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麟珺++李祖林
【摘要】考核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探究式”教學必須有合適的考核評定方式匹配。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教學過程中考核評定方式的不足。結合電氣信息專業課的特點提出在“探究式”教學中的考核評定應采取階段性考核,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倡多樣性的考核方式以及應該著重從應用角度考查學生知識掌握。
【關鍵詞】探究式 考核 過程
【基金項目】2013年湖南工學院探究式教學示范課程:“探究式教學應用于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探索”(B1304)、2013年湖南工學院教研教改項目:“浸入式”教學法在應用型本科電氣與信息類專業卓越工程人才培養中的探索(JY20132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13-02
一、 引言
以繼承知識為核心的演繹式教學法,整個教學過程完全由教師控制,學生參與度低,主要靠死記硬背掌握知識點。學生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缺乏積極性和創新性。注重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的電氣信息類專業教學過程中,僅依賴傳統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
上世紀80年代杜威首次提出在教學方法中采用“探究式”,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其目的在于教給學生科學的探究程序,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現存考核評定方式的不足
目前課程考核方式分為考查和考試兩種類型。考查課程主要根據學生平時表現給出最終評定結果,平時表現為作業完成情況,出勤率,課堂表現等。考試課程除了考慮學生平時表現,還會在課程結束后,以試卷形式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一)注重最終結果不注重過程反饋
在很多大學,一門課程除了作業和出勤率,沒有其他中間考核環節。而占比例最重的期末考試設置在課程結束后,因此僅僅依賴期末考試了解學生對這門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用不大。教師在課堂上鮮有跟學生互動,因此教師很難接收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學生因此也更注重期末對課程的突擊復習,以單純應付考試。臨考前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已經無法及時追蹤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師更無法做出適當的調整和改進。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未能及時解決,就會如滾雪球一般越累越多,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覺得跟不上教師所講進度,逐漸失去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學生自覺性普遍不是太高,如果是考查課則不重視該門課程,如果是考試課則臨考前再“抱佛腳”。因此現行考核方式僅有檢驗而無促進改善作用。
(二)注重學生掌握的知識而不注重能力
無論是考試還是作業大多停留在理論上的演算,學生通過機械記憶知識點和掌握幾種常見例題模式就可以獲得好的成績。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電路和系統可能受到內部噪聲和外部干擾的影響,還包括元器件個體差異性,所呈現出來的并不像教材上所敘述的理想情況,甚至會遇上一些教材上從未提及的情況。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作業和考試中不能很好展示。
(三)分數和等級評定沒有針對性
分數和等級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卻是籠統的。學生從評定結果僅能知道自己沒有得到針對性的評定,并不清楚自己具體在哪些方面不足。自然也就沒法得以及時的改正。
三、“探究式”教學考核評定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及時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考核和評定
教師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及時的給予評定和反饋有利于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遇到實際問題時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知識,有時還需要“探究”新的知識。跟學生交流對階段性學習效果進行總結,才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短處并改正,同時肯定他們的成績。這樣學生及時從教師那里得到了反饋和相應的指點,才可以保持繼續“探究”的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教師僅驗收最終結果,許多學生可能中途遭遇太多問題無法解決而喪失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僅從最終結果的優劣,教師也很難全面地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給出評價。
(二)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
電氣信息類專業“探究式”教學,離不開電路系統和產品項目的制作與研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任務難易程度不同,即使同一個設計任務,不同組之間選取的設計方案不一樣,以函數信號發生器為例:可以用ICL8038實現,可以用集成運放實現,也可以利用FPGA及DDS實現,因此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教學要求的知識點,還要掌握其他相關知識和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對知識有了直觀感受,學習了本專業科學探索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不必以作品達標為唯一標準。而更應注重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在整個團隊中做了怎樣的工作量,對知識的領悟與運用能力如何,對基本儀器與設備的操作是否熟練規范,電路板的工藝如何,學生能否提出有外延性的問題及觀點,能否在適當場合清晰闡述本團隊或者本人觀點……這些均可以作為考核標準。
由于人人都參與到探究過程,人人都有體會,只要對文章大綱給予適當指導,學生就能順暢完成論文報告書寫,而不是靠拼湊來完成漏洞百出的論文報告。
(三)注重考核評定方式的多樣性
自由交流和成果匯報是“探究式”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重要的考核參考環節,“探究式”教學強調人人都必須發言,通過觀察學生發言能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定結果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附以簡短評語比單純的分數和等級效果更好。每條評語都針對學生具體情況所寫,學生能感覺都自己受到了老師的重視,因此保持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能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優缺點。
電氣信息類“探究式”教學中許多問題需要學生分組共同解決。學生的考核成績必然應該由指導教師給出,但也可參考學生自評及同組人員評定。學生對自己的經歷和感覺描述更加精確,同時他們也能更好的了解同組同學的學習情況,他們之間的評價更能反映真實情況。
(四)著重從應用角度考查學生知識掌握
對于電氣信息類專業課,很多知識和技巧都是將來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應當更加關注學生是否能靈活運用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實際情景促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習過的知識和技巧與實際工作聯系在一起,激發他們針對實際情況提出并解決問題。因此在考核評定過程中,不應當僅限于看知識掌握和研究結果,還應看學生對知識和技巧的靈活運用程度。教師的正確引導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心理上就重視起來。他們會自然而然地關注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
四、結束語
本文總結了傳統考核方式不能及時反饋學生階段性學習效果,不能很好體現學生學習能力以及評定結果不具有針對性的不足。并且提出采取階段性考核,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最終結果,運用多樣性的考核方式并強調從應用角度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這些方面的改革符合“探究式”教學的特點,能夠更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晶. 網絡環境下多媒體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無線互聯科技,2013,6:215-216.
[2]趙怡.項目教學在電子信息專業實驗教學中的探討[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3,10:115-117.
作者簡介:
伍麟珺(1982-),女,漢族,湖南衡陽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數字信號處理,電子線路設計。
李祖林(1982-),男,漢族,湖南衡陽市人,碩士研究生,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信號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