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萌
[摘要]早在黨的六中全會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需要將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覺包含在內,而文化自信與自覺也是“價值體系”構建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明確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我們黨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探索中凝練出的中國當代的核心價值觀。現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興國之本,更是文化強國的重要體現。而在該種環境背景之下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化自信、自覺,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實際內涵著手進行分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其他兩者之間關系予以初步探討,以期為后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以及文化自信、自覺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論方面的參考依據,更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關鍵詞]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0-0009-02
通常來講,一個國家要想實現富強以及穩定,往往需要通過統一的價值觀將人民群眾強有力地凝聚在一起,進行國家建設。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論述,指明了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思想武器。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強化大眾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覺,更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實現全民素質的有效提升。
一、初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內涵
(一)文化自覺內涵
通常來講,文化自覺指的是政黨以及民族基于文化層面上的覺醒以及相應的覺悟。一般文化自覺展現的是政黨以及民族將文化對于國家發展作用實際的提高,同時對于文化內在認識予以增強,在此基礎上有效發展并推行文化。具體是指政黨以及民族對于文化基于歷史進步作用是否能夠正確認識,是否能正確把握文化的內在發展規律,是否能夠肩負文化發展的重任。可以說,政黨以及民族對于文化自覺的內在認識,真正影響到了文化的后續繁榮,更加影響到了政黨民族未來的發展命運。[1]而文化自覺之所以具備上述影響力,內在原因是文化自覺從其本質上講源于眾多文化建設所具備的強大精神力量,更源于這些文化建設對于文明社會以及進步社會的熱切追求。因此,文化自覺也就成為了文化繁榮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文化自信內涵
通常來講,文化自信指的是政黨以及民族基于文化層面上本民族文化予以的價值肯定,[2]展現的是對本民族文化內在生命力的堅信。可以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著文化自信以及包容開放的氣度,也正因文化方面的自豪感,進而才能形成現今輝煌燦爛的優秀文化。站在歷史層面上講,近代由于國家的內外憂患不斷,加之社會長期處于艱難轉型的過程中,因此近代階段的社會大眾往往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不具備科學以及理性化的良好認知,進而展現出了對于本民族文化的不夠自信或者是過度自大,無論是文化上的自大還是自卑,都對民族文化的良好發展有著消極的影響;站在現實層面上講,如今世界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在該種環境背景之下以成熟心態著眼于本民族文化就顯得至關重要,尤其是以成熟的心態反思本民族文化勢在必行。而充分提煉以及有效挖掘我國民族文化并具有相應的文化自信,則是新時期國家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的關鍵所在。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價值觀本質上講屬于哲學范疇之內。以一般意義層面上而言,是利用實踐進行世界改造而展現出的一種價值論和認識論,更是人類對主體予以認知和價值判斷的重要過程。而價值觀按照其地位的不同可以分為這樣兩大類,一類是核心價值觀,另一類就是一般的價值觀。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觀體系,而其中各種價值觀的地位是不盡相同的:我們所說的一般價值觀在整個社會價值觀體系中居于從屬地位;而核心價值觀在整個社會價值觀體系中則居于統領和主導地位,這類價值觀統領和引導著其他處于從屬地位的價值觀,這就是核心價值觀。一般的價值觀所體現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僅僅是關于社會某個領域或方面的;而核心價值觀則體現了這個國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普遍的基本價值理念以及文化精神追求,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則。
可以說,每一個民族、國家均具有自己相應的核心價值觀,同時,在不同歷史階段以及不同發展進程中所具備的核心價值觀也不盡相同。著名政治社會學者帕特里克曾提到:“眾多的歷史表明,民族內在覺醒最重要的體現是在價值觀上,價值觀能夠為政黨提供強大的支持力量,反之,政黨強大與否也與價值觀息息相關。總之,社會進步首要的條件不在于政治的進步,而是科學價值觀的有效構建。”而這里面所說的就是核心價值觀的作用。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長期遵守和秉承的、反映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規律的價值觀念,和廣大民眾普遍遵循的根本準則,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中逐步探索、發展和形成的。
就當前來講,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我們黨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探索中凝練出的中國當代的核心價值觀,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這24個字所體現的12個價值理念,體現了國家目標、社會取向、個人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層次地反映著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準則,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的行為指向和行為準則,也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強大的思想武器。
二、探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間的內在關系
