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曄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民主化進程的推進,網絡逐漸登上突發事件的輿論高地,成為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的引導勢在必行。
關鍵詞: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引導
中圖分類號:TP30;G2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093-01
突發事件難防,但網絡輿論可以通過人為的正確引導而得到控制。本文結合6月1日發生的“東方之星”沉船事件的網絡輿情,對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的引導進行分析和論述。
一、突發事件與網絡輿論概述
論題中的“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是由兩個中心詞匯構成,分別為“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即本文論述的內容是針對圍繞突發事件產生的以網絡為載體的輿論的引導。下面是中心詞匯的概念及特征。
(一)突發事件概念及特征
本文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對突發事件的定義,即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即為一件突發事件。突發事件必須具備兩個特征,一是突發性,而是公共性。
(二)網絡輿論概念及特征
如前文所述,網絡輿論的概念即指公眾以網絡為載體,對某一焦點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帶傾向性的意見或言論的總和。網絡輿論的主要特征為開放性、隱蔽性、復雜性等。
二、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引導意義
當前,網絡成為了輿論發布的重要平臺,加強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引導意義重大,具體來說,結合“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安撫人心
6月1日21時28分許,一艘從南京駛往重慶的客船“東方之星”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翻沉。事發客船共有458人。因事件涉及眾多人員的生命安全,事件發生后,引發了廣大網民的關注。因輪船制造公司和旅行社未及時發聲,網絡上各種傳言乘虛而入,如聲稱船難的原因是因為輪船私自改造等,由此引發部分民眾對選擇乘船出行的擔憂與不安。此時,就如沉船事件中我國政府所為,政府的快速反應,及時澄清事實,引導輿論正確走向就顯得至關重要,它有助于安撫民心,使社會生活盡快恢復常態。
(二)樹立威信
突發事件發生后,將掀起國內外輿論浪潮。正如中國交通新聞網發文《專家解釋“東方之星”輪翻沉疑問》對各種質疑聲給予權威解答,政府對輿論的積極引導,在國內,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對國外,有助于抵制不良用心輿論對政府的詆毀,兩方面的共同作用最終實現了政府威信的樹立。
三、突發事件網絡輿論主要存在問題
雖然此次沉船事件中,積極引導輿論往正確方向發展的政府在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論方面做了較好示范,但當前我國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引導仍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信息渠道不暢通
受傳統維穩思想的影響,政府在對待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上有重“堵”輕“疏”的傳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信息渠道的不暢通,未把握主動權,如發布信息時間滯后,招致網友的眾多質疑聲,將矛頭指向政府部分,最終導致矛盾的激化、升級。
(二)未充分發揮媒體作用
目前部分政府更多選擇行政手段而不是媒體手段應對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存在“說一不二”、“只干不說”等問題。此外,官員媒體素養的有限等因素更是使得媒體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未能保證信息透明公開,最終有損政府形象。
(三)網民整體素質有提升空間
因網絡平臺的開放性,網民在網絡中的言論自由度較高。如此次沉船事件中,網絡上聲音各異,其中也不乏負面聲音。部分網民不負責任、不辨是非的言論的發布,混淆視聽;而對信息真實性判別能力有限的網民有可能被不當言論誤導,甚至作出過激行為。
四、實現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正確引導
綜合以上問題,筆者認為,針對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引導,首先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其次,還應從以下兩大主體的角度實現:
(一)政府
作為網絡輿論引導的主體,一方面,政府應切實保證信息渠道的暢通,及時、準確地公布信息,并滾動更新信息,做到“三T”——“Tell you one tale.Tell it fast.Tell it all”;另一方面,政府應提高網絡輿論采集和監管能力,科學分析、加強預防,提升處理效率,爭取輿情引導的主動權。如沉船事件中,政府保證最新報道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渠道滾動播出,極大地提升了公眾對事件的了解程度,強化了權威聲音。此外,政府還應做好具有較好適應性的應急預案,實現引導網絡輿論的應對自如。
(二)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可大體分為官方媒體和商業媒體,官方媒體占據主導地位。由于二者權屬和類型的區別,相應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針對官方媒體,政府應實現新聞媒體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通過召開發布會、發布視頻、推送微博、微信消息等方式對網絡輿論進行引導,注意進行分眾引導。如沉船事件中官方媒體細致、接地氣、有溫度的報道方式,讓人們了解到更多救援細節,贏得了輿論對政府的支持認同。
對于商業媒體,其對網絡媒體的引導的關鍵在于提升媒體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從業人員素質,與官方媒體優勢互補,運用自身資源優勢,傳達準確信息,擴大信息受眾面。
(三)網民
作為網絡輿論的制造主體,網民也應努力在網絡輿論的引導中發揮正面作用。對于普通的廣大網民,應加強自我道德約束,增強自身責任意識,慎重發言;對于有著廣泛影響力的所謂“大v”,應擔負起比一般網民更高的責任,選擇客觀的立場和角度,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積極傳播正能量。沉船事件中多位網絡“大v”并不人云亦云,謹慎發言和轉發相關信息的舉措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事件真相的還原的做法,值得推崇。
由于各方面因素,本文針對該問題的論述尚很有限。在信息化日漸發展的如今,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引導問題具有一般輿論無法比擬的影響力,成為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各方應強化對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引導,以便更好地讓其在突發事件中發揮它的積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