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航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推動廣播新聞傳播逐漸進入了媒介融合時代,由此也推動廣播新聞傳播形式由原來的電臺直播轉型為融合電臺直播、微博微信與手機客戶端為一體的實時直播。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種轉型,不僅滿足了受眾收聽實時新聞的需求,也有效提高了受眾群的精準性。文章分析了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中廣播新聞傳播的特點,介紹了媒介融合環境下廣播新聞節目的傳播途徑。
[關鍵詞]媒介融合;廣播新聞;傳播特點
當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以社交媒介為核心的新媒體也在不斷升級,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媒介工具,已在無形中為我國傳媒業的發展創設了媒介融合背景。其中,廣播新聞作為以“聽”為主的媒體,其特質決定了其對媒介融合的要求更高。在這種情況下,廣播新聞面臨兩種選擇:一是不斷升級現有的廣播新聞業務,以內容為基礎,創設新的渠道,全程獨立運營。二是與新媒體力量合作,不斷地提高消費活躍度,吸引更多受眾。
一、媒介融合環境對廣播新聞傳播的影響
隨著信息交流的多元化趨勢的發展,傳統廣播新聞傳播都受到網絡不同程度的影響。媒介融合是指借助新型的通信技術,將多種信息媒體融合到一起,進行信息交換,整合優化信息資源,將不同媒介的信息整合到統一的媒介平臺。媒介融合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組織結構,也使傳統廣播新聞傳播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廣播與其他媒體的新聞內容重復率提高。在過去一段時間,隨著媒介融合的趨勢愈加強化,傳統廣播新聞開始結合音頻、視頻等形式廣泛傳播新聞,也逐漸使廣播新聞模糊了原有的媒介特性認知,導致廣播的媒介優勢逐步喪失。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以“聽”為核心的傳統媒體,廣播解放了人們查看新聞的眼球,讓受眾在碎片化的時間里也能通過即時通信工具聽到最新的新聞消息,但因這些網絡傳播內容依舊是由文字、圖片復制而得,創新力不高,因而也降低了新聞傳播內容本有的聚合力和影響力,無法真正有效強化廣播新聞傳播在受眾當中的良好形象。
2.各媒體競爭加大,廣播受眾忠實度降低。與此同時,當前各種媒體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又開始了相互合作,構成了一個與生態系統相似的循環系統。在該系統中,一條廣播新聞資源可以被不同媒體形式或組織反復傳播,進而又反過來強化了各種媒體之間原有的競爭關系。然而,由于媒介融合并未達到理想狀態,導致大部分廣播新聞傳播還在采用原有的傳播方式將新聞傳導給其受眾,使受眾群體對一則新聞可能聽了再聽,聽了再看,或看了再聽,不利于提高受眾對廣播新聞傳播的忠實度。
二、媒介融合環境下廣播新聞傳播的特點
1.直播互動,助力傳播。近年來,受眾利用微博、微信等參與廣播新聞傳播互動、評論已成為廣播新聞傳播的常態。這主要因為微博、微信擁有短消息寫作,音頻、視頻及圖片上傳等便利功能,可進行民意實時采集與自我形象塑造,受眾更樂于參與廣播新聞傳播。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種直播互動可有效激發受眾的收聽興趣,觸發受眾自由方便地表達對廣播新聞的意見,有利于彌補廣播新聞傳播與受眾互動不足的缺陷,全面提升廣播新聞的影響力。
2.內容全面,方式多元。廣播新聞通過聲音進行傳播,直接作用于受眾的感知器官,更加容易被人們接受,能夠達到新聞的輿論引導作用。這種傳播方式使得新聞更加生動形象。媒體融合的環境下,廣播新聞傳播內容涉及到事件的各個方面,兼容各方觀點,包括多角度的新聞評論,傳遞的內容更加全面豐富。此外,每個人都可以是新聞的制造者、傳播者和接受者,引起了新聞傳播方式的改變。當前,優秀的新聞節目需要本著以用戶為核心的原則,滿足用戶的需要,注重用戶的體驗,找準節目的定位,形成自身獨特的傳播方式和傳播特點。廣播新聞節目需要拉近與受眾的距離,贏得網友的良好評價,明白用戶的偏好和行為特征,形成個性化的傳播方式,追求新聞節目專業性的同時,找到節目定位、形式與受眾之間最佳交流方式。
3.廣播新聞“一體化”發展。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觀眾獲得新聞信息的方式逐漸增多,尤其是移動終端的興起改變了受眾的閱讀習慣。廣播新聞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傳統媒體順應當前的發展趨勢,推出新聞客戶端,開發新聞網站,實現了新聞“一體化”發展。
4.數字化的制作方式。隨著大數據和云技術的發展,新聞創作更加趨向于數據可視化,以更加直觀、清晰的方式進行信息傳播,更容易被受眾接受和理解。“據說春運”、“數說命運共同體”等節目的傳播方式受到受眾的喜愛,這種通過數據解讀的方式成為新聞傳播的新方法,引起巨大的關注。我國的數據新聞制作報道發展較晚,但是數據新聞報道方式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評價,有著較大的發展機遇,為受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成為廣播媒體轉型發展的契機。因此,廣播新聞媒體需要注重培養大數據新聞制作報道人才,更新廣播新聞制作的理念,推動大數據新聞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與新媒體技術的日益進步,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成為媒體發展的趨勢,廣播媒體轉型發展不可阻擋。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廣播新聞傳播的渠道日益擴大,形式逐漸多元。因此,面對激烈競爭,廣播新聞制作和報道都要及時地進行轉變,順應媒體發展,增強自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價值。
參考文獻:
[1]姜燕.廣播新聞傳播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創新性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5(9).
[2]尹雪艷.廣播新聞傳播的新特點[J].《新媒體研究》,2016(2).
[3]馬戰英.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新聞傳播新特點[J].《中國廣播廣播學刊》,2015(11).