(一)文化自覺的提高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一般來講,核心價值觀反映的是民族國家文化本質以及文化精神,體現的民族發展的重要精神脊梁,更是國家能夠穩定的核心凝聚力。而我國只有大力培育和踐行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才能在全社會中形成統一的道德規范以及共同理想。而文化自覺從其本質上講,則是價值認同的一種表現,更是國家以及民族構建核心價值的源動力。如果一個國家、民族缺少該種根植于人民深層心理層面的文化傳統,那么也就沒有所謂的文化自覺,更不會形成相應的核心價值觀。因此可以說,正是有了文化自覺,才能夠為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在全社會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不是朝夕即成的,要使社會全體大眾達成普遍的共識,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文化自覺則從內在屬性上歸屬于文化認識論范疇之內,體現的是對文化發展以及變遷規律本質的實際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是需要在將優秀民族文化予以良好吸收、凝練的基礎上展現出的社會實踐成果以及發展成果,因而,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程中更需要清晰認識到文化自覺的重要性。
(二)文化自信的增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保證
現今世界發展較為快速,世界經濟格局也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而在該種環境背景之下,我國的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國門,展現在世界大眾眼前,就需要對自身文化予以特點上的全面認識。尤其是需要對自身文化中具備的長處保持堅信以及肯定的態度。[3]此外更加需要對現今文化狀態予以有效認識,對于自身文化的未來發展設定方向。
現今在全球化經濟良好推進的背景之下,社會主義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的較大挑戰,可以說,我們傳統的價值觀念正在接受著西方價值取向在各個方面的不斷沖擊。而無論是挑戰又或者是沖擊,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社會大眾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予以了認同弱化,這對于踐行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較大的阻礙作用。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影響和交流愈加深入,雖然能夠吸收大量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但是也需要對自身的傳統文化有較強的自信心。而強大的文化自信則從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們本民族核心價值觀地位的穩固和順利的踐行,更有利于我國社會群體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時候能夠以理性的眼光合理對待,并在此基礎上對自身文化予以缺失補充以及優勢發揚。此外,文化自信更能夠促使社會主義文化在面對眾多西方文化時,能夠將消極以及錯誤文化思想予以摒棄。[4]最終,通過文化自信不僅將社會群眾以及黨員凝聚起來,而且還能夠促使社會大眾以及黨員進行正確的科學價值判斷,這對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從上述角度來講,文化自信的增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保證。
(三)文化自信及自覺提高的過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統一的
文化自覺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奠定堅實基礎,而文化自信則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保駕護航。此外,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程中,同樣也進一步加深了社會大眾文化自覺,促使社會大眾以及黨員對于我國文化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文化聚集力以及吸引力的大大提高。與此同時,也同樣能夠進一步提升社會大眾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在現今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之下,對于我國實現文化自主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其實與增強文化自信以及自覺的內在過程是統一的。通過較強的文化自信以及自覺,進而能使中華文化繁榮下去,并將其推出國門,被更多的西方國家所真正認知。而這也需要我國人民能夠避免文化自卑心理,當然更不能出現文化自大的狀況。[5]此外還需要回避文化虛無傾向,并對傳統文化予以科學良好的認知。在除舊布新的基礎上,對我國現有文化進行良好轉化以及有效變革,最終使中華文化能夠全面地健康發展。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才能實現文化自強,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踐行當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綜上所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的興國之魂,而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程中,必須對文化自信以及自覺有著充分的認知以及有效的研究,通過增強文化自信與自覺,最終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最終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印亞軍,徐惠忠.文化自信: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23-26.
[2]李祖平,安小文.紅色文化自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覆蓋——基于文化軟實力視域[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6.
[3]陳澤環,馬天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講話的體會[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4(07):55-60+92.
[4]李陽,仰瀅,劉良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研究——基于文化自覺的理論視角[J].教育評論,2015(11):98-100.
[5]李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J].理論與當代,2012(12):10-12.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