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慧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網絡環境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環境構成之一。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無論是通信還是生活娛樂、辦公活動中,網絡已經成為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時,網絡環境以及互聯網設備也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網絡環境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更多的共享資源,網絡作為一個重要的資源共享平臺。在音樂作品的共享方面,它為用戶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在音樂作品共享的同時,作品的版權保護再次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本文就從網絡背景下的音樂作品范圍界定及特殊性出發,首先分析了網絡背景下音樂作品著作權保護現狀,其次介紹了網絡背景下音樂作品著作權的變化,最后提出了網絡背景下的著作權保護路徑。
[關鍵詞]網絡背景 著作權 保護 音樂作品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0-0029-02
音樂作品有著廣泛的受眾,音樂作品只有受到著作權的保護才能夠成為作品。對于音樂作品的創作者而言,作品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作品得到廣泛的傳播,能夠帶給作品創作人更多的利益,這種作品利益的保證對于著作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網絡環境之下的作品傳播侵權行為也不斷出現,對于音樂作品的創作者來說,作品權益的維護便顯得十分重要。
一、網絡背景下的音樂作品概述
(一)網絡背景下的音樂作品范圍界定
網絡背景下,音樂作品的范圍不僅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音樂作品,同時,一些錄音作品也包含在內,錄音作品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音樂作品處理方式,但是在網絡環境中,很多錄音作品也包含了大量的內容,在傳播方面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發展,以及錄音作品的音樂處理手段的日漸增多,錄音作品的整體音樂創作水平也在相應提升。因此,如今在網絡環境中,涉及到的所謂音樂作品中,音樂作品的包含范圍已經大大拓展,不僅包含傳統的音樂作品,錄音作品也包含在內。同時,在版權保護方面,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音樂作品,同時還增加了錄音作品的版權保護方面的內容。
(二)網絡背景下的音樂作品特殊性
在網絡背景環境下,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顯得更加重要,由于網絡環境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平臺,音樂作品的傳播力更強,傳播渠道更加廣泛,傳播受眾也不斷增加,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好音樂作品的版權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網絡提供的大環境讓音樂作品的存在表現出一些獨特的特點。
網絡環境之下的音樂作品與傳統的音樂作品的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不同點,雖然都是音樂作品,但是,網絡環境下的音樂作品是對傳統音樂作品的數字化處理之后的表現形式,互聯網環境下的作品是采用數字技術對音樂作品進行組織、加工儲存等,并實現對音樂作品的數字化解讀后呈現出的新的表現形式,而這些都是傳統音樂作品中所不具備的。數字化的音樂作品相比于傳統的音樂作品而言,其傳播的方式更多,數字作品借助現代化的傳播技術能夠更快、更廣泛地進行傳播,而這是傳統音樂作品所不具備的特點。同時,由于這種數字化形式下的音樂作品在傳播過程中更加便捷、傳輸更加方便,因此,也為作品的版權保護埋下了隱患。當前,網絡環境中各種技術手段不斷發展、更新,數字化的音樂作品被復制甚至破壞的機會也就相應增多了。傳統的音樂作品由于沒有數字技術的分解、組織、儲存過程,因而在交互性傳播方面的優勢不明顯。但是由于網絡大環境的開放性特點,數字化的音樂作品很容易成為被復制的對象,嚴重情況下,在數字音樂作品的傳播過程中,這些作品還容易遭到破壞和篡改,直接侵犯著作人的版權,影響到作品的完整性,對于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是不利的。
二、網絡背景下音樂作品著作權保護現狀
音樂作品是文化作品的重要構成部分,網絡化的社會背景下,音樂作品的版權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如何更好地實現對音樂作品的保護,法治層面的對策顯得尤為重要。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網絡音樂作品的傳播。為了更好地實現對這種作品的全面規范和保護,做好相關的立法司法保護是重要的著作權保護途徑。
(一)立法保護的現狀
當前,我國對于音樂作品的立法保護工作已經開展多年,具體來看,國家在立法方面的保護主要表現在幾部法律上。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包括《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侵權責任法》,這幾部法律中,對于有關音樂作品的法律保護以及版權保護的要求比較詳細,同時,對于一些影響到音樂作品的權利問題進行了立法規范。通過對現行的幾部法律的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我國相關法律對于音樂作品版權保護的內容主要涉及幾個方面:音樂作品與錄音制品的概念;音樂作品著作權人的專屬權利,這其中涉及到的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手段以及廣播權和發行權等,都是涉及到網絡環境中的音樂作品版權保護工作的。此外,相關法律中涉及的內容還包括與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相關的規定,以及錄音制作者權和表演者權的規定等。
復制權,是涉及到網絡環境中音樂作品版權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現行的法律中,《著作權法》對復制權進行了說明,這一法律對于復制權的定義為“復制權是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從這一定義中不難看出,這種定義針對的是傳統的音樂作品,對于網絡環境中的音樂作品而言,復制已經不僅僅限于該定義中涉及的手段。網絡環境之下,人們對音樂作品的復制手段表現在上傳、下載、瀏覽等行為。上傳、下載屬于無形的永久復制;而瀏覽背后的“復制”不僅是無形的,還是臨時的,稱為臨時復制。無形的永久復制屬于復制權的控制范圍現已達成共識,但臨時復制是否也屬于復制權的控制范圍,爭議卻比較大。因此,這方面的立法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深化。
