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事業單位要對財務管理理念不斷更新,對管理體系之中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才能使事業單位的發展滿足我國經濟環境的發展要求。如果財務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將促進事業單位經濟活動規范性的提升,從而使事業單位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目前來看,我國的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所以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急需改善,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與浪費,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事業單位不斷向前發展。本文對目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管理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2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缺乏固定資產的專項管理措施
事業單位中有很多固定資產,通常情況下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與應用,出現問題的情況較多,特別是在計價和核算方面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經常出現單位的實際支出情況與賬面記錄不一致,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事業單位沒有針對財務管理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多數情況下實際支出與賬面數據存有較大差異,財務資金狀況與使用情況不相符,固定資產流失較為嚴重,對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影響較大;雖然事業單位實際資金存在數量與賬面記錄數據相符,且實際物品也以某種形式存在著,但是物品的實際報價金額卻與物品本身的價值存有較大差異,物品的記錄價格往往高出物品本身價值的很多倍。特別是單位用于辦公的車輛和一些辦公自動化用品,使用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耗,無形之中造成了單位財產的損失,并且在賬面記錄上還比更換時所花費用高,賬面數據的記錄情況與實際耗損情況不符。
2.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我國事業單位的主要職能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機構的運行主要依靠財政撥款來實現。每年國家財政部門都向事業單位進行撥款來保障公共服務的正常進行,事業單位需要采購運營所需的各種設備,但是由于采購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重復采購的浪費現象經常發生。購置來的設備作為國有資產,應用頻率不高,設備使用不連續,閑置時間過長,這些設備通常會以過快的速度被淘汰,這充分暴露了事業單位對資金的使用效率過低的問題。
3.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之道,內控監督力度不足
我國事業單位中所涉及的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預算資金管理;二是收支款項的管理;三是年終賬目的清理與結算。財務管理項目雖然只是包括了這三個方面,但是具體管理事務卻較為復雜,再加上我國的事業單位又不具備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內控監督力度不足,因此這幾方面的管理效果不佳,與預期相差甚遠,一些有預算的專項資金并沒有按照相關的標準去使用,針對來往款項的管理也不嚴格,對賬目進行管理和更新的制度并不完善,經常有死賬出現,年終清算時有些款項去向不明而使清算結果變得模糊,使財務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4.風險意識防范意識較低,效益意識缺乏
事業單位在財政方面享受國家撥款,往往不需要自負盈虧,因此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所具有的風險意識都比較薄弱,以為單位的運營不會受到財政方面的壓力,就算是運營不善有損失也是政府承擔,所以風險防范意識并不強烈。同時,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主要負責部門效益意識不強,這是因為事業單位的工作職能通常是為公眾提供服務,其社會效益很難有定量的評價標準,一些管理人員忽視了自身以及單位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對社會效益更是采取漠視態度。
5.預算執行不嚴格,缺乏應有的約束力
事業單位正常運營所用的資金大部門都是來自政府的撥款,所以事業單位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往往不夠謹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上一問題中所說的風險意識淡薄的影響。事業單位財政管理人員沒有足夠的風險防范意識,并且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不考慮是否有風險存在,所以對于資金的使用缺乏約束,往往超支現象嚴重。一些事業單位不能有效的區分項目支出和基本支出,那么通常會造成項目支出被挪用來填補基本支出的缺口。由于大部分事業單位對于科研項目的資金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常常存在用于科研的資金被挪用的問題,導致科研資金被浪費,科研項目難以完成的問題。
二、如何改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加強績效預算,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1)加強前期預算編制工作
要想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有效提升,那么加強前期的預算管理勢在必行。針對預算管理,對前期的預算編制需要加強和完善,從而促進績效預算的提升。在事業單位中,預算編制包含的內容較多,如事業單位運營的所有經費收入和支出編制,事業單位負責財務管理的部門需要針對本單位的實際運行情況對各項財務收支做好規劃。在預算編制制定完成之后,需要將做好的預算方案交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之后方可實施。要使預算編制得到加強和改善,就要提升預算方案的科學性,將方案中所涉及的各項預算支出都做到盡可能地詳盡。
(2)建立獎懲機制,確保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
由于事業單位大部分工作人員責任感不強,對此應該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對于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單位實現預算目標的個人或是部門給予獎勵,而針對那些沒能按照要求完成本職工作或是在實現預算的過程中阻止工作正常進行的人員進行處罰。實行獎懲機制能夠促進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使得預算目標能夠按要求完成。
(3)科學評價預算體系,積極總結經驗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提升效益意識,確保預算能夠按照方案執行。同時,在預算方案制定的過程中要注意其科學性和準確性,這就需要事業單位對此有相應的科學評價體系,能夠對預算方案的科學性做出評價。通常情況下,事業單位對預算方案的評價是應用投入產出比進行的,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強化企業內部運營的成本效益觀念,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積極總結經驗并吸取教訓從而提升單位效益。
2.加強資產管理,提高單位運行效率
若想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得到切實的改善與提升,加強資產管理至關重要。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將資產之間的預算聯動工作落實到位。預算聯動工作是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應該將現有資產作為聯動基礎,然后對增值資產以及預期收益做出合理估計,從而促進事業單位運營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時,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要認真負責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做好詳細記錄,這樣方便單位的管理人員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掌握和管理。如果資金使用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也可以及時發現解決。
其二,對國有資產的配置要加強審批程序。每一年事業單位都會根據當年的運營情況,對下一年的預算提出可行性方案,然后將做好的預算計劃上報給上級的主管部門進行審批。事業單位還應該嚴格遵循與國有資產有關的相關審批程序,這樣才能使財務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使預算方案順利實現。
3.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范單位行為
事業單位首先應該建立切實可行的定額體系,但是在制定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財務標準與可用資產之間的適應性,使之構件的體系合理可操作性強。如果體系的制定與單位的可用財務資源之間沒有良好的適應性,就會造成事業單位的資源浪費,預算方案不能完成。
其次,事業單位應落實財務考核和費用控制工作。若想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順利開展,必須對財務支出做好良好規劃。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財務支出做好規劃,從而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費。因此事業單位可以根據資金的使用情況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從而督促員工合理使用資金,按照預算方案執行,特別是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要嚴于律己,杜絕鋪張浪費,對預算工作的合理性做好控制。
4.構建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增強事業單位防范財務風險能力
事業單位若想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就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對資金風險有嚴格的把控。對資金風險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構成,分別是使用情況、資金配置以及負債。因此風險防控目標要以事業單位具體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結合本單位原有的防控制度進行調整和改善,在預算方案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進行調整,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對不可預知的風險做好有效防控。
其次,作為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應該具備一定的風險控制意識,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因為在事業單位中,資金的使用情況主要受財務人員支配,如果財務人員沒有較強的風險防控意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非常不利。所以需要財務人員認識到自己是否具有風險意識將對單位的財務情況有很大影響。針對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做到嚴格監督與把控,將資金的使用風險降到最低。
三、結語
分析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進展情況,其中包含許多問題,但是這可以通過方案變革、加強監管、健全制度、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來改善,使財務管理工作向著長遠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我國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谷秋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活力,2009,(4).
[2]樊汝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研究,2009,(6).
[3]黃瑞金,楊敏,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J].現代審計,2009,(2).
作者簡介:王 娟,東港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