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攀
“班子強了,規劃好了,樹苗栽上了,兩三年后,這里就是一片綠油油的油茶基地,虧得我們的第一書記。”瞄準最短板抓黨建促發展,第一書記來后讓黃石市洪口村的村民臉上寫滿了希望和自信。
近年來,黃石市堅持大員上陣,“靶向”選派,嚴格管理,確保了第一書記水平第一高、業績第一優、評價第一好。
大員上陣 有諾必踐
“總裝機容量50兆瓦,總建設面積1600余畝,總投資約5億元,電站建成后可運行25年,預計產值14億元,項目建成后不僅有利于陳如海村加快奔小康步伐,而且有利于我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這是大冶劉仁八鎮陳如海村第一書記、大冶市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羅璞交出的踐諾“成績單”。
今年以來,黃石市堅持“大員上陣”,“一把手”既“掛帥”,又“親征”,重點選派279名市、縣直部門單位書記、局長擔任第一書記,實現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建檔立卡村、經濟空殼村(以下簡稱“三類村”)全覆蓋。同時另安排一名任職時間較長的副縣級干部、縣級后備干部、單位重點培養對象、全市“年輕干部成長工程”培養對象或機關缺乏基層工作經歷的優秀干部等擔任工作隊長,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強力抓,工作隊長直接抓、用力抓,“第一書記+工作隊長>2”的工作模式,既增強了工作力度,壓實了責任,又鍛煉了隊伍,確保了實效。
“加強‘兩委班子建設,做好6戶無房或土坯房改造,村莊綠化率達到85%。”這是該市大王鎮八祥村第一書記、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查俊華在村務公開欄上張貼的公開承諾。
該市在要求第一書記完成撰寫一份村情報告、制定一個發展規劃、記好一本民情日記、上好一堂主題黨課、參加一次民主(組織生活)會、開展一次宣講教育群眾活動、幫扶一戶困難群眾、引進一個發展項目、辦好一件實事好事、組織一次述職評議等“十個一”具體工作基礎上,要求第一書記結合駐點村實際,圍繞為群眾辦好事實事進行公開承諾,承諾內容要求具體、能操作、可量化,承諾張榜公布,并定期公開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共為“三類村”投入幫扶資金和物資2800多萬元,幫助引進或培育發展項目438個,為群眾興辦實事843件。
“一口唾沫一個釘,有諾必踐。只要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就能用實際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點贊。”這是該市一名第一書記在民情日記上寫下的真實感受。
“靶向”選派 瞄準“短板”
選派第一書記關鍵在精準,核心在精準。黃石市在選派第一書記時,不搞“拉郎配”,而是堅持問題導向,精確瞄準最短“板子”, 統籌考慮派出單位職能優勢及下派干部的專業特長、個人閱歷和性格特點,因村制宜派能人,讓“黨政干部到軟弱渙散村、經濟干部到窮村、政法干部到亂村、技術干部到產業村、改非干部到原籍村”,確保第一書記選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我也滿意,他也滿意,老板也滿意,我們雙方都很順利地讓事情過去了,所以我非常感謝。”當陽新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汪海將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結果送到駐點村村民程時漢手中時,老程激動地說道。
長期以來,該市陶港鎮程法村由于村情復雜、民心不齊、干部不力,發展相對滯后。針對這一情況,黃石市選派陽新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汪海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到村后,汪海立即摸實情、抓根本、嚴治理,經過與村里黨員反復討論,形成了“抓班子帶隊伍、樹新風聚民心、治村容換新貌、求穩定謀發展”的工作思路。原來,村民之間發生糾紛講房頭、比拳頭,現在在第一書記引領下,村里成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大家講事實、比道理。
“狠抓村‘兩委班子建設,指導召開民主生活會不少于2次,健全村民議事制度,完善村務、黨務、財務公開制度。”在有基層工作經驗的第一書記帶領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子鎮筠嶺村黨支部,探索建立“雙帶一保”制度,深化“四議一推”制度,制定了《筠嶺村村規民約》,黨員群眾的向心力、凝聚力明顯增強。
針對支部班子不團結、隊伍不凝聚、群眾不信任的難點村,選派有基層領導工作經歷、會盤班子、會帶隊伍的人。針對管理不民主、財務不公開等問題突出的村,選派善于民主議事、有財務管理經驗的人。針對集體經濟薄弱、空殼的村,選派有經濟、商務等方面工作經驗的人。一些之前班子不團結、群眾意見大、集體經濟為零的村,通過選派第一書記后,發生了巨大變化。
“召回”管理 扎緊“籠子”
“大家要把這次‘召回訓導當做一個提神醒腦的‘清醒周,當做一段自我修復的‘充電期,當做一次提能強質的‘加油站,經受住組織的考驗,換來蝶變重生的機遇期。”黃石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旻親自為該市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召回”班講課,提要求,明責任,鼓干勁。
黃石市在加強第一書記管理中,打出“召回”牌。今年1月份,該市對未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精神的、駐村時間未達到規定要求的或者駐村不干事的、精準扶貧工作知識測試成績排名倒數5名內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專門舉辦履職不力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召回”教育培訓班,對市級選派的20名縣級干部、縣(市)區選派的40名科級干部,共60人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召回”教育培訓。
“召回”不是“退回”,而是為了更好地出發。“該同志負責的精準扶貧工作曾一度處于被動狀態,被‘召回管理后,認真整改,積極幫助上港村發展生態農業和東貝光伏太陽能項目,落實幫扶項目資金100多萬元,使上港村面貌取得改觀,被評為全市 ‘三萬活動先進個人。”這是一名第一書記被“召回”教育后,奮發有為,成績明顯,被市委予以表彰的評語。
在實行“召回”管理的同時,黃石市牢牢扎緊制度的“籠子”,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規范管理手段,促使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干有壓力、干有能力、干有動力。在工作機制上,建立片區片長定期會議制度、鄉鎮定期工作例會制度。在教育培訓上,建立市級示范培訓、縣級全員培訓制度。在監督考核上,建立一周一統計、半月一通報、一月一暗訪制度。在激勵保障上,建立了生活補足、提拔使用制度,并為所有駐村工作隊長和工作隊員辦理了人身意外保險,解決了后顧之憂,讓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真正“沉得下心”、發揮得了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