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燁明
“給自己村打掃衛生每個月還能拿500塊。”正在清掃的精準扶貧戶徐安成高興地說,“感謝下派的李書記,村子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年前,大悟縣徐樓村還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2011年底,縣委安排勞動就業局局長李新國任徐樓村第一書記,這一干就是5年。
“村里無集體收入,無辦公地點,村干部有事靠打電話,總找不到人,一年開不了幾次會。” 駐村干部芳畈鎮黨委委員吳華洲談起過去就直搖頭。
“工作陣地都沒有,何談戰斗力。” 2015年,李新國和村“兩委”一班人多方籌資建成三間兩層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隨后強化管理,村干部全職化、黨支部“三會一課”,村務“四議兩公開”等機制相繼落地。在李新國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干勁十足。周末,他就在村里調研,周一就到市縣相關部門跑項目。
3年來,村里新修通村公路10.6公里,全村各自然灣都通上水泥路。全村11個自然灣建起了22個垃圾池和公共廁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15年建起了標準化村衛生室,群眾看病不再難。2016年自來水主管道進村,年底全村將通自來水。
“這些事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黨支部書記徐仲文由衷地贊嘆,“李局長當第一書記,打開了我們的思路,更增強了我們干事創業的底氣。”
針對全村73戶貧困戶,李新國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確保貧困戶如期脫貧。貧困戶孫義云是李新國的幫扶戶,患高血壓等幾種慢性病。今年4月,孫義云參加了縣醫院組織的免費體檢,還領取了一年的藥品。念初中的孫子孫仁雄也領到了一年的教育補貼4400元。
為了做強產業,李新國三顧茅廬,把本村在外的能人李國亮、劉鐵軍引回鄉創業,將全村2000畝荒坡地開發成油茶基地。
“村里有20多人在基地做事,每天能拿80到100元,一個月能拿2到3千元。”村委會副主任徐社民介紹說,“村集體每年也能增加收入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