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云
摘要:金融審計作為保護金融資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防范與解決金融風險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金融審計風險形成的幾點主客觀因素,提出幾點有利于防范金融審計風險的策略,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金融審計;風險;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186-01
引言
近些年來,世界經濟逐漸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擺脫出來,隨著金融行業的逐步復雜化,金融審計在防范與解決金融風險,保護金融資產安全等發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金融審計風險的存在與復雜化也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金融行業的恐慌,金融風險防范開始引起社會更廣泛的關注。金融審計的重點是檢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加強對管理薄弱環節的重視,避免各種違法現象的出現等。目前,金融審計風險的形成并非是某一因素的影響,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旨在結合金融審計風險形成的審計人員素質因素、信息不對稱因素、質量控制標準不完善及信息化水平不高因素,提出幾點有利于防范金融審計風險的策略。
一、金融審計風險的形成因素
1.質量控制標準不完善
關于審計質量控制標準,我國審計機關已制定的包括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準則、專業準則、操作指南等,其內容主要側重于定性分析,而缺少定量分析。具體來講,其不完善之處主要表現在三點:一是缺少關于審計風險的評估標準等審計專業技術方法、審計對象的經濟技術指標標準等方面的內容;二是審計質量控制體系中未明確相關工作人員的審計責任與責任追究等內容,審計質量控制標準的操作性不強;三是質量檢查制度不完善,甚至有些審計項目質量問題在發生時才能被發現。這些都表明我國金融審計質量控制標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審計風險的出現。
2.信息不對稱
金融審計過程所需的各項信息主要來源于金融機構的財務數據及各種電子文件、書面原始資料,因為信息不對稱,掌握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及實際環境,識別與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最終效果是有限的。有些金融機構根據會計估算與判斷等方法故意修改報表,這就導致財務報告并不能真實的反映金融機構的財務與經濟狀況。
3.審計的信息化水平低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普及,人們已經廣泛接受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在金融審計領域中,在金融審計數據不斷增加與復雜化的情況下,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無法適應當前金融審計的實際需求。盡管有些單位在逐步開展計算機審計,但是由于金融審計軟件開發較慢,與金融結構的數據接口問題等,既增加了審計成本,又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在金融審計領域的應用。
4.審計人員素質較低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結果來看,在金融審計領域,依然有一些金融審計人員盡管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具備應有的任職資格,但是缺乏必要的金融審計工作經驗。然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更好的控制金融審計風險,尤其是金融審計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要求其能夠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與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夠分析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預測風險對金融發展與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但是,現在很多金融審計人員僅能處理一些簡單的業務,并不能達到高質量的金融審計人員素質要求,還應亟待提高這部分工作人員的審計技巧與方法,以使其能夠完全適應金融審計工作。
二、金融審計風險防范策略
1.建立審計質量保障體系,實行全過程的風險風險導向審計
提高金融審計質量,降低金融審計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健全金融審計質量保障體系,設計科學合理的質量目標評價標準。同時,金融審計風險受到工作人員素質、金融行業環境、易出錯會計報表項目等金融機構固有風險因素的影響,而金融審計風險又受到賬戶余額或各類交易錯報等內部控制因素的影響,所以,金融審計應實現全過程的風險導向審計,以此有效防止審計過程中抽樣審計的隨意性,全面考察審計資源分配問題,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易出現錯報的領域。
2.加強事前、事中監督
現在的金融審計多是事后審計,而忽視了對金融審計事前、事中的監督,這就造成了不能及時發現金融審計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情況。同時,從部分采取事前、事中監督的金融審計發展現狀來看,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作為連續審計的事務所通過事前監督,可在金融業務開展前更全面的掌握業務特征及可能出現的風險等,有效避免了事前風險的出現,再如專項審計等事中監督也達到了及時發現與解決風險的目的。因此,應進一步加強金融審計的事前、事中監督。
3.提高金融審計的信息化水平
面對當前計算機快速發展與普及的現狀,金融審計工作應緊跟時代潮流,根據金融業計算機使用與發展情況,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計算機審計,以適應大數據時代對復雜金融審計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提高審計效率。具體來講,筆者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加強金融企業對相關應用軟件的研發與應用培訓,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熟練的運用計算機應用軟件進行財務分析,進行利益收支的審計,保障相關部門之間能夠順利的實現數據傳輸與溝通;二是通過計算機輔助審計匯總企業會計報表,利用計算機輸入審計底稿,便能夠自動產生報表并形成審計報告,從而大大提升審計效率。
4.提高金融審計人員能力與素質
無論是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還是政治、道德素質等,都不同程度的影響著金融審計風險的出現頻率與風險程度,提高金融審計人員能力與素質必然可達到降低金融審計風險的目的。對此,筆者認為,一是審計人員要具備較強的金融審計風險理念與風險意識,二是應加強提升審計人員的執業水平與素質水平的相關培訓,三是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通過物質與精神獎勵鼓勵審計人員提升自身能力與素質。
三、結論
金融審計風險無處不在,可能出現在任何環節當中,但是,只要工作人員能夠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嚴格約束自己,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以科學合力的審計質量保障體系,事前、事中與事后監督三管齊下,必然能夠降低甚至是防止金融審計風險的出現,避免金融業系統性風險發生,保護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