紅康.雙導師制:創新型研究生培養的新機制[J].江蘇高教, 2006(5):91-93.
[2]敖永勝.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3):68-72.
作者簡介:
曹國華(1980.02-),男,漢族,江蘇吳江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機械系統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