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婷
摘 要:“一帶一路”被寫進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之后,絲綢之路基金亦隨之成立,英法德意及韓國亦逐漸入亞投行,該政策的實行更好的改善了我國當下的出口問題,亦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同時也推動了國家經濟轉型。“一帶一路”屬于一個理念,其強調的是將亞洲貿易通道打通,為了實現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快速發展,更是我國未來社會經濟建設對外開放的重要綱領。此類理念主要是為了建設順暢的貿易通路,早期的實施目的是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構建交通設施,但其需要十分強大的資金支撐。本文分析了“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東盟貿易對GDP貢獻進行了實證分析,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可靠的理論性依據。
關鍵詞:“一帶一路”;廣西東盟貿易;GDP貢獻;實證分析
我國“一帶一路”構建主要是為了打通貿易通道,從而加強出口以處理產能問題,使得人民幣國際化,且借此增強我國對亞洲的影響力,從而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廣西對我國戰略發展十分重要,在其北部灣經濟區及西江經濟帶和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逐漸實現,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必不可少的政策,以此為基點實現國家戰略性全范圍覆蓋,這也是廣西地區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契機。因此,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東盟貿易對GDP貢獻的實證分析,對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很大推動作用。
一、廣西外貿發展狀況分析
1.進出口規模突破
廣西外貿進出口規模早已突破了400億美元,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的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可達405.5億美元,其增長速度為23.5%,且超額完成了自治區全年總體外貿增長目標,這比2013年增長了13個百分點。而其出口則達到了243.5億美元,其增長了大約30.2%;進出口量為162.2億美元,增長了約14.8%。這些數據都說明進出口總額及其加工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發展趨勢良好,再者是東盟貿易及機電與高新技術等類產品的出口量亦是持續提升。
2.外貿進出口總額提升
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已是西部12省的第三位。2014年的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速度為20.1個百分點,而出口增速也高出國內平均水平的24.1個百分點,廣西的進出口總額已經上升到全國17位。
3.邊境小額貿易水平提升
邊境小額貿易已經上升至全國邊境省的第一位,2014年的廣西發展均是沿著沿海地區進行的,這時整個自治區邊境小額貿易就創了新高,且全年的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出額達到了147.3億美元,該數值占到了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6.3%,顯然這已經超過了一般貿易水平。海關均是以特殊監管方式而展開的貿易,這時的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7.1億美元,其增長了大約1.2倍,是漲幅最大的一種貿易方式。
4.民營企業第一經營主體地位
廣西的民營企業第一經營主體地位較為穩固,著眼于企業類別而言,2014年的廣西民營企業的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14.5億美元,增長了大約31.4%,該數值比2013年增長9.1個百分點,其貢獻率可達67.2%,廣西的民營企業已是廣西外貿增長主要推動力。
5.“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增長趨勢強勁
著眼于貿易國別而言,2014年的廣西和世界165個國家及地區的貿易來往較為密集,且其比2013年多了5個,這時的貿易伙伴則更為多元化。東盟進出口的總額達到了198.9億美元,此時的增長為24.9%,且該增長趨勢已經持續了大約14年,也更好的保持了廣西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
6.廣西外貿創新高
該地區的北部灣及西江經濟發展帶動了廣西的外貿發展,使其外貿總額持續保持在新高狀態下。著眼于區域來講,雙核驅動可謂是廣西外貿增長最重要的支撐內容,2014年的廣西經濟最關鍵的推動力主要是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具體而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外貿總額十分突出,且6市的外貿亦是持續增長,而西江經濟帶進出口總額可達241.66億美元,且崇左及欽州的進出口增速都已經超過了40%。
7.進戶口商品結構優化
2014年的廣西進出口商品數量增多,機電產品出口大約為107.4億美元,同年增長大約45%,這大約占到廣西出口總額的44.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則為28.8億美元,這占到總額度的11.8%。
8.外貿轉方式及調結構缺失
廣西進出口規模不大,且其發展方面還有著更大的潛力。貿易對外貿增長的負貢獻,同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工作應不斷加強,出口產品層次偏低,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出現極大反彈,但是東盟貿易集中度太高,這時就增加了貿易摩擦風險,且民營企業規模持續變小,這也說明國際競爭力應進一步提升。
二、對廣西東盟貿易的建議
具體而言,廣西東盟進出口的發展應注重下述幾方面:更好的發揮廣西產業優勢,加強其重點產業的進出口量,比如重型機械等,以合理的目標來推動廣西對于東盟國家的出口量,廣西可利用貿易互補性來發展重點產業,近年的廣西機電出口產品為74.1億美元,其增長了大約27.3%,比同期廣西出口總額增長大約18.3%,廣西機電產品及相應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可謂是廣西東盟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再者是充分應用欽州及防城港等地區的地緣優勢,加強北部灣自貿區的建設,充分實現“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的共同發展,使得其間各項政策合理重疊,這里應強調廣西及東盟的貿易跨越式發展;應注重2010年之后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構建,要加強廣西對東盟貿易傳統行業的貿易,比如紡織業及服裝業等方面貿易。傳統行業貿易強調的是十分成熟的市場經濟,這也是促進貿易增長的主要推動了,且廣西出口紡織類的產品總額可達8.84億美元,其已增長大約37.9%,且該數值占到了同期廣西出口總額的4.73%。可以說穩定的貿易增長說明其經濟增長十分穩定,廣西具備大量熟練的勞動力,且該方面增長和勞動力成本使得東部密集型工業的逐漸轉移,這時的紡織業及服裝業規模被擴大,并能夠預估傳統產業貿易的發展趨勢。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激化,市場需求亦出現了不景氣的情況,國內的經濟增速十分緩慢,這些都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情況非常嚴峻,且貿易額增長速度持續回落,而廣西的外貿卻是逆勢上升,外貿規模亦在逐漸擴大,這時的外貿發展質量及其經濟效益也不斷提升。該政策的實行更好的改善了我國當下的出口問題,亦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同時也推動了國家經濟轉型。“一帶一路”主要是為了建設順暢的貿易通路,早期的實施目的是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構建交通設施,但其需要十分強大的資金支撐。廣西對我國戰略發展十分重要,這也說明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東盟貿易對GDP貢獻的實證分析,對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很大推動作用。本文對廣西外貿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并對廣西東盟貿易的提出了適應的建議,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可靠的理論性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寧.FDI、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5(08).
[2]劉國斌.“一帶一路”基點之東北亞橋頭堡群構建的戰略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5(02).
[3]申現杰,肖金成.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形勢與我國“一帶一路”合作戰略[J].宏觀經濟研究,2014(11).
[4]陳光春,蔣玉蓮,周柯.廣西—東盟貿易與廣西經濟增長的關聯性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3(08).
[5]呂余生.構建海陸交匯的新支點——廣西在“一路一帶”建設中的使命與戰略[J].城市觀察,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