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鳳
摘 要:針對當前數學作業中存在的作業內容單調枯燥、作業設計缺乏層次、作業繁重無針對性等問題,提出了數學作業設計與優化的相應策略。應設計多樣性的作業,設計層次化的作業,設計作業要有針對性,突出重點和關鍵。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4-0080-01
布置作業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更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步驟。但當今小學數學作業并不樂觀,形式單調、枯燥、乏味,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那么怎樣才能設計出吸引學生的作業形式呢?在新課改下,數學作業應該是充滿樂趣的、多元化的。為了使學生得到最優發展,應該認識到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并設計出符合新課標標準的多樣性的作業。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設計中不僅包含知識,還要蘊含教育因素,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
(1)作業內容單調枯燥。教師往往局限于從課本中布置作業,總是以試卷中出現的題型來制定作業和課外習題資料,甚至是機械式重復。學生在這種機械重復的練習中,也只是機械模仿,無法體現自我思考與創新,甚至有的同學應付作業、抄襲他人作業,直至逐漸厭煩數學學習。
(2)作業設計缺乏層次。如今很多小學數學作業是統一的,缺乏層次性。如果作業是思維性很強、具有一定難度的題型,那么對于基礎差的同學做起來就會很困難。如果作業基礎性較強,那么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又得不到高層次的訓練,學習熱情被抑制,從而影響創造力的培養。而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應該有所收獲。因此,針對學生基礎不同,教師應因材施教,設計有層次的作業,充分激發每個人的潛能,讓學生從做作業中獲得成就感。
(3)作業繁重,無針對性。數學的變化形式多樣,以靈活多變著稱。書中列舉的都是典型例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這道題的解決方法,但想要使學生明白這一類題的解決方法,就需要學生舉一反三,對所有涉及這一知識點的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許多老師實行題海戰術,認為沒有題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越,隨之而來的是堆積如山的作業。致使教師在作業布置上沒有針對性,讓學生做了很多無用功。這樣盲目的題海戰術,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恐學、厭學等問題就隨之而來了。
二、數學作業的設計與優化策略
(1)設計多樣性的作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考慮到學生好奇、喜新、好勝的心理特點。如果練習同一類型習題,可增加一些靈活多變、舉一反三的變式練習。設計多樣性練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有效提高作業完成效率。教師可根據不同知識內容,設計不同的作業練習方式,可設計一些調查性、觀察性、實驗性的作業。比如,結束“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拓展與變式性的作業練習,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增長見識。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符合新課標下促進學生和諧、持續、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在作業布置上,更要立足這一點,為培養優秀人才奠定基礎。要做到“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布置作業應避免機械重復,注重創新。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人而異,用心設計,使數學作業得到優化。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潛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讓學生多一點機會展現才能、多一點自由釋放才能,真正優化作業使學生受益。
(2)設計層次化的作業。教師要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鞏固基礎,中等生在鞏固基礎的前提下進行升華,優等生則應優化知識結構進行擴展。不同學生的基礎不同,領悟能力也有所差異,作業布置要有層次性,讓處在任何階段的學生都能有所提升。可以開展趣味數學,使學困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還可以開展數學競賽,讓中上等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讓學生相互出題,為彼此留作業,再由學生自己講解作業答案,這不但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還能使學生養成勇于探索的習慣,為其以后學習數學助力。
(3)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突出重點和關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都能達到預期效果,且練習的量要恰到好處,不讓其成為學生的負擔。練習題要有較強的針對性,難易程度取決于學生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對于練習的設計要分清主次,且對知識點的考察明了,對每個學生的薄弱部分進行定點式突擊,避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盲點。教師為學生選擇練習題之前,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預期效果,然后根據反饋選擇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哪部分知識不宜理解,哪部分知識容易遺忘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結束語
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提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提高自己的成績,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自發地去學習。數學開放性極強,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長此以往地設計作業訓練學生,學生慢慢就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這才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蔡國奇.數學作業設計策略初探[J].教學月刊,2006(12).
[2]丁惠祥,張芳英.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與評價[J].上海教育科研,2011(06).
[3]陳佐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四個“走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