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非一
在這個全民健身的時代里,跑步因方便、經濟、效果佳等優點,當仁不讓成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健身首選。許多上班族們因晨起趕時間、白天工作繁忙,只能把健身放在了晚飯后。經過一天的植物光合作用后,夜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比白天更高,所以在夜晚跑步,鍛煉的效果也的確不錯。
夜晚跑步的英文名為“Fun Run”,字面意為“快樂、自由、無拘束地跑”。工作一天的人們在夜幕下放松心身,盡情地揮灑汗水,健康又時尚。或許夜晚并不是最健康的運動時間,但對于白天工作繁忙的人們來說,無疑是個最理想的選擇,也因此成為當下流行的一項健身運動。
劉文輝副教授介紹說,夜跑不僅能幫助人們卸下工作的壓力、舒緩身心,還可緩解軀體性疲勞、強化心肺功能等。如果保持勻速的夜跑,那就屬于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可以有效鍛煉肌肉和身體臟器機能,加速新陳代謝,還有助于維持和恢復肌膚的彈性,改善暗沉的膚色等。
此外,晚間體力和肢體反應的敏感度與適應性往往能達到一天中的峰值,因此,跑步過程中容易引起的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的幅度會在夜跑中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反而對健康更有利。而且,適度的運動量還將會在運動2小時后產生輕微的疲勞感,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改善失眠。
五注意 一是跑前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宜在情緒過分高昂或低沉時勉強夜跑;二是注意夜跑的運動量,適合自己的最好;三要注意夜跑與晚餐前后的時間間隔,上班族不宜在晚餐前跑步;四是注意夜跑不要勉強,身體不適莫硬上;五是要注意同伴的感受,在不勉強自己的同時也要不勉強別人,畢竟鍛煉是個人的事。
五技巧 一是運動加量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二是要做拉伸,活動下手腳,熱身充分后才上路;三是整理自己的服裝,特別是鞋襪一定要舒適;四是運動后要喝些堿性飲料以補充體液;五是不要相信運動量是可以“補課”的,每天的運動別超量,“一曝十寒”的運動方式于健康無益,反而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盡管夜跑的好處很多,但仍需注意夜跑的安全問題。廖儒東副教授建議,夜跑大多是在夜晚進行的,這時外面天黑,若是不注意,很容易就會發生交通碰撞等危險,所以,夜跑者在裝備上一定要準備顏色比較醒目的,最好是各種熒光色的跑步裝備,這樣行人或車輛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正在跑步的你,及時避讓。如果沒有熒光色的裝備,也可以買“鞋面反光條”貼在運動裝及運動鞋上,總之,怎么醒目耀眼怎么穿,畢竟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林亮復副教授提醒,夜跑和我們平時在馬路上走路時一樣,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能闖紅燈、橫穿馬路,更不能跑到機動車道上,即便是在非機動車道跑步時,也一定要記得提前觀察路況,在沒有車輛和行人的情況下再去跑步。此外,夜跑時應盡量選擇一條明亮、往來車輛較少的路線,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如公園、住宅小區內等,但也不要一味為了追求人少路面空而選擇太偏僻、黑暗的小路。畢竟在人多的地方,一旦遭遇交通意外或運動意外,可及時求救。夜跑路面的平坦性也很重要,太過凹凸不平的路面更容易發生運動扭挫傷,所以并不推薦。
在上海科技館門前的廣場平臺、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等一些地標性的建筑里,幾乎每晚都能看到很多夜跑者。專家提醒,夜跑的時間不宜過晚,盡量在22點前完成,尤其是獨自跑步的女性夜跑者,超過22點就不要再出門跑步了,最好有一起夜跑的伙伴,遇到危險時要第一時間報警。此外,夜跑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
為了讓跑步變得沒那么寂寞,很多夜跑者會在跑步過程中佩戴耳機聽音樂。實際上,聽著歌跑步會讓夜跑的樂趣和意義大打折扣,不僅無法專心運動,大腦也得不到放松。
劉文輝副教授建議大家在跑步時盡量不要戴耳機:“夜晚視線本就比白天差,戴耳機一方面會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聽不到車鳴和行人的聲音。所以,戴著耳機跑步不但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而且也給伺機扒竊的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
如果一定要在跑步時聽音樂的話,最好選擇“夜跑專用耳機”。廖儒東副教授介紹說,夜跑專用耳機一般采用完全開放雙耳的設計,不會隔絕掉外界的聲音,隨時保持可聯系狀態。但他強調,即使是佩戴夜跑專用耳機,也最好選擇在校園操場、體育館周邊、森林公園等沒有機動車行駛的地方夜跑,一旦跑在有機動車在周邊行駛的馬路或街道上時,一定要第一時間摘下耳機,時刻保持對周圍環境的警惕。
夜跑前應注意天氣情況,若空氣中的PM2.5過高,即使戴上口罩也多多少少會把臟東西吸入體內。
另外,劉文輝副教授提醒大家,在夜跑時盡量少帶或不帶東西,如果要帶手機、零錢、鑰匙等必需品,可以買個跑步專用臂包來放置,綁在胳膊上既方便又安全。
女性夜跑者一定要挑選熟悉的路線,燈光照明充足,不要跑人跡罕至、缺少照明的路線。最好選擇有攝像頭的地方跑步,以免遭遇“咸豬手”等不良事件。
建議女性出門夜跑時攜帶一些防狼設備,如辣椒噴霧劑等小物件,攜帶方便,使用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