在音樂作品版權保護的立法方面,關于信息網絡傳播權和廣播權的規定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信息網絡傳播權是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網絡傳播權,主要是指用戶通過無線的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這種傳播方式也影響著音樂作品的傳播。在版權保護中,我國對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界定和要求并不完全規范,同時,關于廣播權的保護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二)司法保護的現狀
網絡環境中的音樂作品,司法保護也是保護其著作權的一個重要內容。當前,我國網絡傳播環境比較復雜,復雜環境下的網絡傳播工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司法保護就成為做好網絡版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的網絡傳播環境中,著作權的保護工作開展還存在一定的不到位的地方。
目前我國對于網絡環境下音樂作品版權保護呈現出一些明顯的特點,很多涉及網絡傳播過程中對音樂作品造成的侵權問題,往往在司法途徑維權過程中,受侵權方在訴訟過程中取得勝利,但是對于受侵權方的賠償啟動往往很難。對于音樂作品的版權所有方來說,一旦出現侵權行為,往往需要進行長時間、高成本的維權活動,這對于很多受到版權侵害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此外,目前網絡傳播環境的復雜性特點,催生了很多侵權的新手段,侵權者在對音樂版權著作方進行侵權活動時,往往手法更加隱蔽,侵權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侵權行為的發生往往需要更加有效的司法手段來進行干預,提升司法保護的效率。
三、網絡背景下音樂作品著作權的變化
網絡環境的不斷發展給我國音樂作品版權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網絡帶來的是傳播環境的變化,傳播手段也相應的有所改變。
從復制權上來看,傳統的復制權僅僅局限在印刷、復印等手段,但是新的網絡傳播環境發展之下,對于音樂作品的復制權有了新的定義,將音樂作品進行錄音復制、做成音樂制品,以及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對音樂作品進行復制,都在復制權的表現形式之內,由此可見,網絡環境下,音樂作品的復制權涉及范圍有所拓展。
除了復制權等權利的拓展和新增加的內容,在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中,一些新的權利的增加也是當前音樂版權的發展表現。
例如,由于互聯網環境的變化,信息網絡傳播權作為一項新的權利出現并發展,這是著作權保護中的一種新的權利內容。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從信息傳播權的特點和權利內容上來看,這是完全針對網絡音樂作品傳播做出的權利劃分,是帶有現代化社會網絡傳播性質特點的音樂版權新內容。
四、網絡背景下的著作權保護路徑
當前,網絡環境的發展不斷更新和完善,網絡環境下出現的傳播新動態和新形勢對各種傳播信息內容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在網絡傳播的環境里對音樂作品的版權進行規范和保護,就成為著作權保護工作的一個重點內容。具體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救濟制度
法律制度上的完善,是音樂作品版權保護工作開展的立足點,也是保護版權的重要途徑。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是音樂作品版權保護工作中最重要的方式。當前我國音樂作品版權的保護工作面臨的維權壓力較大,在維權訴訟中,訴訟成本高、訴訟執行力度不足等情況對于很多維權者而言都是重要的壓力。
在美國的《跨世紀數字化版權法》對于網絡版權侵權救濟的規定占有突出的地位,該法律規定,對于規避技術措施、破壞權利管理信息的問題,可以下達臨時性和永久性的禁令,查封與侵權行為有關的任何設備和產品。對于網絡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來說,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網絡侵權成本,對于被侵權方來說也是一種支持和保護對策。
此外,國家在法律層面要針對性地進行法律補充,制定出專門針對網絡版權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規范并整合相關的法律制度,對于網絡侵權的相關行為進一步出臺有針對性的法律條款。
(二)整合廣播權與信息網絡傳播權
隨著新的《著作權法》的修訂,涉及到音樂作品版權中的廣播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成為一個研究的重點。如今,在三網融合的發展背景下,不同的傳播平臺掌握著不同的技術和傳播方式,因此,對于音樂作品的傳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廣播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發展可以向著同樣的方向來進行整合管理,這樣能夠更好地規范網絡信息的傳播,對于各項權利的實現也有重要意義。
(三)加大賠償力度
音樂作品版權保護問題方面,未來從立法角度還需要進行賠償力度的規范。當前由于互聯網環境下網絡傳播對音樂作品版權的侵權賠償額度較低,因此,侵權成本低下的情況下,侵權行為的不斷出現也是造成網絡傳播侵權行為多發的原因。未來,在我國著作權保護相關的法律中,要針對當前我國網絡環境中音樂作品侵權行為的發生發展情況進行適當的侵權成本調整,加大賠償力度,讓互聯網環境中的侵權成本提升,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侵權行為進行遏制。
五、結束語
網絡環境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便利,但是與此相伴而生的是各種音樂作品侵權行為手段的增多。未來,國家發展中要重視對侵權行為的法制性規范,加大賠償力度,完善相關的法律救濟制度,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相應的著作權包括的內容進行調整、整合,這對于網絡傳播的著作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異,張鐵男,殷健.論網絡音樂作品著作權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75-78.
[2]梁棟.網絡環境中音樂作品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數額的計算[J].法制與社會,2011(19):105-106.
[3]王月明.網絡環境中音樂作品著作權訴訟問題研究[J].出版廣角,2015(14):82-83.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