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于翠 陳志顏 段 公 石彩云
(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中醫醫院內科,河北 大廠 065300)
加減抵擋湯聯合西醫常規治療2型糖尿病53例療效觀察※
陳于翠陳志顏段公石彩云
(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中醫醫院內科,河北大廠065300)
【摘要】目的觀察加減抵擋湯聯合西醫常規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3例予30/70混合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治療組53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加減抵擋湯治療。2組均治療4周后統計臨床療效,并觀察2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及空腹血糖(FPG)。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75.43%,對照組總有效率52.83%,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治療組治療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及FPG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對照組治療后證候積分、FPG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胰島素用量較本組治療前增加(P<0.05)。結論加減抵擋湯聯合西醫常規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確切。
【關鍵詞】糖尿病,2型;中西醫結合療法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性疾病。久病可引起心、腦、腎、神經、眼等組織病變。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據流行病學調查,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9.7%[1]。2010-11-2013-11,我們應用加減抵擋湯聯合西醫常規治療2型糖尿病53例,并與西醫常規治療53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全部106例均為我院內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3例,男22例,女31例;年齡34~75歲,平均(56.0±13.5)歲;病程2~13年,平均(7.02 ±5.44)年;體質量指數(BMI)(26.24±2.01)。對照組53例,男19例,女34例;年齡35~77歲,平均(57.0±7.2)歲;病程3~11年,平均(7.21±3.64)年;體質量指數(BMI)(25.84±2.20)。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采用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診斷標準[1]。
1.2.2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診斷為消渴。
1.2.3排除標準①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②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③合并有嚴重心、腦、肝、腎、血液等其他疾病者;④過敏體質者;⑤因藥物(激素等)或其他內分泌疾病(庫欣綜合征、肢端肥大癥)所引起的糖代謝異常者;⑥其他不能完成研究者。
1.3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藥物治療以30/70混合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甘舒霖30R,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30004),初始劑量0.3 單位/(kg·d),早、晚2次皮下注射。根據血糖情況調整劑量。
1.3.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加減抵擋湯。藥物組成:法半夏9g,生白術12g,水蛭6g,桃仁10g,熟大黃15g,茯苓20g,陳皮10 g。日1劑,煎取藥汁200 mL,于午餐后頓服,煎藥統一采用我院煎藥室北京東華原全自動煎藥灌裝機。
1.3.3療程2組均治療4周后統計療效。
1.4療效標準顯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2]。
1.5觀察指標觀察組2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及空腹血糖(FPG)變化。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及FPG比較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及FPG比較 ±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P>0.05
由表1可見,治療組治療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2組治療后F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證候積分、胰島素用量及FPG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對照組治療后證候積分、FPG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胰島素用量較本組治療前增加(P<0.05)。
2.2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2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范疇。在病機上多認為屬虛,分型多為氣陰兩虛、陰虛燥熱、脾腎兩虛等。消渴為津液運化失常所致,痰與瘀均源于津液,又作為致病因素而加重津液運化失常,痰瘀又易化熱,耗傷陰津。加減抵擋湯方中水蛭、桃仁活血通絡,桃仁破血行瘀,潤燥通便,共為君藥;白術、茯苓益氣健脾利濕,法半夏溫化痰飲,又有和胃泄痞功用,熟大黃活血解毒,祛瘀生新,共為臣藥;陳皮理氣健脾,調中化痰,為佐、使藥。全方共奏祛瘀活血通絡、健脾化痰利濕之功?,F代藥理研究表明,水蛭具有抗凝、抗血栓、抗腫瘤、保護內皮細胞、腦保護、抗纖維化及抗炎作用[3];桃仁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其水煎劑及提取物還有一定的抗菌鎮痛、抗炎、抗過敏及抗腫瘤等作用[4];熟大黃有抑制炎癥,改善血淤狀態,糾正代謝紊亂作用[5];生白術有免疫調節、抗衰老及降糖作用[6];茯苓具有利尿、免疫調節、保肝、抗腫瘤、抗氧化、抗炎及抗病毒等作用[7];陳皮有抗氧化、抗過敏、強心及抗腫瘤作用[8]。
本研究結果顯示,加減抵擋湯配合胰島素能夠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證候,減少胰島素用量,降低空腹血糖,療效優于單純胰島素治療,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5.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3]楊洪雁,杜智恒,白秀娟.水蛭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2,43(3):128-133.
[4]趙強,李瑩,孔令升,等.桃仁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8,28(2):56-59.
[5]鄭峰,周明學,徐浩,等.活血解毒中藥對穩定期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標記物及血脂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9):1153-1157.
[6]劉思貞,邵玉芹,祝希嫻.白術藥理研究新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1999,10(8):634-635.
[7]梁學清,李丹丹,黃忠威.茯苓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0(2):154-156.
[8]歐立娟,劉啟德.陳皮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6,17(10):787-789.
(本文編輯:董軍杰)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4.028
作者簡介:陳于翠(1982—),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587.105;R587.1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619(2016)04-0571-02
(收稿日期:2014-06-26)
※ 項目來源:河北省2013年廊坊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自籌經費項目(第二批)(編號:2013013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